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区域金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分工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区域金融一体化内在机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具体策略,即通过建设区域统一产权交易市场和建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方式加强区域金融与基地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重视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金融一体化建设强大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把青岛建设成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海洋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主要海洋国家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经验表明,海洋金融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动力和新的增长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长远看,"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试验区、"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都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海洋经济、海洋金融和金融中心理论以及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的梳理,可发现金融中心形成因素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出国际金融中心3.0概念.同时,通过对近10年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分析,可发现全球金融中心出现明显的海洋化趋势.进而借鉴传统"海权思想"和经典金融中心理论,在IPE分析框架下提出:我国应把海洋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重点,加快新一轮金融中心建设,培育国际金融权力;建议在渤海湾区建设第三个金融中心,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海洋金融中心,形成渤海湾区金融枢纽和沿海金融中心带,整体提升海洋金融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希望通过两岸区域金融中心这一平台,加速台资金融机构在海西经济区的聚集,吸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金融租赁、金控、典当、信用、担保、投资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齐聚这里,打造两岸区域“华尔街”。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跨区域的资金投入效应、资源配置甄别效应、成长跨越效应和产业创新发展效应出发,探讨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和机制。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金融资源跨区域推动产业发展现状、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层级化发展现状以及金融跨区域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后,提出以金融中心建设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长株潭城市群虽然具有优于武汉的金融中心建设条件,但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等原则,走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准确定位,通过城市群金融功能分工与合作,规范好金融商务区建设,并采取积极的硬件、软件、金融辅助建设政策,才能使金融中心的建设获得最优的社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活动的枢纽,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挑战,目前武汉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文章跟踪考察武汉自2008年9月明确提出构建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后的建设发展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先期成效,分析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促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把辽宁建成东北亚金融中心是由辽宁特别是沈阳和大连在东北亚区域的区位优势、港口航运优势、雄厚经济实力和当前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符合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规划。通过对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及金融格局的研究,并对国内各区域金融中心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辽宁的金融中心建设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兼顾自然形成,以实现金融自由化为目标,不断提高金融效率,推动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8.
重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重要的区位优势。重庆“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国内功能性金融中心,是将重庆与国家战略贯通,既立足重庆,又站在全国和世界的视角发挥重庆金融中心的功能。本文以金融功能观和金融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对重庆、成都、西安金融中心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测量重庆金融中心发展的功能优势,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制度通过金融产权形式进而使金融组织的行为决定了金融发展的可能空间.但是,确立和维持制度的交易成本及其变化,又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金融制度变迁形成反馈作用.我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缓慢,使金融因素成为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上述理论逻辑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构建金融中心的竞争势头日显激烈,建设金融中心已成为我国大都市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建立全国性的金融中心看,北京和上海更具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北京对金融的定位很模糊,金融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详细分析北京建立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劣势,说明北京目前已初步具备建立金融中心的条件,应尽快树立"金融立市"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进一步促进北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石油产业金融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石油金融化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政府要从宏观的角度把好关,利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完善石油金融制度、金融关系,做好针对石油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坚决打击石油金融市场的不公平交易行为和一系列扰乱金融交易秩序的行为。而企业则要能够找准自己的立场,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依法参与金融交易,才能不断优化石油金融化的发展模式,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能以贷款有无投向近代新式企业作为是否为商业银行的评判标准。按照现代金融学理论,19世纪50年代在实施了过账制度以后的宁波钱庄就是本土商业银行。近代宁波钱庄的空盘交易属于纯粹的虚拟经济范畴,与现代金融投资交易相当接近,如:有固定的交易对象、交易场所;现金结算,具备复杂的交易层次与网络,信用交易特性明显;有做空机制,交易规模显著扩大;具备平仓制度、经纪人制度、佣金制度和最后交易日制度。近代宁波钱庄的空盘市场属于一种货币远期,但尚未发展到期货阶段。基于19世纪中期传统金融向近代金融转型的时空背景,可以认定,近代宁波金融市场的空盘交易是一个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它是中国最早的金融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多德-弗兰克法》通过清算所与交易所将场外衍生品纳入场内交易与清算,规定了衍生品清算所的核心原则,要求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交"生前遗嘱",规定了跨国衍生金融监管的恳求条款与威胁条款,也保留了衍生金融交易在破产中的自动终止例外。这些变革启示着我国应适时将场外衍生品纳入场内交易与清算,完善主导型衍生品清算所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强化落实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防范金融期货风险,防范金融期货合约自动终止规则例外本身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依据合作与对等原则应对跨国衍生金融监管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存在着相当规模的货币受套利动机驱使在金融市场中空转,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形态配置于实体与虚拟之间,这意味着对传统货币经济学框架的认知,特别是对货币循环运行机制需要重新梳理和探讨。真实的货币循环不是单纯基于实体构建的货币-商品循环机制,而是货币-商品交易与货币-货币交易的叠加机制。为考察这一叠加机制的作用机理,围绕纯货币-商品交易到叠加货币-货币交易的运行机制,设定套利激励下各主体的最优选择,基于家庭、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构建纯货币-商品交易的DSGE模型,模拟M2冲击对产出、通货膨胀以及金融业实际利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叠加货币-货币交易机制、异质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DSGE模型,模拟M2冲击、抵质押率冲击、社会融资需求冲击与技术冲击对产出、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金融业实际利润以及名义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纯货币-商品交易而言,货币-货币交易的叠加显著降低了M2对产出的刺激,并引发“脱实向虚”;抵质押机制的引入加剧了“脱实向虚”;刺激社会融资需求与技术改进则可以缓解“脱实向虚”。由此,未来我国应将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刺激社会融资需求、技术改进的政策搭配使用,以更好缓解“脱实向虚”,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零现金”财务管理模式依靠电子交易系统进行全方位货币资本收付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创新。相对企业财务传统的现金管理而言,“零现金”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保证货币资本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交易的便携与及时性,增加货币资本价值;保证现金内控及交易过程的廉价性,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但是,中国企业应用“零现金”财务管理模式也面临诸多局限,包括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短时间内难以跟进,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及相关硬件设施不完备,“零现金”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理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资本经营的有效形式 ,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现代经济中资本优化配置的最重要形式 ,也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经济选择的一种途径。企业并购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交易 ,与一般商品买卖或资金拆借不同 ,其内容、形式、过程都较商品市场或资金市场上的交易复杂得多。本文拟就企业并购的动因、基本原则和财务评价予以探讨和研究。文章共分四个部分 :一、引言 :主要是界定企业并购的意义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经济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 ;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三、企业并购的基本原则 :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系统化原则 ;创新原则 ;谨慎性原则。四、企业并购的财务评价 :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资产评估法、收益法、贴现现金流量法 ) ;企业并购的成本分析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着无法可依,执行不利的状况。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分析,结合美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先进立法实践,探究该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提出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金融市场波动性特征的组成,提出了波动性应该包括密度特征的观点.以自回归条件久期模型(ACD)为基础,选择标志我国股市波动性密度特征的代理变量,建立了刻划该特征的理论模型,检验了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个股的交易过程中波动密度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过程中波动的密集性是由于以私人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交易引起的,私人信息的引入导致丁证券市场在时间方向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9.
区块链技术自产生之日就与金融有着密切联系,其作为一种全新技术组合,正渗透到不同金融场景中。区块链技术发展改变了传统金融运营模式,冲击了金融风险管控和现有法律体系。区块链金融衍生品的高度匿名性与去中心化交易,使监管机构搜集信息受阻,难以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全面性,导致出现部分业态下监管真空,为犯罪发生提供了土壤。对区块链金融衍生品进行刑法规制能维持国家货币稳定,防范金融风险,预防诱发犯罪,有其必要性。区块链金融衍生品在刑法上定性有货币说、金融工具说和财产说。通过比较德、美、日、俄国家对区块链金融衍生品的法律政策,结合国内区块链金融衍生品交易实践,其主要是作为金融工具在使用,因此把区块链金融衍生品认定为金融工具较为科学。区块链金融衍生品交易涉及金融交易安全、金融管理秩序安全和金融投资人财产安全等刑法法益,只有以刑事政策为引领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以刑事法律为基础坚持防控风险和推动技术发展相结合,以刑事合规为辅助建立刑罚与非刑罚相贯通的体制机制,打造立体规制体系,才能防范区块链金融衍生品交易犯罪,促使其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蓬勃发展,碳交易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我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为市场参与者建立交易的机制和平台,即建立一个有效的碳市场交易机制势在必行。应用PEST分析模型对宏观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碳市场交易机制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提取出4个主成分用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以期为企业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