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系统工程视角探究我国企业形象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S(企业形象塑造)作为企业识别系统,可使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传达给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并促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CIS战略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统一的战略计划,重点解决的是企业形象力的问题.它们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企业对CIS的接受和运用上,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认识上和实践上尚存在误区和盲目性.实施CIS战略,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把CIS提到系统工程的高度,使企业形象战略策划与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就是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企业管理理论的整体性运作,以刻画企业的个性,突出企业的精神,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认同感而达成促销目的的设计系统。创建CIS要根据企业的特点,不可盲目仿效;CIS并不适用于任何企业,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质量、服务和信誉。  相似文献   

3.
现代广告与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当前工艺设计学的主要课题。作为信息传播艺术,广告与CIS有着密切关系,它们是现代企业经济战略中两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意识地把广告活动与CIS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可使高校的科研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CIS塑造:风行全球的经营战略CIS的英文全称是CorporateIdentitySystem,通常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也有的简称为企业识别。CIS中较早采用并且较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企业各种视觉符号要素,如企业标志、标准色彩、标准字体、统一包装、统一广告用语等组成的视觉形象,即“VI”,它包括产品识别、员工识别、运输工具识别、公关交际识别等几个方面。但在现代CIS中,还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等,还包括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服务特色及企业精神、宗旨口号等方面,是企业…  相似文献   

5.
一 CI的概念 CI(Corporate Identity),译为企业形象识别。它是企业的整体形象战略,又称为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即指企业从表层视觉形象到深层的经营理念,进行系统规划,也即是从企业经营宗旨、组织体系、市场策略、商品政策、公共关系、广告行销乃至人员素质方面,进行同一化或统一化,从而对内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设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对外则可以通过一致的信息传播,塑造鲜明独特、充实可信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虚拟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虚拟经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全新经营管理模式,它以特有的运营机制和竞争优势使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获得成功.虚拟经营的管理模式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应用,关键是它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为它代表着企业共同合作和竞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CIS是现代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宣传的系统工程。CIS在我国发展的热潮此起彼伏。应正视CIS在中国发展所遇的问题和阻碍,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寻求适合本土文化的中国CIS,以促进中国型CIS和中国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形象是决定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关系日益复杂,矛盾冲突日益尖锐,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要求企业必须注意自身的形象,而公共关系正是由于塑造形象的职能引起人们的瞩目和关注。企业的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建立双向沟通、互相了解、互相适应的关系,以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持之以恒、深入细致的传播活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9.
企业形象,是企业以其产品和服务、经营行为和经营过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给社会公众留下的印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是无价之宝,对内,可使职工引以自豪,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对外,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当代企业经营管理者,无不把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作为其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塑造企业形象,决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战略管理活动。一方面,企业形象是多种形象构成要素的综合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良好  相似文献   

10.
儒文化有共“仁爱”的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颇有启迪,因为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互惠经济,只有顾客满意并慷慨解囊,商品才有销路;只有企业职工和谐、目标一致、齐心协力,企业才有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可见在新时代将“仁爱”赋以崭新的涵义,注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的人际关系和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性,对于发展企业文化和改变企业形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扩大经济效益等等,都具有极为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各界对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都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是对于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人的行为却探讨较少.在分析了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这个博弈活动的形式、内容的前提下,说明在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博弈均衡条件下将产生效用最大化的管理效果,并对企业如何在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最大可能地求得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博弈均衡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强化企业管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四大难点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的同时,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内部控制管理与法规的协调统一、健全管理机构、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以及营造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其规范进程中,面临多方挑战。绩效管理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在人本文化中也遇到新的问题。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两翼,可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此应做到:确立共同目标,实现绩效和文化共融 完善考核体系,营造企业和谐的氛围 加强内外沟通,达到1+1〉2操作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激励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和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目的就在于怎样去充分调动管理中人的行为积极性,而人的行为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激励的水平和方法。因此,应该把激励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努力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摆脱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基础上的传统企业作业管理模式的束缚,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它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以关心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利用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本文在阐释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海尔模式的个案分析,并深入探析其发展趋势,以期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全景式的展示。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存在密切关系。该文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沪深两市2001-2006年间的3749个公司年样本,从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董事会特征与监事会有效性四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导致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董事会、监事会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项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在我国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化,股东根本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道德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鉴于国外董事制度发展的状况,我国推广董事制度应注意深化立法,明确独立董事的地位和职责,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传递制度。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铁路企业实施市场化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并通过重建企业治理结构、实施业务分类管理等措施完成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使其货运运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客运运营仍然亏损严重。我国铁路政企分开后,应借鉴俄罗斯铁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经验,中国铁路总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政府应建立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以保证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具有竞争活力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企业现有制度安排无法创造的"潜在利润",企业控制权逐步向创业家族范围以外重新优化配置,是家族控制与企业控制博弈的过程。控制权的具体作用机制体现为:控制权对核心要素的价值共享、控制权内部辐射作用、控制权孵化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家族企业制度变迁体现出不同于家族管理与现代管理的特点,"现代家族企业"也就成为企业选择的最佳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德国是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其企业文化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前者以儒家文化为主,强调伦理道德,注重人事管理;后者以基督教精神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创建了一套理性的管理制度。从理论上了解“企业文化”一词的内涵和实质,比较中德企业文化的差别,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行富有成效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