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拓展对历史主体性的理解:对当代中国新理性的呼唤刘森林一“主体性”问题可谓国内哲学界近年来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毋庸讳言,对立的讨论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急切催促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从对历史主体性的讨论情况看,似乎讨论还过于抽象地囿于一些一般性问题上走不出去,...  相似文献   

2.
李泽厚与邓正来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在当代中国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李泽厚讨论的主体性指的是人的主体性,而邓正来讨论的主体性指的是中国的主体性。从李泽厚“主体性的人”到邓正来“主体性的中国”的变迁意味着当代中国思想自我意识的恢复,这对重塑中国社会的价值与秩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识主体性问题是当今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长期以来,认识论的研究比较强调反映的客观性而忽视认识的主体性,在一些教科书中,对认识主体性阐述得很少.因此,对于什么是认识主体性、反映与主体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发挥认识主体性等理论问题,不甚明确.近年来,学术界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这对于正确认识上述问题是有益的,但在讨论中出现一种片面夸大主体性的错误倾向.把认识的主体性与能动反映论对立起来,把能动反映论等同于直观反映论.我们认为,研究认识主体性不是为了否定能动反映论,而为了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充实.为此,必须正确理解辩证反映与主体性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存在的反映.那么,什么是反映?从现代系统论来看,所谓反映,一  相似文献   

4.
哲学界关于主体性问题的争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必然归宿。探讨主体性问题不应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层面上,而应该使主体性范畴建立在具体的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不仅要突出主体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探求主体实践的合理形态或合理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展开的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这其中既有深刻的现实社会原因,又有其一定的文化理论背景。但是,在这漫长的讨论中有两点值得提出来,要予以足够的关注和研究。一是有人借主体性问题的研讨,打出了主体性哲学的旗号,向马克思主义公开挑战,扬言要以主体性哲学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进而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点不是学术上的纷争,而是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予以批驳。二是在主体性问题研讨中,缺乏对马  相似文献   

6.
美的主体性问题无论是在中外古代美学中还是在中外现当代美学中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如果偏离、歪曲、否定了美的主体性,那么,对美学中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就不能也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和结论。因此,为了对美学问题的研究讨论更加中肯、更加全面、更加深化,为了促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进一步讨论美的主体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性问题,学术界已有不少深入探讨,笔者试图对此作进一步思考。本文从讨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共同主体性入手,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性理所蕴含的内在要义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性提出若干实现原则。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起了学界对于农民主体性的广泛讨论,但这些讨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简单化的做法,因此,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主体性概念,阐明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探索激发主体性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问题,是现当代中国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为推动这一讨论的深人发展,揭示这一讨论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学术界很有必要加强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一下中国古近代哲学史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变,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史首先是人脱离动物的历史,是由无自我意识到有自我意识、由无主体性到具有主体性的历史。人之不同于动物,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在于动物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在动物那里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无主体性可言。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开来,对立起来.才谈得上主体,而这一切只有人才能做…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问题是近十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中心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和哲学界也开始讨论教育主体性问题。在以往的讨论中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共识。本文试对教育主体性的特征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伦理道德原则、对现实社会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传授给受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个实践过程具有特殊的主体、客体,具有特殊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教育实践有其特殊的规律,因而教育主体性也有自身的特征。我们认为教育主体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导性、客观制约性、自我重构性、实践一变动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政策与农民的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是城市化实践过程的重要主体。在城市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强调农民的主体性,尊重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防止仅仅把失地农民看作是政策的被动受众的倾向,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调农民的主体性,对于城市化政策不仅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性。发挥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应体现在政策的起点、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政策的评估等各环节上。在政策实践中,可通过尊重农民的知情权、提高其政策参与度、改进农民与外界的沟通、保持政策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等环节,来培育保障和促进农民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是农村生活的主人、是乡村事务的主角,理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和主要力量。充分激活农民主体性和内生发展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的力量源泉,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国化、现实化和时代化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自力更生和主体力量,但是现实生活中农民主体性激活所面临的困难不能忽视。必须让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闪耀理性的光辉,让农民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的观念转变,在保障农民合理权益中赋能农民在乡村振兴全过程的主体性激活和创造力激发,发展和提升农民的价值创造伟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农民主体地位和利益在下乡资本的治理和人文环境建设中得以保护和发挥,保障和落实农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情权和受益权,让党的好政策转化为农民自觉奉献乡村振兴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作为替代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常规农业的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培育高素质的农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农业的生态化转型中,农民也将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农民的发展特别是农民主体性的增强和发展能力的提高,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表达渠道非制度化,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化渠道不够通畅;二,表达平台非组织化,农民利益表达缺乏稳定的组织化平台支撑;三,表达方式非合法化,农民利益表达行为容易突破合法化底线;四,表达内容非权利化,农民利益表达内容主要集中于资源性权益,而非政治性权利;五,表达意识非主体化,农民缺乏利益表达所需的政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农民是农民的带头人,最具潜力带头发挥主体性作用;主体性特征丰富了新型农民内涵,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方向。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状态,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理顺人力资源流动渠道,注入专家等优质人力资源,激活内部劳动力存量,多层面系统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媒介素养与当代社会信息公平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信息公平的研究主要关注信息权利的平等与接近信息的路径平等,而缺乏实现信息公平的主体能力保障策略的相关讨论,存在研究路径的缺失,这是技术迷思的当代表征。当代社会信息公平的策略建构迫切需要关注人的主体性问题。用媒介素养取代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的信息素养,从制度设计上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建构公民的媒介素养,有利于最终达成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农村土地经营状况和产权制度的现有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产权不完整、使用权流转不畅、过度征用和静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导致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完善河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三方面着手: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产权,逐步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农民种地收益。  相似文献   

18.
在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本文利用调查所得资料,定量描述了广西Y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农户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状况,探讨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偏大使得当前的"民主管理"和"农民主体性"在低收入层农户中得不到充分实现;影响了农民个体素质的发展;导致部分群众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可能引起农村社会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成为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易发地和多发地,该类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界定农村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对于治理该类事件意义重大。农村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特征表现为:冲突焦点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环境风险更多地由农民承担、农民多使用暴力进行非理性抗争。农村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表现为:利益相关者在风险认知上的冲突、部分农民环境权受侵害、“专断-压制”型管控模式的合法性困境。由此提出的防治路径包括: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设置形式多样的公民参与机制、构建“参与-回应”型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来自关中袁家村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还是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两种演进脉络。以关中袁家村为例,从为何营造、营造什么、怎样营造三个层面切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文、人、地、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国家规划变迁和社区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出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的启示是“三位一体”现代社区内涵的正确理解及其功能的准确定位,其引发的本土实践体现了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互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