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志刚 《中华魂》2010,(10):13-16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这是中美双方交战9个月后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此后.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中进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在直接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的同时,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朝鲜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2.
杨佩瑾 《老友》2013,(7):24-25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字生效。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喜讯传来,我们最先获知消息的电台人员,纷纷奔出防空掩体,在树阴遮蔽的山腰上眺望板门店方向,跳跃欢呼:"停战了,我们胜利了!"那时,我们志愿军63军正扼守在三八线南侧开城前线,据险保卫板门店谈判会场。白天,望得见山下会场上空  相似文献   

3.
朝鲜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正式开始,到1953年的7月27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划上了句号。但谈判期间趣闻轶事迭出,使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孟红 《山西老年》2010,(6):17-17
1951年6月底,周恩来点"将",指定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和乔冠华参加朝鲜停战谈判。随后,他们乘坐当年慈禧太后的专用"御辇"(火车包厢),到达安东(今丹东市)后,随即乘吉普车过鸭绿江。7月5日上午到达  相似文献   

5.
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是监督朝鲜停战的重要机构之一.关于该机构的职能和地位,《朝鲜停战协定》有关条款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界定.但该机构从酝酿成立及之后的职能实施却历经波折.该机构的成立主要源于中国的朝鲜停战监督构想,即让中立国监督朝鲜停战,这与美国所主张的让联合国监督朝鲜停战的根本理念相冲突.因而,在停战谈判过程中,美国就竭力限制该机构的职能地位.该机构成立之后,美国又竭力破坏其在停战监督中的职能实施,使其难以在韩国立足.最终,美国单方面迫使该机构撤往非军事区,使其无法正常行使停战监督职能,成为形同虚设的机构.  相似文献   

6.
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致使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7.
仁敏 《山西老年》2013,(5):20-20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时间),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签字仪式是在板门店会场区新建的签字大厅中举行的。那天,签字大厅布置得庄严朴素。大厅正中,向北并排排列着两张长方形的会议桌,它们中间是一张置放朝鲜停战协定文本的方桌。会议桌上铺着绿色的绒布,靠西的会议桌上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靠东的桌上有联合国的旗帜,在大厅西部是朝中方面的席次,东部是联合国军方面的席次。大厅北面凸字形突出部分,设有双方新闻记者的席位。  相似文献   

8.
张毅 《老友》2005,(11)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50余年过去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那次朝鲜战场阵地前举行的联欢会。1953年7月27日22时,"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定"正式生效。果真停战啦!飞机声、炸弹声、枪声、炮声都听不到了。停战后,志愿军各级指挥机关,分别组织了慰问小组,分  相似文献   

9.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朝鲜停战谈判,一方面继续沿用杜鲁门政府的所谓"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国内诸因素的制约下急于停战.由于苏联新领导人改变了原有的对美强硬政策,中国方面不得不在朝鲜谈判中做出某些让步.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亦表示出一定的谈判诚意,在有关战俘协议的细节问题上对中朝方面做出了一些让步.虽然在谈判接近尾声时美方一度发出核威胁的信息,企图逼迫中朝方面尽早同意缔结停战协议,但是这种核威胁根本未发挥任何作用,谈判依自身逻辑而结束.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军事干涉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即从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决定将军事千预的目标确定为使朝鲜半岛恢复到6月25日以前的状态,后在军事胜利的影响下于9月底决定用武力统一朝鲜,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发起三次战役后,美国政府内部经过反复讨论、权衡,终于下决心推行"战争局部化"的政策,并最终决定与中朝军队进行停战谈判.通过分析,揭示了从中国参战到1951年6月美国提出举行停战谈判这一时期的美国战争决策过程和影响美国决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周耿宁 《中华魂》2013,(16):10-13
新闻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正式参战。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1年7月10日,美国政府同意在开城举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 《中华魂》2014,(24):41-43
翻开中国新闻史,人们不能忽略一个名字——钱嗣杰,原新华社摄影部高级记者,一位曾当过毛主席专职摄影师的老人。从1946年参军拿起相机的那刻起,他的名字就与新中国的风云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解放军下江南》《朝鲜停战谈判签字》《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毛主席畅游长江》《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等照片均可作为一个时代的或一个历史事件的浓缩。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初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称,美国的核威胁迫使中国对朝鲜停战谈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即美国的核威胁吓退了中国.这种说法是神话还是历史?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以及当时中国和朝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和中朝两国就作出了加快朝鲜停战谈判和尽早结束战争的决定,这与美国的核威胁无关.此外,对于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的可行性,当时美国政府的内部存在着许多争议,并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为商讨国家大计,曾举行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和停战谈判,其中停战谈判长达一年的时间,由于停战谈判的破裂而致全面内战。本文拟对停战谈判作一初步探讨,就教于史学界。一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一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要求投降。当时,在中国境内除苏联军队外有日本军队一百二十八万余人,分布在华南、华北等地;伪军有近百万人,东北三十余万,长  相似文献   

15.
朝鲜战争由于它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近10年来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朝鲜战争原因、性质、结局、责任以及停战与谈判问题、朝鲜战争与相关国家关系问题、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问题、朝鲜战争对地区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以及朝鲜战争中的重要人物等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朝鲜战争是联合国成立后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战争,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组建联合国军入朝,参与了战争的全过程,并在民间救济、停战谈判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既是美国及其盟友操纵的结果,也是联合国与朝鲜问题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联合国的决策虽有瑕疵,但履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具有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承认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的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否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合理性与功绩。  相似文献   

17.
大使日记     
一九八零年6月15日。我接到外交部干部司的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任命我为驻奥地利共和国大使,并且要我开始准备在7月底或8月初到任。在5月初,外交部领导曾征求我的意见,到驻外使馆担任大使,我表示同意。我曾多年担任过驻联邦德国大使,德文还能用,而且听说现任驻奥地利大使将要离任,所以我建议到那里去工作。不久,党中央批准我担任这个职务,外交部立即向全国人大呈送了请求任命的报告。建国时我在新华社工作,1951年10月第一次出国到朝鲜的开城采访朝鲜停战谈判,后来到南亚、西非、拉美、西欧任常驻记者。1972年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后,我…  相似文献   

18.
“间岛”一词是朝鲜越江垦民创造的,原指我图们江以北光霁峪假江滩地。日俄战争后,日本欲推行“大陆政策”,征服东北,便决定利用朝鲜垦民的“问岛”说。日人先在舆论上极力扩大间岛范围,然后以间岛归属未定为借口,试图强占。中方在国势衰微的情况下,依据确凿证据,与日人进行了严正交涉。经近三年谈判,中日于1909年8月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了结此案。中国在交涉中丧失大量权益。  相似文献   

19.
本来志愿军计划的夏季反击战役因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字,到1953年6月15日24时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南朝鲜李承晚闹事了。 李承晚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人民军战俘2.7万余人。并公开表示将他们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这一行动破坏了停战谈判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丰富可靠的史料,认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出的苏联想把新中国排斥在联合国门外,中苏在朝鲜停战问题上意见相左,中国对斯大林的逝世感到庆幸等观点值得商榷,因为这些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