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逐渐扩大.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信息化技术的冲击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为了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老师对网络进行实证研究,对各种信息技术进行分析.了解时下流行信息技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及对学生的影响,创新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尽量避免消极影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文章将以时下流行的信息技术为出发点,对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进行研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重庆文理学院运用ISO9001:2008教育质量模型管理平台为例,该平台采用持续改进为重要手段,凭借在学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科研工作、校务管理、后勤保障、党建工作六大序列活动实施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证明运用ISO9001:2008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中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和互联网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多种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信息化教学手段并非简单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完成教学过程,而是借助其搭建的多元化学习平台来实现有效教学,增强学生乃至老师的学习能力。所以,掌握和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本文结合将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在中职英语教学教学实践,对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延伸中职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全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发展战略中,把教育信息化摆上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近年来,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初见成效,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西部绝大多数学校基本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没有完成,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当前,迫切需要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用超常规的方法和力度建设数量充足、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加大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加快与教育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医药类高校“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以5G时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分析了通用专业普适型、医学专业结合型、校院协同联动型三大类智慧学习平台类型,并基于智慧学习平台研究了可积累的校本资源类型。最后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基于平台的校本资源积累的困难及对策。文章将“医教协同”“信息技术”“智慧学习”“校本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效果日益显现,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教育中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南京鼓楼医院依托数字化辅助教学平台,对临床实习进行课程化、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实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构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在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也对师范院校面向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提出新要求--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内容方面,要更多地向信息技术倾斜;在教育目标上,要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利用网络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探讨式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程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无缝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信息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质量工程项目重要元素之一的精品课程,如何充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促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革,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当下的热点话题。文章结合学校实际,将精品课程建设与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精品课程的同时,促进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和推广,两者互为作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构建新的学校管理体系。现行学校管理目标、管理方式、评价方法、管理结果等方面与新课改理念有诸多矛盾。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改变旧的管理模式,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营造,对师生评价等方面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的重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的学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满足最终顾客的需求为源头,通过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化企业运作管理流程及其环节,构建资源在转换过程中的状态特征数据(即特征值)的网络模型,将企业目前以MRPII、ERP等支持的面向事物处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利用数字工具进行创造性、增值性、可视化的动态管理模式。该模式对我国企业提高资源转换效率,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快速实现管理信息化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学校教育肯定会抓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点,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其中应用文写作就可以把丰富的新闻媒体资源应用于其微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技术下新闻媒体资源在应用文写作微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学生成绩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机管理模式转变为基于Internet的管理模式。文章阐述了基于Internet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及常用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强化初中学校管理,促进初中教育内涵发展,要注重人的因素。要以可持续领导力为立足点组建高效率的领导团队,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生本管理模式为出发点,培育主动发展的学生集体,努力形成学校、教师和学生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初中学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学生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体系方面的创新构想。提出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教育、引导和服务学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改革为实现大学生发展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和谐的统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在信息环境下,我们应开发出高效丰富的数字化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等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根本性变革;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并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知识创新能力;注重课外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构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职技高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培养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出发,注重数字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使受教育者能够胜任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学校或企事业的信息技术服务、远程教育实施、企业培训、数字化教育软件开发等职业岗位,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效、节约型地党建和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是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强和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高校基层党建和学生工作内容,结合我校机电学院具体情况,运用信息化技术自主开发研制了基层党建和学生工作管理平台。文中对平台研发的必要性、技术体系架构以及主要功能模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事例对比表明,该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在双校区运行状态下基层党建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在高校基层党建和学生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促使其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信息社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本文将讨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集团资金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和谐学生社区,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与各方协作,把学生日常工作从集中管理转变为学生自我管理;把以物态为中心的社区管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型管理;把社区安全保卫工作从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将单一和枯燥的社区场景营造成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逐步形成新的且有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和管理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