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新时期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的认识。一是在何种意义上肯定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二是关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关系。多数学者从泛指的意义上承认马克思具有人本主义思想,至于能否用“人本主义”指称马克思的哲学,却意见不一。同时,多数学者也从哲学发展的视角既肯定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联系,也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人本主义理论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从培训者出发、课程结构趋同、偏重理论课程、课程内容缺少整合、课程形式单一呆板等诸多问题。人本主义理论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建构课程结构,科学配置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培训方式,从而实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基本功能出发 ,对现代课程理论中具有影响力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对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分析 ,并根据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出高等教育课程建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开始,美国课程研究在对科学理性的反思发展中,在20世纪诞生了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社会改造主义以及概念重建主义和以多尔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意识,反映了美国现代课程观从科学主义向人本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向科学人本主义的演进。这些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和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三大思潮,人本主义曾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同时这种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人本主义的引导下,相比较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错位与缺失。通过梳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探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匹配度,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氛围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课程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一个分支,成为专门、独立的学科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从杜威到泰勒,再到结构主义课程直到人本主义课程、后现代主义课程,20世纪美国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课程理论发展的历程并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课程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处于百家争鸣之中。本文对学科结构主义课程思潮、人本主义课程思潮及“回归基础”运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述,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来进一步支撑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引入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人本主义所提出的发挥学习者的个人潜力、塑造完整的人以及自由学习观等理论都为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素材.本世纪以来,英语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课程模块设置、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后辅导等教学等环节,都在经历不断的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英语教学的个性化,从而使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极具指导意义的的理论真正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校音乐教育体制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不仅重视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课程选择空间,而且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及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美国高校音乐教育体制建设了一种新型协作的师生关系,体现出比较突出的人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和重构,它为拓宽外语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背景,提出外语教学的平等开放性、整体生态性、自组织性、人本主义、开放性评价体系原则,试图探索新的外语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非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教育理念偏狭、课程设置散乱、评价缺位等问题。因此,应以“大人文观”为指导,着眼于人文科学,同时把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自然科学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内涵纳入视野,构建包括课程体系、社会实践体系、自我修养体系、校园文化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内容的非文科类大学生入文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学生的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的情况,提出应该增强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中以素质为基本的教育观念,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结合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教学,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诗化课程     
通过审美的眼光来关照课程,使课程这个充满知识性的概念具体化为诗意的生活,从而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课程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审美化、艺术化;它应该是一种人文情境。平面的课程是呆板的、凡庸的;唯其凸显出诗意的空间,才能具有生命的情调。  相似文献   

14.
以埃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为基础,分析珠三角4所代表性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从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制度、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讲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维度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了理念的校本培训与凝练、管理制度规范化改革、人文师资校内培训与校外聘请专家学者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数量"与"质量"并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物质价值高扬了,而精神价值却在失落,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人的严重异化。对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基本现状和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作了价值分析,从学校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提出应把人文精神的修复和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重点从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德育理念、方法、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并侧重从道德底线的构筑、从基本人格的培养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价值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冲突较之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矛盾和冲突更尖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方法和态度与人文方法和态度的冲突.缓和冲突和矛盾的出路在于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整合课程价值观的建构.具体表现在知识、价值、主体性和现实生活等层面.  相似文献   

17.
从语文新课程理念出发,论述创造语文课堂的新本质,即使语文课堂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由求同思维的产床变为求异思维的摇篮,由传经授道的讲堂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专业建设首要任务是确立其理念,它的理念是人性化的培养;然后是其可操作性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师的任用;课程的编排;教育环节的布置。历史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性化的学生”,让学生在此专业中受益一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的人文化有着深刻的哲学和史学根源。数学教育人文化表现在数学课程的人文化、数学教学的人文化和数学教育研究的人文化等方面。数学史的学习与教学渗透是实现数学教育人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教育旨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新兴学科,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仍处于摸索与调整阶段。目前新闻本科教育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导致新闻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如何适应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新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