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而五代避讳又有其特点.避讳给人们阅读五代文献造成不便,但如能掌握其规律而加以利用,亦有助于解读文献典籍.通过考察五代避讳制度,总结其避讳方式和内容,并分析相关避讳材料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各种忌讳,避讳是其中最普遍和最重的一种.避讳起源于西周,但当时的规定还比较宽松,如不避偏名和嫌名,在诗文中不必避讳,特别是只对死者加以避讳等.从秦汉以后,避讳逐渐严格化,不仅生者也须讳名,二名要偏讳,要避嫌名,无论说话或写字都要避讳,盛行私讳,甚至为避讳而改姓等等.避讳的方法很多,至少有改字、空字、缺笔等七种.避讳虽然使史籍的记载造成了混乱,给史料的运用增加了困难,但是如果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却可以利用避讳来鉴别史书和史料的真伪.因此,研究避讳学对史学研究和古籍整理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文化中以计算机为媒介交际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简称CmC)用词向日常语言的渗透。笔者分类统计了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4月语言学期刊AmericanSpeech中“AMONGTHENEWWORDS”栏目累计 12 0页收录的 886个新词 ,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 :CmC用词在各种媒体新词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笔者还对 1999年 9月 2 0日“Newsweek”一期 19篇文章中CmC用词的使用进行统计 ,并例举了日常语言中现有的大量与互联网文化相关的词语 ,从中可看出CmC用词有向日常语言渗透的倾向。此外 ,作者预测了CmC用词融入日常语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造孽”和“遭孽”这两个词语,从语音、词义、词性和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证它们是两个音近而义不同的词语,以便人们使用时能正确地加以区分,从而准确地运用这两个词语。  相似文献   

5.
人们习惯于把“文化”与“文艺”并列,称为“文化艺术”,这个“文化”并非就是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但也不无关系。刘勰写的《文心雕龙》在不同的语境中,共使用了337个“文”字,而“学文化”、“文化艺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化”这些内涵和外延大相径庭的概念,始终使用着同一个“文化”词语,这说明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文化”、“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学者,都把文艺现象作为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加以考察;研究文艺的人,也要涉及文艺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有着自己独具的风格。单从用词方面看,就富有独创性,对形成他的语言风格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试以中学语文所收鲁迅作品为例,就其中“偶发性词语”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所谓“偶发性词语”,是指作家根据修辞表达的需要,对某个现成的词语加以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现代汉语中两个程度义词语“死”与“要死”,分析了它们在句法语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共性与差异,并指出“死”与“要死”分别代表了两类程度词语,它们句法语义上的共性与差异基本上也是这两类程度词语的共性与差异,文章还论证了语法化与主观化是“要死”类程度词语的双重固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避讳古今说     
“避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现象。“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便直接说出,而改他语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就叫做“避讳”。如行船的人避讳“翻”、“沉”等字眼,不辛失去亲人的忌讳直言一个“死”字。陆游《老学庵笔记》有一段记载:“田登作郡,自讳其名,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观游,吏遂书榜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是一段有关避讳的笑语故事。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出自这个笑话,它流传至今,已是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9.
汉语方言中表示“说话时的这一天”的时间词语可分为“今天”类、“今日”类两大类。“今天”类时间词语分布在北方方言区,“今日”类时间词语分布在南方方言区,这两类时间词语的分布规律体现了南北文化差异。从“今日”“今天”类时间词语的分布来看,汉语方言第一层级的划分应首先作南北划分。  相似文献   

10.
客观事物的属性、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动作行为是具体的,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们在使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组词造句时往往只取某一特征,这就是语境意义.在词语的使用过程中,词语最重要的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一以贯之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的“本义”.“打”的基本义项中都含有“击打、撞击”之义,这正是“打”的本义.“打”的构词功能很强,其复合词组合程度很高,可以说是一个“万能”动词,这也正是“打”被广泛使用的内在原因之一.探讨常用词的发展演变,将有助于发现和总结汉语词汇发展规律,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