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伴随"全民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对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信息传播源、信息接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5W角度分析微博的传播特征。作为官员腐败的"曝光机"、民众微言的"呼吸机"、社会进步的"永动机"[1],微博具有正面的政治功能。从微博具有的"螺旋效应"、"集群效应"、"涵化效应"三个维度,辩证性地分析了微博对政治产生的隐患,并探索性地提出规避微博对政治负面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微博发挥舆论雷达与议程设定功能的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看到两会期间媒体、传播与公共关系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走势。  相似文献   

3.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高校办公室是高校信息系统中的"把关人",在信息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办公室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人本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好信息"把关人"。  相似文献   

4.
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是当代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两种主要理论。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中 ,我们认为 ,尽管议程设置理论有其不足和缺陷 ,但它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 ,突破了此前“有限论”的窠臼 ;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不仅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进行舆论调控提供了依据和启发 ,也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认识。但该理论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中国学者应在借鉴西方学者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自己的舆论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摘要]议程设置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的关键理论之一,微博自下而上的双漏斗传播机制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的点对多传播。沿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思路,研究遇到困境。本文在梳理议程设置理论基础上,提出微博议程设置理论假设,指出微博议程设置是微博平台上参与者通过对议题的围观、极化、动员,最终将议题列入微博议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道德舆论在生成过程中出现了与"沉默的螺旋"相反的现象.在虚拟语境中如何理解"孤立恐惧"和社会情境的逐渐减弱,从"反沉默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中挖掘道德舆论在虚拟语境下理性和非理性传播路径.虚拟语境下道德舆论生成中"反沉默螺旋"现象导致公众情感控制理性、形成多元道德舆论环境、中坚分子不再沉默以及公共意见失去可靠性等问题.可以从培养虚拟语境下正面道德舆论的意见领袖、创造更加多元宽容的社会环境、注重道德舆论"把关人"的培养,不断在实践中修正"沉默的螺旋"理论,增强理论的现代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中国人口网的信息传播现状,认为其信息传播多为自上而下的宣传,少平等温和的互动,没有发挥网媒的优势,传播方式还处于传统媒体信息网络化阶段,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技巧。为此,运用传播学理论探析增强人口计生信息传播效果的手段和途径,认为在人口计生宣传中有效设置议程,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并注意新闻信息的涵化,有助于正确引导计生舆论,提升计生政策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变革传播方式的新型生力军和各大门户网站重点建设的新宠。我国微博用户的庞大数目和快速增长给社会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博问政、微博打拐、微博求血等事实彰显了微博不容忽视的微力量。微博逐渐成为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传播的舆论中心,给自上而下的传统舆论控制体系提出挑战。立足大众传播理论视角研究微博作用于社会生态的规律有利于扩大微博的正面社会效应,建构web2.0时代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9.
信息碎片化是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场域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碎片化容易在公众中激发出刻板印象效应,造成信息的误读。通过对"罗尔事件"的网络民族志考察,还原事件主角罗尔"重男轻女"公众形象的建构过程,指出信息误读背后既有信息不足的原因,也有情绪化的非理性因素,同时也有某种基于微博、微信运营的市场理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微传播场域复杂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危机传播中的"回飞镖效应"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传播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程序,对于修复组织形象至关重要.信息发布作为危机传播中的关键环节,目的是同公众沟通,争取谅解和支持,在实践中却可能由于各种人为的疏漏和失误而导致整个传播效果的不理想,甚至出现违背传播者本意的"负效果",即"回飞镖效应"."回飞镖效应"表现形式有多种,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其爆发性的使用增长趋势强力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融入“微生活”、构建“微体系”、增强“微力量”三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译界或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即谈到西方的翻译理论就直接等同于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尽管人们对等效翻译论进行了多视角和全面的探析,但其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的研究课题。文章对等效翻译论的渊源、内容、目标以及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合理的释读,力图在把握等效翻译论的实质基础上,对等效翻译理论的贡献与缺陷进行合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分析校园官方微博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和突发群体性事件等两类突发事件的话语和谐性研究,探讨其应对话语的交际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此类应对话语表达相对固定、话语的和谐性选择类似,功效却因事件不同或处理话语的细微差别而不同。第二,校园官方微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注重应对话语的和谐性技巧,突出其功效性;同时强化官方微博的话语管理,建立官方微博对突发事件应对的长效机制,才能匡正并维护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的消费伦理精神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儒家的消费伦理是围绕义利关系展开的,他们主张"见利思义"、"义以为质",推崇宁俭勿奢、安贫乐道的消费原则与节用以礼、贵贱有等的消费标准。为防止僭越礼制,维护社会公益,保证人们各安其位,他们提出了节用爱人、博施济众的理想。先秦儒家消费伦理的本质在于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合于"义"、至乎"礼"、归于"仁",以达到物我并存、各得其宜、天下一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网络谣言与政治沟通内涵的分析,指出公众参与和信息沟通分别是政治沟通的理念与机制,阐释了二者对于网络谣言治理的意义,由此揭示出政治沟通与网络谣言治理之间的逻辑关联.以政治沟通理论中的信息沟通与公众参与为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对地方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现状作出检讨,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地方政府网络谣言治理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方面."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调研数据来看,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等网络交流微平台并非"洪水猛兽";如果加以良性引导,"微时代"背景可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我国应当创新高校法治课程的教育模式,探索"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新兴模式,实现由"粗放普法"向"精准普法"的深度转变.  相似文献   

17.
微博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信息产生的便捷化、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迅速化、信息主体的个性化和沟通平台的社会化等特征,使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微博是把双刃剑,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可能释放出各种负面效应。有效地消解这些负面效应,才能实现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党和政府也强调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生态破坏的制度机制建设,并相继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举措,但其效果不尽人意。除了制度机制的原因外,缺乏广泛的、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舆论和全民共建也是原因之一。微博作为民众参与社会民主建设、廉政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平台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可使中国百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舆论监督的直接参与者。加拿大某报也形容“中国微博正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身成为舆论监督利器”。微博活力根系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法制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公安微博新文体是公安机关或民警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建立良性的网络警民关系,在借鉴或效仿各类网络新文体的基础上而特别设计的微博博文。在对语篇构式语法以及语篇构式压制进行介绍的同时,试用语篇构式理论的压制观,从混合语类式语篇构式压制和语篇构式结构对语篇内容的压制两方面对公安微博新文体进行解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微博新文体内部的语篇压制机制是促成网友接受该类语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其对股份制的分析及预见.它认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企业逐渐向股份制演进,形成"两权分离",即企业财产所有权和占有(即法律上的经营权)的分离是客观趋势;"两权分离"必然导致企业财产占有使用社会化.由此出发,马克思曾设想通过股份制实现社会主义,但"反修"使马克思科学的股份制理论被长期淡化,形成社会主义经济的近百年曲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直接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科学的股份制理论,实现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念的一大突破,即使股份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可以把这种"新公有制"称为"股份制社会主义",它实际上也是在"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语),为包括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在内的共产主义创造经济和主体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