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存在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实践缺乏、创业教育师资匮乏、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构建了基于创e+平台的三段式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解决以上问题。该模式突出了实践性,解决了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创业资源缺乏等问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一些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2.
集成电路专业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关键问题,培养具有芯片设计(EDA)、芯片材料和工艺、装备研制等创新与创业能力的人才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集成电路专业的设置及演化历程,分析了人才培养及专业定位,进而以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专业为例,面向国家对本领域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北邮科研特色,提出了“思·专·创”创新人才融合培养模式,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建设“三位一体”思政育人体系、“一核多元”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搭建“三载体”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是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探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有效路径:创新能力的塑造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根本性因素;创业意愿的提升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性因素;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保障性因素;创业环境的优化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基础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简称建环)专业23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建环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通过改革建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构建创新平台及组织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升级线上线下活动等,形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参考作用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童晶 《新天地》2011,(11):9-11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则是这一创新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培养这一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呢?这个问题不仅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而且也成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新工程教育改革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设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方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设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存在教学定式化、产学相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构建设计学专业新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包括彰显“全链式”培养特色,构建“跨学科—多体系”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制定“串编式”核心课程规划,实施“共享式”实践项目的组织模式以及建立相关教育教学保障机制等,以期为我国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政策、现状与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张从创新办学理念和质量观、创新专业设置、创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创造性人格培养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以达到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生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高校教育定位不明确、支持力度不够、媒体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广大研究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我能力;高校要明确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定位,促使创新与创业更加融合,支持引导研究生创新创业;社会各界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保障及监督评价机制,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初步建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和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改革的路径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改革的实施策略是: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广泛开展校、政、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充分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改革时代,社会实践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创造和创业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组织保障、活动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监测标准与评价体系、活动形式与成果消化、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社会实践应注意在加强组织领导、立足思想教育、创新内容形式、转换载体品味、对接市场需求、实施专业指导、总结评价标准、建立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创新,才能适应和谐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面点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必须以大量面点人才作为支撑.高校食品类专业是面点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基地,目前,高校面点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双创"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不够,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案不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需要从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加强面点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构建地方农业高校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地方农业高校自身竞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文章重点从建立多元化与科学化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搭建校内创新创业研究平台、建设校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强化创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物流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难点。本文基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控制论的控制、调节、反馈等功能,探索建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四个维度论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内容与具体方法,旨在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思路,促进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面向物流行业发展需求、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专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安徽农业大学衣料专业为例,创建了学分制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模式,构建了由课程实验、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思政实践和素质拓展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分制下农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文章重点从建立多元化与科学化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搭建校内创新创业研究平台、建设校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强化创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环境较为积极、宽松。其中,高校创业园区不仅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专业辅导与咨询,还从政策、场地、管理、资金等多维度提供软硬件支持,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文章在对上海高校创业园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现状及问题,最终从评估机制建设、属地资源挖掘、生态体系搭建、线上线下宣传四个维度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财经类高校的创业方向应该面向现代服务业,构建一个由创业文化、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组成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组建三级创业师资队伍,以创业过程设计创业课程,以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为执行路径。应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把财经专业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最终提高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现代教育形势的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应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相对应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的能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近百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近年来创业教育的进展情况却并不乐观,存在着观念、体制、师资、教育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应该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成立专业教育组织机构,并系统设计创业教育的实施体系,推动创业教育目标的稳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