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的国有股且不能流通,国有股不流通为中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国有股全流通的目的和原则.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是当前股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但国有股"减持"不等于国有股"全流通",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必须对现行的国有股减持思路做根本性调整.国有股全流通的实现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式,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办法、多种渠道来解决国有股全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国有股流通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1)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2)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财富再分配;(3)国有股减持的价格确定模式;(4)不同定价方式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规模过于庞大且不能上市流通,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国有股进行战略性减持重组,建立一种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流动化机制,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意义以及它给公司管理层持股所带来的新机遇,并试图探讨一条能够成功实现国有股减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简便、快捷、高效、可行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和规范 ,解决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 ,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国有股减持与流通的目的 ,绝不应该仅仅是国有资产的变现和筹资 ,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才是国有股减持与流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国有股流通是证券市场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为解决国有股减持的关键问题,在平衡各方利益、减少对股票市场冲击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则下,作者采用模糊模型对国有股流通定价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国有股上市流通配售方案的定价区间,并进一步对与国有股减持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退出路径应该是多样的,无论是上市或非上市股份公司,都要从分析国有股价值形成过程入手,针对国有股形成的投资来源等情况,找出能为国家、社会和资本市场创造最大利益的方法或组合方法.本文认为,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减持国有股后,现阶段退出路径是部分国有股划拨或协议转让,在未来国有股最终要减持,只要减持方法或组合方法符合各方利益最大化原则,股份公司国有股减持就可以为国家、社会和资本市场造福.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指出其并非国有股问题的本质,减持也并非解决国有股问题的根本有效方法;接着分析了国有股存在的主要问题: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国有股股东的缺位、国有股的非流通性、对控股股东法律规范的欠缺;最后提出解决国有股问题的对策:严格公司上市的条件、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允许国有股流通、严格规范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比重过高且不能上市流通既制约了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又阻碍了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五种国有股减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有股需要减持已成共识,但我国规范国有股减持的立法还很不完备,《减持国有股 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留存了亟待改进的空间;需对国有股减持的深层问题进行立法审视,并提出具体立 法设计。  相似文献   

10.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认识国有股减持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转折时期涉及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由於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所有制形式也正处於由相对单一的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转型阶段。正是所有制形式多样共存的性质,决定了上市公司股份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转移和流失,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从一开始就将上市公司股份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这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的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某些IT业上市公司企业业绩与员工个人收益非同向变动的现象 ,论述了IT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从业人员主权倾向 ,并从我国IT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分析了IT业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指引》,采用分层统计的抽样方法抽出159家作为样本公司,以样本公司的所得税负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即使是在2002年所得税新政策正式实施的年份里,中国上市公司行业间所得税税负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差异。(2)2001年部分行业间存在所得税税负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是国家对不同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不同行业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中国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层经理业绩评价与激励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中层经理业绩评价与激励体系的建议,并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该公司相关体系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海外增加投资时会受到海外区位中环境因素和企业前期投资经历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跨期关联性。结合静态和动态投资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区位选择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以2008~2016年中国上市跨国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层面和东道国层面选取了12个变量,利用Logit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企业的资金资源优势、管理层企业规模偏好、企业所有权属性优势、企业自身投资经验、同行业其他企业投资经验、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集聚、东道国市场信息溢出以及东道国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政策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企业所有权属性对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具有负向影响;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研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资产结构和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依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不同的东道国采取适宜的投资决策,通过抓住投资机遇、利用行业集聚效应等推动海外增加投资能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200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薪酬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者的年薪与公司绩效及公司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笔者建议采用股票期权机制来激励经营者,并健全与激励机制相关的配套措施;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利益侵占主体,基于产权不明、政府监督机制失效为切入点,对S*ST光明的最终控制人通过"内部隧道",将上市公司资源转移到自己为实际所有人的关联公司过程中的公司治理机制失效、政府出资人失位等内外机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要保护国有资产及其他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就应从明确产权、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出发,强化政府委托人对代理人、经营者的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多为国企改制而来,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使得中小股东无法监督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行为。不同于分散的中小股东,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业化操作手段及获取并分析上市公司信息的能力可以参与到公司治理内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采取金字塔控股方式的民营上市公司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针对沪深两市371家具备金字塔结构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离系数、股权制衡度、管理者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在ST公司和正常公司的对比分析中,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资产负债率和公司上市年限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越高,会计盈余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越强.使用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作为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基于南开大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将样本公司分为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和公司治理差的公司,使用盈余一报酬模型,选取我国深、沪市2005年、2006年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好的公司与公司治理差的公司的盈余信息含量确实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治理越好,盈余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即盈余信息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收购作为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受到各国法律和政策的肯定与鼓励。收购市场的活跃引发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激烈。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方面的立法相对粗略,理论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论述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的重大意义,明确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的重点,从而提出适合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反收购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