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宪法诉讼机制的模式设计及其民主性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复合型"的违宪审查制,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外设立宪法法院,专司法律违宪性与否的审查大权,确认宪法在普通法院系统中的司法适用力,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该种模式既不违反"议行合一"原则,也不抵触"民主集中"原则,是符合立宪的初衷的。同时,它也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复合型”的违宪审查制,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外设立宪法法院,专司法律违宪性与否的审查大权,确认宪法在普通法院系统中的司法适用力,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该种模式既不违反“议行合一”原则,也不抵触“民主集中”原则,是符合立宪的初衷的。同时,它也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3.
违宪审查的司法化建制在广为普及的同时,由于法理基础的缺陷,其正当性问题在各国违宪审查制的实践中一直被质疑。在当代语境下哈贝马斯等人的程序正义宪法观和宪政工程论则为违宪司法审查之正当性提供了新的法理阐释及制度化引导,从而对当代违宪审查制在司法审查范围、程序效力等方面的完善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4.
宪法司法化实质上是把宪法作为判断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纠纷的法律依据的依据。宪法具有法的规范性、可诉性等根本属性,作为根本大法它有实现司法化的必要性。而实现宪法司法化,其核心在于建立违宪审查制,唯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5.
违宪审查制度在人权保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违宪审查有着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结合各国传统,违宪审查模式衍生出司法机关审查、宪法法院审查、宪法委员会审查等三种模式。由于对人性的漠视和对权力的崇拜以及由此而来的忽略宪法控权功能的立宪观念,使我国违宪审查机制迟迟没有启动。只有选择了适合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并使之真正运转起来,中国的人权保障才会有一个稳固可靠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特色或中国模式之独特性,中国所建构的"违宪审查"制度属于独立的违宪备案审查制度;非基本法律是且应当是违宪审查的对象,因此宜将法律纳入违宪审查的范围,并考虑逐步扩大之。宪法文本中的"不适当"含义包含着违宪的情形,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宪法解释。中国式违宪备案审查制度需要完善,并建议制定《违宪备案审查程序法》。  相似文献   

7.
陈军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50-52,78
美、德两国都是违宪审查制度比较典型的国家。两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历史渊源、理论渊源、违宪审查的主体、提请审查的主体、审查方式和审查结果不同。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各有优劣。两国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对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为使宪法从名义宪法成为规范宪法 ,建立和完善宪法保障制度尤其是违宪审查制度必不可少。从这一目的出发 ,对美德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审查主体、审查对象、审查方式、审查时机、审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并就影响两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剖解 ,以期对建立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违宪审查模式主要分为美国模式和法国模式 ,进一步可以细分为立法机关审查模式、普通法院审查模式、宪法委员会审查模式和宪法法院审查模式。本文从规范研究的角度 ,探讨在各种违宪审查模式下 ,对国家权力以及权力机关的想象和观念问题。本文侧重于分析各种模式在议会主权观念、宪法的原初制定者观念、民主与自由 (共和 )观念、司法权观念四个方面特定的理解和实践。另外 ,本文还以各种模式的创始国为例 ,解释这些模式形成的社会和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使宪法从名义宪法成为规范宪法,建立和完善宪法保障制度尤其是违宪审查制度必不可少.从这一目的出发,对美德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审查主体、审查对象、审查方式、审查时机、审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就影响两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剖解,以期对建立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完善宪法监督机构是我国宪政建设的现实要求。考察世界各国宪法法院建立的历史概况 ,然后从理论上归结这种专门监督机构建立的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 ,我们就会发现在我国建立宪法法院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宪法法院的建构模式应充分考虑监督保障体系、机构设置、职权等要素。  相似文献   

12.
第五次《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改设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继承法律委员会原有职权的同时,增加开展宪法解释、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职权。这对促进以往宪法监督制度中的合法性审查向合宪性审查转变具有积极作用,对宪法监督工作机制建设中的宪法解释工作、合宪性审查工作、具体行为违宪监督纠正处罚机制具有推动作用。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设立,亦启发完善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应有要素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宪法监督是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性的一种监督制度。我国“54宪法”初步确立了以立法解释为表现形式的宪法监督制度,1982年宪法建立了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体的宪法监督制度。现行的宪法监督制度有其历史进步性,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突出表现为宪法监督不力,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因此,有必要加强宪法监督检查,维护宪法的权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14.
宪法监督的改革困境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索,而通过厘清宪政内涵,进而探索宪法监督的宪政价值及其与宪政的良好互动性,可以为今后的宪政改革提供更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完善而有效运作的宪法保障体系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实现其最高法律效力地位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的宪法保障制度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文章提出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法院,并以此为核心改革和完善宪法解释、违宪审查制度,确立宪法诉讼制度,使我国的宪法监督体系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由其宪法地位和功能定位构成,《宪法》第3条第3款和第136条是检察机关宪法地位的主要依据,第134条是其功能定位依据。法律监督并非检察机关的专属职权,而是其应尽的义务。“法律监督机关”在整体上指专事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秩序稳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是目前唯一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调整职权应受宪法规范,立法是检察机关职权调整的必由之路,在保留检察机关、固守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不违反宪法基本原则、不侵犯其他国家机关固有职权的前提下,一切国家机关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均可成为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象。  相似文献   

17.
对治理"三农"问题的宪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宪政原因:宪政理论的非本土化与实际国情的冲突导致"三农"在国家现代化战略中的缺位;失误的宪政变革导致中国农民与现代化绝缘;宪政值取向的扭曲导致中国社会由农民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的进程大大延缓.解决"三农"问题的宪政之路在于把"三农"问题入宪,确立其在国家宪政战略中的应有地位,制定完整的涉农法律体系,全面保障农民的自治权、受教育权、司法救济权、自由发展经济权、农地权、产品自由流通权、经济服务权、财务金融权、独立的私有财产权、政治权、迁徙权、社会保障权、社会人格权等等,确立违宪审查制度,避免立法、执法、司法及行政行为对"三农"利益的损害,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8.
宪政是追求民主、保护人权的政府的治国方式,它要求执政者要处理好立宪和行宪两个环节,因为立宪是宪政的基础,而行宪是宪政的关键。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宪政历程,我国政府很好地把握了这两个环节,从而在政府主导推动和公民社会渐进形成并推动宪政发展的历程中,使我国社会不断向着更加民主、文明的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9.
宪法监督与宪法相伴而来,通过两百多年的宪政实践,宪法监督充分展现了其独特而深刻的价值.然宪法监督价值的生成却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至少体现为"人性恶"、"以人为本"与"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宪法监督 建设法治国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法治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监督则是依宪治国的关键。所以,加强宪法监督,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