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红短暂的一生饱经磨难,坎坷曲折的经历、由此而来的看待生活的独特方式以及对人生悲苦的独特体悟,使她的许多作品都弥漫着一种"荒凉"的人生意蕴.风物环境是荒凉的,人们近乎原始荒原上荆棘蒿草似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这种生之"荒凉"甚至淹没了人伦之爱,但她不是悲天怆地,而是平淡从容地传递着人生的悲剧感和迷惘感,在对世间种种烦恼的达观诠释中有其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关于自然万物的生命感受和对民众生存状态的揭示与咏叹两个方面,揭示了<呼兰河传>对生命主题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寻求.  相似文献   

3.
《呼兰河传》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呼兰河城人在黑土地上的生活状态。小说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性格,却有很多家园场景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战争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本文从寻找精神家园和批判畸形的集体意识入手对家园场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创作描绘了普通人尴尬卑琐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她对人生、时代和现代文明的悲剧性体验"荒凉世界中的荒凉人生".她认同接受生命的荒凉虚无,并采取人生审美化、生活艺术化欣赏玩味世俗生活,放逐理想主义、理性,在趣味式戏剧式写作中将浓郁的悲剧感诗意化审美化.童年的不幸生活,成年遭遇的战乱及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传统的乐生文化心态都使她将悲剧感审美化.其创作因而减少了发人深省的思想深度和净化情感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5.
萧红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多维度呈现了蛮荒景象。荒凉的场景成为她小说的重要特征。萧红对人性荒寒进行隐喻性批判,笔下的民俗世界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从呼兰农村生存的艰难到悦神娱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揭示了人粗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她的作品无不浸润着对故乡的爱与无奈,这既是她灵魂和生命的牵系,又是无法重返的家园。呼兰河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景,天荒、地荒、人荒,无处不荒。萧红创作的深远意义在于其超越了地域性,展现了来自社会历史、地域文化和性别等因素造成的生命痛苦,具有人类文化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6.
萧红在香港创作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叙述了生活在故乡呼兰河小城的"小民们"的家园故事。属于老青幼三代无家的三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呼兰河小城民众的缩影,作者用冷暖递进的孩童的眼光,观察这三个人物凉薄困苦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底层"小民们"的家园建构,也透露了萧红自身投射在文本中的家园意识和"小民"身上所体现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传》没有完整的贯穿全书的故事情节,很多人认为是一部结构零散的小说,但当我们以"荒凉"一词的内涵为突破口观察全文的结构时,我们发现,小说以第四章为中心呈回旋状,第四章内部结构上也呈回旋状,作者在零散的表面下展现的却是结构的奇特和精巧。  相似文献   

8.
现代女作家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与《生死场》有着主题意蕴上的对应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是一以贯之的,由揭示苦难到寻求解脱之道,从观照现实到回归自我.荒原的苍凉、幽径的深邃中都积淀着作者对生死两极之间"人"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萧红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境况。《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三部重要作品分别展示"物"、"他人"和技术文明对人的异化,否定这三种非本真生存方式。同时,萧红又在作品中表现了对本真生存方式的执着追求──"遭遇虚无"和"感悟死亡"将人所栖居的非本真之家化为乌有,使人还原为无家可归的生命个体,而对童年之家、自然之家和神性之家的回归渴求,则使人的生存真正成为诗意的生存、本真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萧红,这位呼兰河的女儿,用手中的笔描绘着那方黑土地的“原始,蛮荒,愚昧”,表达着对故土人民的爱与忧伤,痛苦与批判。她以灵魂的在场,真实地、历史地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悲剧性的生存状态与麻木的生命意识。在她至情至性心血凝成的文字背后,渗透出无限爱意和柔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