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规定以秦国文字作为全国的通行文字,这一政策的推行决定了此后汉字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奠定了秦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秦文字的研究一直是文字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的秦文字研究在文字考释,文字编的撰集,文字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撼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通假,是古代汉语中文字使用方面特有的现象,越是往上古,这种现象就越多.通假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汉字的书写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汉字中,就是汉字的表音倾向和表意倾向的矛盾.早期的汉字,不少是象形字、指事字、合意字,它们的字体本身只表意而不表音,后来形声字大量出现了,它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两汉时期形声字己占汉字的绝大多数,表意倾向和表音倾向的矛盾在汉字这样的体系中己得到尽可  相似文献   

3.
论汉字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当代德国文字学家J.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 ,可阐释汉字在中华文明的各个发展阶段所担负的文化功能。在文字的起源阶段 ,汉字和其他古老的文字画一样 ,具有较强的巫术通灵功能。到了殷周时期 ,其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功能明显增强。汉代以后 ,由上古的文字记录综合而成的五部经典著作 ,开始在大一统的时代成为中华民族政治认同的统一标志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图修正历史上对魏晋南北朝汉字的片面性、主观性消极评价,认为魏晋南北朝是汉字形体转变的重要阶段,隶书嬗变、楷书形成、行书伴随发展,构成其基本面貌,在汉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并利用出土文献用字,归纳出该时期汉字的特征及规律:理性造字与非理性造字兼存,以保持理据为主流;渐变与定型共现,渐变过程复杂;趋简与增繁并行,以趋简为主;字体改变,文字结构遵从平衡原则;趋奇求异的心理支配和汉字线条艺术的审美倾向对文字的影响;以义会意造字方法占主导地位,假借衰落,楷书含隶韵,众体相杂等时代表征;文字符号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和冲击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异化倾向,重视符号价值、追求炫耀性消费、支持超前消费等等。学生消费异化现象滋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是由消费主义思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特征决定的,又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还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关注大学生消费异化倾向,主动应对消费异化带来的挑战,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以消解消费异化倾向,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高校德育应该作为的也是可以作为的。  相似文献   

6.
《说文》是一部说解汉字构意的系统专著。它根据汉字形义统一的原则,以丰富的文献词义为基础,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理性地分析文字形体结构,归纳构件部首,在较为周密的系联中解释汉字构形理据。许慎构建的文字构意与文献语义、文字构形、文化信息等多维度联系,符合汉字构字的客观规律。《说文》在阐释构意中体现的系统思想具有方法论意义,是传统语言学的精要。  相似文献   

7.
汉字的初步统一,远在夏商之际便已实现。汉字的进一步统一,在古文字阶段,主要是周代和秦代;在今文字阶段,主要是汉代、唐代和当代。本文对各个时代为汉字的统一所作出的努力,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加以归纳,从而证明了汉字的统一是一个渐进过程,是历代中央政府和使用、研究汉字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来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的性质是一个关于文字分类方面的命题。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始,一些学者接受西方语言学家有关文字类型划分的理论,结合汉字符号体系的特征,提出了汉字性质的学说。当时把汉字体系的属性定名为“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其后,表意文字的提法一直比较流行。在国家通行的教科书以及语文工具书里,一般都保持较为统一的认识,如《辞海》于“文字”条目下云: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力量     
刘汉俊 《中华魂》2013,(22):32-35
文明足迹 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这个说法不准确,取名“汉字”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汉朝对中国文字的贡献。在秦朝统一义字的基础上,汉朝对文字的整理、规范、检索、革新达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隶、楷、行、草或发轫于斯或勃兴于斯。  相似文献   

10.
居延汉简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处于汉字从篆书向隶书的过渡阶段.其中的字体成分相当复杂,能够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现象.我们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状况,研究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汉字构形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了断代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汉字传入以前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的传入,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其在使用和假借汉字的过程中逐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包括平假名、片假名,还包括表现日本文化特色的国字。严格的说,中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两个使用汉字的国家。本文主要考察了汉字在日本最初的用法,论述了假名的产生过程以及日本国字的释义,对与中国汉字相关的几种日本文字做简要、基本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文字改革包括文字制度的改革和文字内部的整理、简化两个方面的内容。汉字的改革也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整理和简化汉字我国语言学界的认识比较统一,而且在整理和简化汉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于是否从制度上改革汉字则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从制度上改革,废除汉字,实行拼音文字;另一种意见只赞成进行文字的调整和改进包括简化汉字和整理汉字,推广普通话,以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的辅助工具,但反对拼音文字。我赞成后一种意见。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改革汉字制度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专家联名拯救汉字教学》(以下简称《拯救》)和《“汉字难学”否专家有新说》(以下简称《新说》)这两篇文章错误百出,破绽百出,完全不符合语言文字科学。汉字难学还是易学应该是不同文字体系之间的对比;汉字记录语言的途径、方法注定了汉字是繁难的文字体系;二文严重混淆“文字”、“语言”、“文化”、“民族魂”等一系列概念,违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宣扬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心理。为推动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语文现代化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对这两篇文章所宣扬的错误认识予以严肃的批评。  相似文献   

14.
俄语字母文字与汉语文字的差异和俄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一致性。俄语字母文字是对事物的抽象反映,其语法也不倾向于直观地描写客观世界,而是在描写事物的同时通过曲折变化、主从句的结构等语法手段把对事物及事物间关系的分析表现出来。而汉字起源的象形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语语法直观和意合的特点。俄汉文字与各自所服务的语言的语法一起分别促成了俄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与世界各国的文字相比 ,它除了具备很高的科学性以外 ,还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 ,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汉字的特点使其具备了多方面的审美因子 ,无论从声音上 ,还是在内涵上 ,或是在文字的形体方面 ,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汉字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字多职,因为文字的兼职过多不符合汉字区别律和表达律的要求。汉字分化的动因大致包括词义引申、命名造词以及文字借用等三种。词义引申是在现实的组合关系中实现的,在表达时,语言中的词需要和语句中的其他成分搭配才能发生意义变化。而命名造词则不需要借助于语句成分的搭配关系来实现,对于命名造词的研究需要放在聚合关系中来考察。文字借用可以使汉字与汉语表达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它与文字的区别律和表义性相冲突,因此会产生分化,以恢复汉字形义统一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日本民族原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汉字的传入,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之后,又经过一代代的艰辛努力,逐渐完成了对汉字的吸收、创新与发展,终于把具有一字一音表语词特点的汉字完全融合到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去,形成了一套和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字成了日本的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18.
汉字文化圈是世界上唯一涵盖象形文字、混合文字(语素文字+语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等文字发展不同形态的区域,可以直接观察拼音文字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对于探索汉字的发展与改革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汉字有三病:字数繁多、笔画繁杂、读音繁琐,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文字之一。由于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在字形上不具备语音的痕迹,具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的声符又表音不准,这已助长了汉字读音的分岐,加上共同语的标准音不普及,方言普通话并用,古今音变,文白异读等原因,使汉字的一字多音现象十分严重。据专家统计,汉字中有十分之一是多音字,由于几种读音并存,人们常常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误读现象屡见不鲜。建国以来,为统一汉字的读音,党和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普通话  相似文献   

20.
过去论及中国古文字,一般会想到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等.其实这仅是中国古文字之一部分,是汉字系统的古文字.中国文字以汉字为主体,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更引人注目的是汉字在几种古老文字中是惟一延续不断使用、传承至今的文字,目前仍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文字之一.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在文字创制、使用、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文字博物馆的建立无疑将会对汉字的科学展示、深入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