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质量、规格的需求,体育院(系)从课程设置着手进行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体育函授本科既是高等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又别于全日制本科,要根据特点对课程重新设置,使之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李泽群教授.男.1954年生,湖南南县人.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88年体育健康专业函研班结业。现任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院长.兼任湖南省高教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南区体育理事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现状作了调查,认为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随着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使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真正承担起“双重”培训任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体育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体育教师主渠道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当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适应新课标的体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专业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应当从教法改革入手,积极探索更适合现代教育的排球教学方法。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方法观念的转变必须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增强体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出发点,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改进,从而使排球教学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体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适应现代化体育教学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提出了根据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制定好各门功课的教学大纲,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结合中学实际,开设中学教材教法课,组织好教育实习,改革考试办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  相似文献   

7.
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素质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的核心素质.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要从人才的创造性素质要求入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造性素质的途径是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及不同因素对其抑郁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的平均得分12.88±8.60,检出率34.83%;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不良生活事件、身体素质、疾病、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对抑郁的检出率影响差异显著.结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抑郁不专属任何特定群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运动对大学生抑郁倾向的改善具有积极地作用,但抑郁高得分值,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从单一的培养目标和粗放的课程设置结构到逐渐适应世界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潮流,初步形成自身特色,迅捷地完成了一个时期的任务,为新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需求的变化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制约着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内容及其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的强身健体,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武术运动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成为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因此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长期以来在运动技术教学中,普遍看重学生身体素质的优劣,而漠视其文化和心理素质基础。1993年我校试办体育卫生教育专业,这个专业是师范院校为适应现代社会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而新开设的专业。体卫专业与原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入学“体考”成绩,即身体素质较差,“文考”成绩相对较好。这些学生是否能像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那样学好各体育专业运动技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民族教育面临坚守文化特色与融入主流社会的两难选择 ,而现代教育多元化改革为实现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对接提供了新的契机 ,壮族优秀文化需要融入现代壮族教育体系中 ,才能焕发新生活力 ,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方面 ,都具备接受壮族传统文化的广阔路径 ,应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育体制等环节 ,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推动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对接合流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导致中国的伦理秩序在伦理关系、利益观、价值观、感性和理性的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则体现为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自我意识彰显,价值取向多元化,学习和求职感性化、功利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在德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德育途径等方面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的根本宗旨在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主体重建。这份宝贵遗产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当代知识经济社会,个人的需要、兴趣、价值、尊严、人的发展特性等更应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现代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主权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儿童,首先是独立的人,是独立的权利主体,是家庭、社会中的平等成员,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对儿童而言,父母、家庭、国家和社会承担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能使其成长为具有自决自治能力的负责任的公民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各方主体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应以优先保护儿童利益为原则,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不损害儿童权益为底线.家庭,是人类迄今为止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最普遍的成功经验.在近现代社会,父母权利的基础和依据就是他们是最适合照顾自己孩子之人;或者可以说,父母是一种“公益岗位”,赋予资格就是为了抚养教育子女成年.国家立法不仅确认父母、家庭承担抚养教育儿童的责任,而且监督父母履行义务.儿童享有获得政府保护、要求政府履行义务的权利.基于父母能力的局限性和家庭功能的弱化,国家应当更积极地承担起其“家长”责任,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扶助,必要时直接替代父母承担责任,而且尽可能提高儿童福利水平.为克服我国现行法律保障儿童权益之明显不足,我国立法应当细化监护人的选任和改定,完善监护制度;增设儿童抚养费给付垫付制;尽快制定儿童福利法,使所有儿童均享有适当抚养和教育,优先照护;建立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开放保护儿童利益的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由离婚而引起的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父母的重视。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要从心理调适、行为教育、社会教育、兴趣教育等方面,帮助孩子重新塑造自信、坚强性格,使孩子自信有爱行为规范、兴趣广泛、敢于面对挫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经历了革命性的剧变。在西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之际,其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此时,人们开始频繁使用“后现代”一词概括和评价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后现代有关的思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让-弗.利奥塔是西方后现代理论发轫之初最重要的理论奠基人之一,他重新思考西方的思想传统,对其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用“后现代”命名。他的后现代思想论述了后现代状况的多个方面,其观点在后现代思想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构建方向是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现代式社会资本有利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生活信息、社会信息等;有利于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求得和谐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农民工利益。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应以政府政策制度支持为前提,以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为基础,以组织化为核心,以自身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为动力,构建农民工现代式社会资本框架体系,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媒介文化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播媒介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内容,一直是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与手段。媒介不仅传播着文化,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文化。新文化与旧的文化产生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达到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使新旧文化得以创新式发展。本研究讨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媒介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态,分析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带来的文化影响,探讨现代教育必须面向现代社会、接轨现代科技,亟须把大众传媒知识及其文化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提出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为:在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核心并成为"社会服务站",形成国际统一市场.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必须按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国际贸易规则,实行信息公开.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条件下,大学必须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运行效益,促进学术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信息公开正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故而必须通过信息公开法治化及建立信息公开责任与监督机制等措施,保障信息公开的施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