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漫长的艰苦探索;立足基点是马克思关于两大基本阶级与“过渡性”阶级的分析;并把韦伯关于经济、声誉、权力的三元标准阶层分析作为重要参考坐标;尝试增加“政治”作为四元阶层分析沟通互补的可能;以“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实现了中国阶级阶层分析的卓越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动,以往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和“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分析方法不足以解释当前的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重视阶层分析,依据客观实际,从整合社会力量、注重社会和谐的角度来分析我国阶级阶层新现象,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必须培育中间阶层。赖特基于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提出了“中间阶级”的理论,并把“中间阶级”定位于一种“阶级关系内矛盾的地位”,而且认为“中间阶级”的扩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是中间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阶层的收入,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无疑对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和理论压力,逐步被“边缘化”.马克思阶级理论要完成自身“重塑”必须应对和回答当代社会阶级阶层问题,在此过程中马克思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生命力”也能得到恢复和重现,马克思阶级理论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当前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制定比较合理的社会政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人数众多的中间阶层的存在,特别是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尤为引人注目。当代中间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怎样?它的政治态度如何?它的发展趋势怎样?它是否是一个单独的阶级?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研究西方国家中间阶层问题是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弄清楚当代中间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内部构成和政活态度,才能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分清敌、我友,制定正确的阶级路线和无产阶级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二十多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从“二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多阶层,这一演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党应在多阶层分化局面中从执政的合法性视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社会整合功能视角、实现党内民主从而代表各阶层利益视角等方面综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由原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变成了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新的社会阶层迅速出现,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正产生着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阶层地位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地位特征”的“位置”资源,阶层地位变迁是结构与行动互动下“位置”资源的“分配-获取”过程。国家、市场、社会是阶层地位变迁的结构主体,分别从权力、竞争、关系的维度对“位置”资源分配发挥配置之力。个体是行动主体,受“经济人”和“社会人”驱动在“位置”资源获取中展开行动。所嵌入经济社会的制度性安排会对结构与行动产生影响,“分配”与“获取”呈现不同张力。受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当代中国阶层地位变迁呈现不同的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还存在阶层吗? 人以群分。在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已不复存在以后,在摒弃了我们所深恶痛绝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后,中国还有没有阶级、阶层?按社会学理论,人还是可以分为?多群、许多层的。对阶层有了清晰的认识,改革才有战略基础,改革无非是各阶层间利益的大变动,大调整。只有明确了不同阶层的得益情况,才能掌握不同阶层的对改革的态度,才能在调整不同阶层关系时,运筹帷幄。关于“阶层”,“红头文件”上虽没提过,可是,理论家们还是有不少论述的。再说,“红头文件”上曾提到“利益集团”。其实,“利益集团”就是“阶层”。利益不同,阶层才得以形成。使用“阶层”一词比“利益集团”更醒目、更规范化。二、中国存在哪些阶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韦伯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一支,吉登斯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阶级关系结构化包括阶级意识、阶级冲突、阶级剥削三个要素。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及各阶层自身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 ,变化比较大的社会阶层是 ,公有制企业工人阶层、非公有制企业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这些阶层的现实状况和基本利益要求 ,并据此改善和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我们党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在任何一个存在阶层的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作为一个社会事实而存在。阶层之间的冲突既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功能,亦有增强阶层内部凝聚力、调适阶层间利益关系、促进社会整合等正功能。当前,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出社会影响是阶层结构的显著变化,阶层冲突也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阶层冲突的新趋势进行描述。同时,对当前中国阶层冲突的结构性根源进行探讨,认为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复合影响,是当前阶层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沿着群众路线的视角,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立场,提出破解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处于转型中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发现,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差异非常明显.其中,阶层辈出率最高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其子女的受高等教育机会水平,是阶层辈出率最低的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子女的40.12倍.这表明,现阶段我国社会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情况,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严重不公平状况必须得到尽快改善,否则只会加重转型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与社会不平等程度,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业与社会变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格局转变为多元格局,而日趋多样化和不断分化的职业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国社会结构趋向多样化的社会变迁。本文通过一些统计数据,从中国改革以来职业变化综述出发,分析了我国职业变化的趋势及特点,评述了职业变迁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关系,并就此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形成了诸多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与冲突日益明显。这种差距与冲突的根源不仅在于经济利益,更深刻地反映在精神文化层面,即各社会阶层呈现出生活方式、价值理念、阶层心理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各阶层形成相融互通的阶层文化是实现和谐辽宁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层分化日趋明显。公正是社会基本结构的首要美德,它是一个具有历史生成性和传统继承性特征的概念。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公正实质源于当代中国的存在状态、历史境遇,是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辩证统一,是当代民主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生态平衡"。当前,确立与当代中国存在状态相一致的社会公正原则,以程序公正为基础,以实质公正相平衡,培养社会公民的正义感,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之路是当代中国克服不公正现象、重塑社会公正秩序、形成合理社会阶层结构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对媒介控制和使用权利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的阶层及其对媒介的控制和使用情况可划分为三类 :拥有媒介的控制权 ,引领媒介发展潮流 ,决定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势阶层 ;拥有媒介的使用条件与使用能力 ,具有主动的媒介接近意识 ,善于利用媒介满足自己需要的中间阶层 ;缺乏使用媒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的弱势阶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随之出现了变革,目前我国社会成员分为七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产业者阶层、资源流转者阶层、学术阶层、闲逸者阶层、新社会阶层以及弱势群体阶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代中国,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引起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显著变动,阶级阶层分化和群体化、社会流动加快、各阶级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不断加深的趋势日益凸显。这种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既表现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本面,又对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党在执政基础问题上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协调阶级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的社会基础;创新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促进阶级阶层的有序流动;构建有利于党的执政基础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间阶层的兴起与壮大。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合肥市的中间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特殊成因,并提出巩固和扩大中间阶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