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本质特征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有赖于创新教育。要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环境以及德育等诸要素。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教育思想上 ,实现质量观由“知识中心论”向“素质中心论”的转变 ,实现人才观由“专才论”向“通才论”的转变 ,实现价值观由“文凭生存论”向“教育发展论”的转变至关重要。而在教育环境创新上 ,应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办学思路上产学研一体化 ,办学制度上教学管理的弹性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阐明了知识经济、知识生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后,着重论述了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所应进行的变革。即:由专业教育向专业与通识教育融合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创新精神培养转变;由“教学─科研”中心向“教学─科研─产业”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是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创新教育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为达到创新教育目标,应该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创新性环境等四个方面来具体研究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当前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和内容更新提出了一些看法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外辅导 3个方面论述了压缩学时、减少课程学习总量、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时间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旨在说明 :推进教学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以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深入改革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切实加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观”,认真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创新教育对于培养21世纪的新型 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培养创新人才成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应然要求。基于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运用三螺旋理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理论、主体、模式、制度的创新,从“政产学融合”的角度提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并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承担制度创新链角色;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链供应;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挥知识创新链功效;政产学“三链”联动耦合,共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教学模式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把研究性教学理念渗透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学者”向“传授知识与研究创新结合型学者”转变,成为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工程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媒介,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实现由培养单一型的专业人才向复合型的工程人才,由多层次人才培养向以本科生培养为主,由“学”、“术”分离向“学”、“术”紧密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的国家创新体系思想厚实凝重。包含对思维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前提基础作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保障服务作用、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知识创新和人才教育创新的后续支持作用的全面而又深入的论述。江泽民的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直接启动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知识创新工程”的“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有机整体。在价值维度上,教育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科技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保障、人才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现实维度上,教育、科技、人才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平衡性问题仍然突出。在实践维度上,解决好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不平衡性问题,应从“六个坚持”中汲取营养,为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培养、科技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不仅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从现代化-科学技术-教育这三者不可分割的联系中,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在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教育先行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思想。教育就是发展,是许多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反映了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趋势。教育就是发展,要求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必须解决国民经济内部比例失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和主要途径。当前教育管理方式存在的政府整体统筹不力、教育拨款制度不合理、学校人事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破解教育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消除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具体对策如下:要加强宏观调控,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理顺政校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化的洞见、理想和信念,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是国家基本政策制定实施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优先发展国策性理念包含教育大政方针制定、规划制定、公共财政投入、人才储备四个优先性的确立。教育人本国策性理念视人为教育的中心,关注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统一、促进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发展。教育公平国策性理念注重受教育者平等教育权的维护、得到公正对待及学教育质量的平等。教育优质国策性理念关注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双重提升。素质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终身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建构基于现有教育体系又超越现有教育体系的大体系。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具有不同的教育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通常被视为是英国历史上的“改革时代”。教育也是众多发生变革的领域之一。在教育领域的变革中,宗教因素,特别是教派之间的斗争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宗教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非国教派与国教派在教育领域相互竞争,国教派的垄断特权不断被打破,教育的宗教色彩逐步弱化,初、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政府教育改革逐渐深入,从而为英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高等师范教育为适应自我生存和发展,也经历着多次转型的尝试。近年来,许多地方性综合大学也开始涉足于师范教育,相继建立起了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纵观这些年来地方性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实践,一些问题已经日益突显出来,如师范教育在这类大学边缘化、教师专业性弱化、师范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不协调等。面对这些问题,该类师范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既事关这类地方性综合大学师范教育近期的生存与发展大计,又事关我国师范教育的百年转型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大学教育自身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如何构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符合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的教育平台,充分体现大学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的矛盾,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在教育的现代转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但由于文化有其特殊的公共性,因而也是解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问题的一条重要理路。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架构下,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市场化改革是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竞相采纳的主要教育改革措施之一,此举对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自身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教育市场化可能带来的诸如公平与效率、制约与发展等一系列教育和社会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亦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断。针对市场化中出现的“自由择校政策”、“私立教育机构发展”、“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教育自身属性”等问题,不少学者对此作出了批判性论述。  相似文献   

19.
“法案11”(Bill 11),又称“教育法规修订法案”,是加拿大BC省政府2015年颁布的重要教育政策文件。该法案的出台顺应了BC省课程改革和学生成就提升的教育发展诉求,是BC省教师教育转向政府治理的具体反映,是该省教师教育管理一体化、合作化、优质化和对话化的重要起点,其引领的教师教育后续改革涉及了教育问责框架、教师教育运作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等重要领域,对BC省的教师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教育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为出发点 ,形成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 ,正确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三个面向”的战略取向 ,提出了“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高等学校要兼顾教育和科研等重要思想 ,贯穿于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而且对我国教育事业在新世纪的改革和发展仍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