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德勒兹被称作创作概念的哲学大师,其哲学是一种构建与创造的过程,并对音乐与动画艺术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文章试图从德勒兹"构建"与"创造"的哲学思想中,探究音乐与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实践意义,旨在为动画音乐艺术的研究找到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音乐美学和音乐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流行音乐放在音乐与人和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中、放在不同形式音乐的对比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其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与分析.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涉及到中国流行音乐的音乐主张、美学品质、艺术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对中国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认识,以凸显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促进中国流行音乐及中国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无处不在,它的存在依附于审美对象在诸多的审美对象中,音乐美是一种极赋魅力的、蕴含情感并能激发情感的流动的发声过程。由于音乐具有特殊性,音乐审美也就自然而然具有其独特性。音乐审美的独特性使得音乐具有极其微妙、崇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真"求科学、"善"求德行、"美"求美好,三者是评判一切事物的最高要求。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其美与审美都是其最重要、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性,而音乐作为一种非语义性特征的艺术,最终目的是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美感。笔者将试着从哲学角度寻找依据,探讨音乐的美善关系。据此论述:1.美的概念2.何为音乐中的美3.美的音乐为哪些4.音乐中美和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相比 ,通俗音乐的欣赏群体最广 ,社会需求量最大 ,参与人数最多 ,特别是进入2 0世纪 90年代 ,社会超高速地向前推进 ,人们的思想观念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俗音乐在强大的传播媒介支持下 ,获得了无以复加的流行性 ,中外已越来越趋于一种大融合状态。通俗不等于庸俗 ,通俗音乐也不同于流行音乐。从音乐行为和音乐观念两方面来看 ,通俗音乐自有其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西方流行音乐(摇滚)的产生入手,通过对中西方摇滚乐与摇滚艺人的分析,阐述了摇滚艺人的艺术态度和精神立场的独特性,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独特性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足以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人人合唱"从而使"音乐属于每一人",已是得到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普及音乐的教育理论.合唱艺术能在音乐教育中有如此重要作用与影响力,是由其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与包容性所决定的.所谓"独特性"是指合唱艺术在文化和音乐知识上的综合性;所谓"包容性"是指合唱艺术较之其它音乐艺术门类对参与者宽容的开放性.由于经济、历史等原因,我国目前音乐普及率还很低,推广合唱艺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还应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理解"人人合唱"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流行音乐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和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美学角度来看,流行音乐的独特性源自于其审美特征的综合性,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形态。流行音乐家个人艺术理念的自由追求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在社会运动中不断求得相对平衡的过程。不同人群文化理念、音乐风格与表达方式存在的一致性而构成的相似的共同体不是偶然的聚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和转变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且是接受人数最多最广泛的,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由于流行音乐本身特点的缘故,流行歌曲则更加紧密地与时代的潮流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流行乐坛的“中国风”现象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风"在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和推崇的同时,对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与"中国风"的核心特征和内涵密切相关。"中国风",就是指那些流行音乐作品融入了具有中国民族化的音乐元素、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古诗词,或具有中国古典文学意蕴的歌词及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审美和优秀的传统品格。"中国风"流行音乐之所以深入人心、激动人心,是因为这种意境内涵能够引起本民族最普遍的美学与道德的共鸣。因此,能否和如何利用当代青少年对"中国风"流行音乐喜爱的现实,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审美、塑造品格的功能,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艺术、民族道德理想的理解和认同,对青少年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中,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审视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发现他音乐观中的矛盾性:"善"与"美"的交织,即强调音乐的教化补世作用,也推崇音乐艺术怡悦性情的美感作用和审美娱乐价值。欧阳修坚持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提出音乐"自释"和"平其心"、"养其疾"的音乐功能观,同时也非常注重音乐的教化补世作用,强调"导志"、"移人"的传统音乐功用观。  相似文献   

11.
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目前,在高校音乐鉴赏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是一种趋势,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把握流行音乐脉动。首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式导入、对比、讨论、体验等。其次,重视学生的欣赏心理,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知、想象和联想、以及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智分析,使学生能在流行音乐中汲取营养,提高对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能在音乐的鉴赏中提升审美能力和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形式的结合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作曲家不断作出尝试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管弦乐与爵士乐元素的结合以及其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进行举例说明,并具体对笔者根据流行音乐元素进行编创的两首管弦乐合奏作品进行作曲技术上的分析,使管弦乐中编配技术中的流行音乐元素得以更为清晰的展示,从而说明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形式相互结合产生的新的音乐美感。  相似文献   

13.
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结合早已有之,本文无意驻足于某一个发展时期,而是希望在这些流行音乐创作的语境下,推演出一些传统音乐元素的嬗变方式或规律,观察在现代意识下的流行音乐中如何阐释中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昔日的"民间流行乐"。  相似文献   

14.
“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流行音乐自1980年代在大陆复苏,并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呈现出突出的现代性;2000年以后,媒介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流行乐坛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症候。《现代性的有声书写: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和审美四方面,展现了近九十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暗合文化现代性理论,显得颇为全面。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俗音乐的社会文化内涵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的通俗音乐是新时期流行文化中最活跃的一种,是以高科技的大众传媒为依托,以人才、智力和创造力为主要特征,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按照市场规则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形态,其文化内涵也大多是非主流的,造成了新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在市场规则和经济效益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如何历史地看待审美标准,平衡地对待通俗音乐带来的精神与物质导致新的人性冲突和裂变,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积极作用。随着信息国际化和社会多元化,流行音乐文化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使得音乐审美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音乐文化既有正面价值又有负面影响,如何正确地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构建良好的音乐审美标准,提高自身音乐品味与艺术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课题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成为具有全人类定义的培养人的活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就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人学问题为研究视角和路径,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本质和人学价值,澄清音乐审美教育本应具有的人学内涵,以期在理论上排除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着的"物化教育"、"奴化教育"的干扰和"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