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它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本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阐述目前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对创造性的研究是它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论述了智力的概念和其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中关于积极情绪的拓展—构建理论和其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和主要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组织系统。相关研究成果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近出现的一种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扬弃,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时代精神和需要。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自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对积极心理的过度追求和对消极心理的一味忽视,使得积极心理学走向了"积极"的极端。针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需要澄清和反思两个问题,即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否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翻。积极心理学应该辩证地对待"积极-消极"观,同时寻求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突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重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化差异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方向的新兴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学科发展,丰富教育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困境,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个体的积极性层面。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在组织中管理者应积极开发员工自身的"本能"积极性。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和生活风格等理论进行阐述,结合积极心理学对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近期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4.0分别对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近15年来积极心理学核心论文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国内外相关研究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探究积极心理学领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国外在发文数量和研究力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科研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国内外研究热点相似,但国外研究侧重于影响机制、实践应用等纵向深入的研究,国内侧重于理论介绍和理念应用等横向分散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未来应增强研究力量,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加强学术创新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它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发展背景,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负有重要使命。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进一步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对象、职责、方法、内容,增强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培养心理委员积极的人格品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构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模式。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所有人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从共同养育的积极模式、积极的文化编码、积极心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思潮,深刻影响了当代心理治疗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由此而兴起的积极心理治疗方法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实践领域,在理论上坚持积极的人性观,重视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因素,采用科学的更是艺术的积极治疗方式。技术观上则呈现出不同的方法论取向,发展出博采众长的积极心理治疗技术。但积极心理治疗观中也存在着未来向何处去,方法论的分裂以及是否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关于与当前心理治疗理论、两种方法论以及东西方治疗模式整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1):126-127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既重视学生的共性培养,又重视其个性发展;提倡学生自我预防的新预防观,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青少年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模糊和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共同目的都是关注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发掘生命潜能,从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人生价值;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热爱生活的氛围三个层面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的新途径,鼓励学生成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明确生命价值,活出生命色彩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三个方面。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袭了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应采取观念的变革、方法的提升、关系的重建、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进行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弹性是由逆境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建设性力量,它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作为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的良好指标,心理弹性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心理学领域的关注。当个体面临逆境等危险性因素时,来自个人特质、家庭环境、社会支持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会交互影响而构成心理弹性的动力系统,促使个体的心理弹性得以发展,以保护个体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