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蒙古贞胡尔沁说书艺术,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的历史阶段。蒙古贞地区也曾一度成为胡尔沁说书艺术的传播中心,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胡尔沁说书文化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蒙古贞胡尔沁说书艺术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保护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蒙古贞胡尔沁说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具有丰富的口头文化遗产,蒙古说书艺术“胡仁·鸟力格尔”(胡仁·乌力格尔是说书艺人用低音或中音四胡边拉边唱古今中外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但是,如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胡仁·乌力格尔”艺术。由于多种原因失去往日的辉煌,濒临消亡的境地。1.“胡仁·乌力格尔”艺术正不断失去赖以生存的听众;2.“胡仁·乌力格尔”的载体胡尔奇(说书艺人)日益减少;3.胡尔奇演唱“胡仁·乌力格尔”的地域范围越来越缩小;4.胡尔奇演唱的“胡仁·乌力格尔”之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蒙古当代口头创作著名代表人物、民间祝颂家Ч·济格米德诞辰90周年纪念。济格米德受到被称为歌手的母亲的影响,自幼便崇拜民间语言艺术,在马头琴和四胡的伴奏下学唱好来宝。虽然当时,艺术家还是被当作“乞讨者”一样的落后时代,他还是勇敢地选择了成为民间艺术的最好形式——说书艺人、祝颂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是蒙古族最为聚集的地区,在这里蒙古族四胡有着它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然而,蒙古族四胡文化在这个地区的发展和传承也并非一帆风顺。就当前而言,科尔沁蒙古族四胡文化的传承既面临着好的机遇又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所谓的机遇是它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和人文优势,所谓的困难和挑战是这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再成为主流,缺少传承人、传承模式滞后等都制约了其更好的发展。只有把握好其发展的良好机遇、克服传承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够让科尔沁蒙古族四胡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5.
扬州说书产生的土壤是城市。它极盛于清代乾隆朝鼎盛时期工商业繁荣的消费城市扬州,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市民文学的特色。又因三百多年来它向省内外大小城市和农村集镇发展,在它表现出的艺术趣味上,就不可避免地打上小生产者的思想烙印。扬州说书的传统书词在内容上精华多于糟粕;在表演艺术上经过数百年的锤炼,创造出由一系列典型形象所组成的画廊;故事结构之严密,环境气氛渲染之逼真,讽刺手法之高超,口技效果之绝妙,插科打诨之趣味醇厚:形成它独特的表演体系和几个著名的流派。本文拟对这一曲种的趣味性,从美感角度,试加评析。说书艺人自称“科趣书中宝”,又谓说书这支艺苑之花,倘少科趣,就成“枯枝牡丹”,可见科趣是说书艺术的命脉。所谓科趣,就是由幽默的语言、笑料、动作、表情、特技等产生的趣味,使听众获得轻松愉快的精神享受。好比相声,是笑的艺术,没  相似文献   

6.
说书又称“讲古”,是旧时城乡常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在“电影电视时代”之前,说书在农村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在这娱乐多元化的时代,说书艺人刘纯松,仍坚守着钟爱一生的说书艺术——  相似文献   

7.
蒙古四胡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群众基础、且独具草原气质和韵味的蒙古族传统代表性拉弦乐器,并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四胡的音色、演奏方法以及制作材料、构造以及制作工艺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通过对四胡的选材、构造特点和工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保留其传统手工技艺特色。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胡仁乌力格尔曲调分类被音乐角度的唱腔分类法所独居,这种分类法虽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曲调的流变性以及胡尔奇的即兴特点使得这种分类暴露出缺陷。而剧本文学的相对稳定性,使得题材分类法研究变得具有可行性。这种分类法清晰易懂、便于普及、逻辑严密、易于归纳。以题材为视角,通过百余首乌力格尔曲调脚本的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结构类、政治类、落难类、战事类、颂赞类、思念类、亲情类、神话类八种曲调。题材分类法是乌力格尔曲调的新分类法。这种分类法的研究意义在于缕清胡仁乌力格尔艺术本体的脉络,明晰其艺术结构,以便易于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9.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她起源于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苏州,流行于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苏州地区已经有说书活动。据吴县志记载:“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绝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发源于吴中。”潘心伊在《书坛话堕》一文中介绍,清朝乾隆皇帝到苏州时,曾把当地一位姓王的说书艺人召来,弹唱一段《游龙传》。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创立了评弹历史上第一个行会组织——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平弦以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艺术魅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在介绍青海平弦的演唱形式、曲目、曲调、语言等基础上 ,对其艺术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1.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文中作者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成功地描绘、赞美了民间艺人白小玉的说书艺术,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就其中主要的修辞方法,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涂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当涂县境内的民间歌曲,是当地老百姓自己的歌。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歌词纯朴自然,语言独特丰富,曲调清新婉转,节奏明快轻盈,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当涂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从歌词、方言、曲调三个方面去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三侠五义》等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适合平民口味的说书艺术特色是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情节曲折、变幻多端、离奇惊险、悬念迭出以及以诙谐为基调的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戏曲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宋代曲子词的影响。宋代以前,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为同处于萌芽状态的曲子词和戏曲所共有。到了宋代,曲子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歌唱艺术,曲子词的曲调在宋代杂剧和南戏的共时态横向交流中融入戏曲曲调,并对后来的戏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曲子词的缠达、唱赚和诸宫调三种表演形式是戏曲发展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15.
戏曲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宋代曲子词的影响.宋代以前,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为同处于萌芽状态的曲子词和戏曲所共有.到了宋代,曲子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歌唱艺术,曲子词的曲调在宋代杂剧和南戏的共时态横向交流中融入戏曲曲调,并对后来的戏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曲子词的缠达、唱赚和诸宫调三种表演形式是戏曲发展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16.
锁国时代的德川幕府规定在长崎入港的中国、荷兰商船必须向长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长崎奉行报告海外局势,这种报告书统称为"风说书"。"风说书"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兰之风说书"、"唐之风说书",介绍欧洲、东印度及东亚事务。另有"别段风说书"专门对幕府所关心的重大事件进行整理并收集报道。这些"风说书"经"风说役"翻译、整理后呈递幕府,既是锁国体制下幕府了解海外的主要情报来源和其制定外交政策的"内参",也对维新前的日本民众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开始逐渐形成.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歌剧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语言、结构方式、曲调等等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歌剧.  相似文献   

18.
《赶牲灵》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文学作品,它对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恰到好处地运用、陕北方言巧妙地改造与运用、陕北地理状况和风俗人情地描述以及对众多陕北民间人物人生历程地描写,彰显出了地域性与文化性、悲剧性、民间性与真实性,三个显著独特的艺术特色。而其对政治、武打和战争的淡化既避免了落入俗套,也表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这也正是《赶牲灵》最独特的地方。《赶牲灵》独特的艺术特色让人感受到了小说别样的艺术特色与韵味,也读出了生命的痕迹,人生的无奈。  相似文献   

19.
南杂剧是在以前的南北戏曲文化的土壤里孕育成长的,因此南杂剧在曲调体系、曲调运用、演出体制、剧本形式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以前南北戏曲文化的传统;但同时南杂剧在许多方面又有所发展与创新,这些发展与创新使南杂剧成为继南戏-传奇和元杂剧之后又一新的戏曲体制.  相似文献   

20.
谢友鄞小说的语言是作家呈现奔向自由的形式美感、欢快健美的艺术品格的重要布设,它不仅表现在富于地域特色的方言与民间熟语的综合运用,对于叠音词、拟声词、动词多种词性的细致置放,还表现在营造一种多个语言系统交相辉映的艺术氛围,并通过长短句的更迭交替形成一种具有说书韵味的边地腔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