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内部存在异常复杂的思想和理论争鸣,但它也有能够反映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之共同志趣的发展主题.试图重建资本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重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拓展人类道德关怀的领域和范围、寻求化解道德分歧的伦理路径、塑造后现代道德文化精神等不仅反映了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在对待西方伦理学传统、关注现实道德问题、追求伦理学理论创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同或相近倾向,而且反映了所有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共有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理论,它要反思、论证和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道德推理的有效性问题、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问题及道德的应用和实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回答既形成了伦理学内部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等形态的区分,又指示了考察伦理学形态发展的三维向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定位于三维向度:其一,厚薄之间,即权威伦理—境遇伦理—程序伦理;其二,群己之外,即义务伦理—权利伦理—责任伦理;其三,由近及远,即族群伦理—全球伦理—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临终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技术性问题,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临终者展示了对人生进行道德反思的一种特殊体验,体现了丰富的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意义。作为人类特有的机能和理性的表现,个体生命的临终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临终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属性及其道德内涵,意识到临终状态的多重意义,展示出自己的道德原则及其对人生实践的反思。因此,在对生命个体的临终伦理关怀中,应该注意这种临终状态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得失的自我认知。本质上,这种伦理关怀即是要接受来自历史和未来的双重维度的道德审视。  相似文献   

4.
英语文献中机器人伦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机器人伦理学,关注如何把机器人设计成符合道德规范的主体,以及如何与机器人互动,学者就此提出了实体进路、关系进路、价值敏感性进路等设计道德机器人的方法,并探讨了设计中可能面临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冲突;二是机器伦理学,探讨机器人能否成为道德代理者并承担道德责任,以及对机器人进行道德约束的必要性等问题;三是机器人应用的伦理学,对机器人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特定问题进行伦理反思,聚焦于护理机器人可能导致的诸如人的安全、尊严、隐私和自由等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尚未获得一致答案,但相关探讨明确了问题域,为推进机器人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框架.尽管当前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的整体趋势是关注机器人使用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但是,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机器人与人的互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应成为伦理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影响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致引发社会稳定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看,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人类生命健康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现代科学技术不当运用、部分企业义利观扭曲和社会伦理精神普遍迷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牺牲人类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暴利,显然是人类伦理的丧失.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唤醒人类的灵魂,培育人人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加强生产企业伦理建设,提升政府道德责任意识,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创新与发展,涉及其基础理论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的学科性质、理论内容、结构体系和基本关系及其相关的方法论原则等几个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学科性质上,当代中国伦理学应是一门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综合性学科,这是坚持价值与事实相统一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论;在理论内容上,应从人的"双重生命本性"及其"双重生命价值"上来理解和看待目的价值追求与履行责任义务等方面在人的道德伦理生活中的地位和关系,由此而言,目的论和义务论等矛盾的融合统一,就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结构体系上,应抓住道德和伦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并汲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合理观点与思想范式,立足"道德是人之为人之道与人之生成的终极关怀价值"和"伦理是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交往关系的社会价值规范"之立场和关联,采思考当代中国伦理学体系的框架结构;在基本关系上,当代中国伦理学要转变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确立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坚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新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有关认同伦理问题研究越来越凸显,辨识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差异理解和内在逻辑,也就成为严肃迫切的学术任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的辨析关键点在于"伦理"与"道德"之间的本质理解,它们构成认同伦理学的两大发展方向。伦理认同在生活世界中表现为主体对"伦"之共同体状态认同的"理"之自觉与确信,是建构主体归属感与家园感的存在根基;道德认同则偏重于个体自我的道德意向与道德行动、动机与效果、知与行、灵与肉等方面,将道德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问题视为全部。然而,在重视伦理道德认同分化方向的同时,也应看到二者之间内在的复杂景象。只有正确把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辩证逻辑,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在认同伦理学中的地位和真谛。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与道德并不互斥已是学界共识,但道德应当如何反思和规范经济却仍处探索之中。2009年正值"三鹿"事件尚未平息、"开胸验肺"波澜又起,公众开始严厉问责企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出版了该中心经济伦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伦理学研究书系.经济伦理》丛书,既是对经济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回答,也算是伦理学界对公众关注问题的回应。该丛书作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伦理学主要是义务伦理学,而社会伦理学可以看做是权利伦理学.在权利伦理这里强调权利优先于义务,道德权利是道德义务的前提.对于权利与正义何者优先的问题,应当具体考察,从社会伦理角度看权利优先于正义,而从普世伦理角度分析,普遍的正义优先于权利,这也是普世伦理理论建构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科技哲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探讨自然界、自然科学及科学研究的规律性的学科,其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学科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四个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命伦理与科技伦理》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韩跃红教授生命伦理与科技伦理是哲学伦理学的两个分支学科。其中生命伦理学主要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向,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科技伦理学主要是研究科技活动,包括科技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学科。本方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