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个社会部门可以被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的一些部门,其情形非常复杂,一般统称为第三部门.不同类型的部门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第三部门的基本特征看,它与第一部门具有更多的共同点,因此可以把第三部门看成是"准"公共部门.从广义上讲,公共部门应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两个部分.公共管理学不仅要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问题,而且要研究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从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因此,公共管理学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学既存在着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推进,我国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陆续制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导向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同样,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现行会计核算基础即收付实现制已不适应新发展的需要,势必引入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提高公共支出效益的改革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公共支出效益和控制支出规模膨胀,西方国家80年代以来在公共支出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公共部门中引进市场机制和实行承包,加强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之间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竞争;在公共部门的劳动供需关系上引进市场机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通过使用者收费制度和降低供应成本,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等。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措施和经验,以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行政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务员绩效考评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在实践中,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经常受到公众的质疑甚至成为被投诉的对象。政府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正朝着间接管理与直接服务方向发展,而公务员的绩效考评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持续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此,结合我国公务员考核现状,笔者提出以“个人承诺”为基础的公务员绩效考评体系。此考评体系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考评量化指标,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力图改变公务员被动参与考核的局面。希望通过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使公务员个人发展与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完成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使用一套会计准则,在会计国际趋同道路中,亦在公私部门都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介绍澳大利亚在公私部门会计国际趋同中选择这条道路的背景,分析这种选择虽然能节省制定成本、促使公共部门效率的提高,却忽视了公私部门性质的根本差异,有可能使提供的信息大打折扣.此外,起关键作用的"部门中立"和概念框架也存在众多局限.澳大利亚公私部门会计国际趋同道路对于我国公共部门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设、公私部门会计的关系以及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引入都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国政府部门改革的本质就在于将规模效应机制引入政府部门的改革之中,使各个政府部门能够处于有效竞争状态。借鉴英国政府改革经验,优化公共部门的办事环境;加快公共部门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注重绩效;节省公共部门的有限社会资源,是我国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所谓"阳光政府",是指政府和公共部门的一举一动都放在阳光下,即时刻都受到公众的审视和评判的一种行政理念和行政模式.本文提出了加快"阳光政府"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人"的难点要突破;二是财物配置要透明;三是权力运用要改革;四是施政方式要公开;五是监督机制要到位.  相似文献   

8.
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绩效管理满足了现代行政对管理工具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需要。绩效管理源自私人部门,将其全盘引入公共部门存在着动机、技术、观念和制度障碍。绩效管理对公共部门的价值在于它的责任机制、结果取向和动力机制,相应地,公共部门应加强社会互动,建立分散治理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和其它配套制度,以使绩效管理真正能在公共部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特征、过程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既是一种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又是一种公共部门管理的新研究范式。它的兴起受到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示范性影响,也是公共部门管理改革以及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具有鲜明特征,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功能环节。作为一种新模式,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经尚未成熟,在实践应用中出现一些难题,但它对于我国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对于我国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创新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阶段中国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迫切需要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数量过剩和短缺并存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悖论,它源于公共部门中人的相对恒定性和事的相对变化性之间的矛盾。合理预测"事"、确定"三定"周期、完善部门间人员借调机制、建立外部人员利用机制及业务外包是化解这对矛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部门管理职能逐渐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过渡,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如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利益冲突及法理与情理冲突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部分公共部门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主要与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价值追求、行政体制自身不足、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诱导及监督约束机制的不足等成因相关,要解决公共部门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难题,需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有效处理伦理制度化和制度伦理化及其相互关系;倡导与践行高薪养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教育;加强公职人员自身伦理信念教育,提出自律要求;建立治理主体多元化参与和程序公开的阳光行政体系,在全方位动态监督与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和激励公共部门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12.
对人性预设与公共行政思路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公共行政学借用政治学的观点,对公共行政人员作了性“恶”的预设而强调规制;公共选择学派依据“经济人”假设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以德行政构想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超越官僚制、推动公共行政发展的需要。“公共人”假设是以德行政形成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公共部门产权若干属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公共财政的建设为出发点,对公共部门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全文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通过对产权体系的分解,从中剥离出“公共部门产权”,并说明了该产权是公共产权这个大层次中的一个亚层次。(2)对公共部门产权的若干突出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这些特征所体现的意义作出了必要的说明。(3)对公共部门产权条件下的交易费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公共部门的建立,固然有减少交易费用的一面,但从总体上说,与私人产权相比,公共部门产权条件下的交易费用必然较高。在此基础上并指出,采取有效的制度安排,合理降低交易费用也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公共生产力已然成为衡量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反映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显著标志。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共生产力研究为进一步解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及伦理这五个要素为公共生产力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和基本的分析框架。要提高公共生产力必须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重视推动组织机构改革和管理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水平,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公共部门的公共伦理建设,并重视建立相应的公共生产力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政府改革运动,主要特点是引入私人部门和市场化的管理方法改造公共部门,其实施效果在盎格鲁-撒克森传统和英语国家如英国、新西兰、美国等要好一些,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则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新公共管理并不具有普适性意义。由于公共部门具有私人部门所没有的特点,仅靠引入市场化方法不能解决公共管理问题,而需要在一个更广泛的范畴内进行整合和建构。  相似文献   

1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是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开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概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指标,希望对我国开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共经济法是调整在克服市场失灵过程中公共经济部门基于政治机制而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共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包括: (1)公共经济部门基于政治机制而发生的财产流转关系; (2)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国有社会组织之间的财产管理关系以及国有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关系。公共经济法的基本性质是公私法的交融性。经济法由市场规制法和公共经济法所组成。公共经济法的体系主要由财政法、中央银行法(部分)、国有企业法、产业政策法(部分)等组成。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宏观上看,首先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而经济基础本身则依赖于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和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强调经济基础的和谐,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有着深厚的实践和理论背景。全球化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民主理念和技术平台,治理理论和"第三部门"提供了协调、合作的管理模式,后现代理论提供了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公共管理具有开放性、主体多元性、公共性和参与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