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区一条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对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进行剖析,可了解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问题.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无论在自然特性,及其人类活动的开发利用上都非常相似.今天人类共同面临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所以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由此导致的现实问题具有显著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石羊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润泽抚育了流域的人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荒漠绿洲区,由于人类不断开发和疏于保护,使本身脆弱的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日益严重。为了克服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的矛盾,达到二者和谐相处,有必要从流域目前的经济发展结构入手,分析流域经济结构现状及特征、提出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为石羊河流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开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对于局地气候调节和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20世纪中后期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了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在该流域内的开发活动对巴尔喀什湖水量、水质的影响,分析了该湖水文状况的变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社会经济效应.同时指出,应客观看待这一问题,并且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以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部干旱半干旱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间的相互影响具有共性特征和一般规律,扭转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局面,必须综合考量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除了工程技术手段之外,应当通过法律政策等制度手段规范、引导人们干扰生态环境的方式和手段,使干扰的强度和频度始终保持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虎蜒氏族的历史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廪君是父系氏族时代巴人的祖先,这已为研究清江丈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所共识。但是,在廪君之前,古代清江流域还活跃着一个以巨蜒为图腾的蛇人氏族,人们对此知之不多。本文将探讨这个巨蛇氏族与白虎氏族在清江流域斗争相融合的历史过程,揭示鄂西土家族远古历史中的一段悲壮史诗。一、廪君的祖先鄂西建始县高坪龙骨洞曾出土早更新世晚期的南方古猿化石,长阳下钟湾等地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长阳人”化石。这表明清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原始人类生存。但是,在“长阳人”与廪君之间的清江流域人类文明史,文献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仅《世本》有“廪君  相似文献   

6.
上古时期青铜器遗存可见“貘”的形象。相关信息透露生态环境史涉及气候、植被与野生动物分布的趋势。“貘”的存亡,与当时生态环境条件有直接的关系。野生动物分布情势,在历史时期多有变化。而“貘”在中原的消失,提示了生态史的重要转变。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导致相关历史文化变局的重要因素。西周“貘尊”等青铜器在黄河中游的发现,也提供了文明重心地区社会文化进步的文物见证。  相似文献   

7.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后,国务院颁布和实施了灾后恢复重建的“32”字方针,其中包括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和移民建镇等措施,进行流域生态环境的整治工作。这些政策的实施与流域中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广大农户的支持与协作是这些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那么,流域中广大农户对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政策认识如何?农户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如何呢?1999年夏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组织了“长江中游地区堤垸经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 ,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前资本主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信息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并从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出发 ,指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 ,学会尊重自然 ,与自然协同进化 ,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伦理观、资源观和发展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庄子》中倡导的“物我为一”、“复归于朴”、“顺物自然”、“至德之世”等思想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渊源,在今天人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同样见证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事实。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据此,西方学界将矛头指向了马克思的“发展生产力”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引起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给予了反驳,他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发展生产力”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生产力的发展不单单包括技术的发展;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必然联系;马克思的技术发展同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环境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基于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均衡面板数据,建立以要素积累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非均衡变化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间会因为经济发展和物质资本积累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双门槛区间效应,表现为从经济低发展区到高发展区,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间具有显著的“反N型”特征趋势,而物质资本从匮乏区到丰富区,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趋势特征.应加快确立和制定农业环境政策的“优化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间结构”的导向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困境,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原因,除了贫穷落后与气候的因素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外,更与长期以来的人口增殖过快和政府未进行有效干预有关;西部大开发要摆脱所面临着的生态环境困境,应树立新的发展观,依靠政府的有效干预,控制人口的增殖,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保教育,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科学的、系统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体系 ,把环境资源法体系、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治秩序建立在环境资源法学的牢固的理论基础之上。环境资源法学只有形成富有特色的基本理论和理论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和发展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教学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工作。深入系统地研究环境资源法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改进环境资源法教程、改革环境资源法教学 ,促进环境资源法学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实行环境资源法治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文分析了长江流域水环境现状 ,探讨了造成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论述了加强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出了改善长江流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提出了让碧水青山再映长江的生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统筹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环境战略的考量。着力统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拐点是塑造一种新的政府思维模式,基点是构建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体制,关节点是塑造一种新的政府行为模式,重点是完善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在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屏障,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文章在深入调研三峡重庆库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提出统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对甘南地区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的自然环境是甘肃省甘南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存在着对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缺乏统一部署、旅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导致旅游环境持续恶化、旅游资源各利益方矛盾不断加剧。甘南地区应当一方面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指导思想下推动甘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先秦十首石鼓诗歌,与《诗经》同时代,真实地再现了汧渭流域的自然风物和生态环境。21世纪之初的汧渭流域的生态环境,因各种原因不断恶化,"四少一多"(水少、鱼少、树少、动物少、干旱多)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先秦十首石鼓诗歌中受到的启示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搞竭泽而渔;搞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建立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下的农村环境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与乡村、环境与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农村环境政策何去何从?文章首先 分析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面临的压力,接着从环境政策体系及个别具体的环境政策两个方面对环境政策在农村 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最后从移植成功的城市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立法、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移及建立“谁受 益、谁补偿”的环保新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农村环境政策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内农业资源丰富多样 ,十分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调整库区农业结构 ,促进库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不仅有助于库区生态环境建设 ,也将加快库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 ,为此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国内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的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探讨了旅游业对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等)和社会环境(旅游地居民的心理与行为、社会生活与文化等)的影响,并呈现出单因子研究、定性描述研究多等特点.文章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跨学科综合研究和高度重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尤其是三峡库区的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