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律意味着秩序,宗教意味着信仰。没有法律,人类便无法维系当下的社会;失去信仰,人类则无以面对未来的世界。在所有已知文化当中,都存在着法律价值与宗教价值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着宗教神性和法律理性的相互影响。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互动先后经历了由契合到冲突再到和谐的历史轨迹:远古时代,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往往是混同合一的,法律理性借助于宗教神性得以展开;到了中世纪末期,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不断冲突,法律理性从宗教神性中分离出来;然而两者的长期分野却使西方人陷入了空前的精神危机,迫使两者重新融合,并达到全新和谐,来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正义和推动法治进程。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辨证互动的历史轨迹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提供了借鉴: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建设,而且需要对整个政治文化、法律文化进行重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哲学都是人借以超越自身有限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宗教哲学依赖哲学的成果实现宗教信仰的合理化。古代希腊时期不存在宗教哲学,但是却提供了宗教哲学发展的模式。随着基督教的产生与确立,西方宗教哲学才应运而生。中世纪,理性是信仰的奴婢,哲学是宗教的工具。近代哲学虽然把理性从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却又使宗教认同于哲学。随着现代哲学对传统宗教信仰的批判和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宗教哲学也发生了理论模式的转换,即从对理性与非理性认识的依赖转换为对人的生活实践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柯恩的《源于犹太教的理性宗教》一书是现代犹太哲学的经典,该书通过对理性、宗教、犹太教等概念的梳理,表明犹太教不仅起到了作为理性宗教的源头的作用,而且可以与理性宗教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每一种特定的宗教,每一种特定的信仰,都同时是一种思维方式,都遵从一定的理性,即依据一定原则为人们提供一个可理解的世界图示和行为准则。宗教理性不同于科学理性或哲学(世俗)理性。所谓“信仰”与“理性”冲突,只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之间相互冲突和交汇所产生的现象.只有在宗教固有的文本中,遵循它的内在逻辑去解读宗教,才能把握它的真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宗教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在常人眼里,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是对立的。但其发展轨迹表明,近代科学的发展,既是建立在对宗教研究传统的反叛之上,也是在中世纪晚期宗教所营造的理性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许多学者都认为,儒家不是宗教。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孔子学说的特点,一方面极力避免宗教之迷信与独断;而另一方面务为理性之启发。梁先生认为,儒家除了信仰自己的理性,不再信仰其他。这与宗教的精神是相违背的。因此,中国的文化便缺乏宗教。罗竹风先生认为,儒家“对于鬼神与宗教,既不否定,也不宣扬”。①由于“以伦理观念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在我国长时期居于统治地位,因而群众的宗教观念相对淡薄”。②业露华先生在《略论汉民族宗教观的特点》一文中也提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德将他的理性批判事业推广到宗教领域,限制宗教于纯然理性界限之内.“道德上恶的人能否弃恶从善以及如何弃恶从善”成为批判的宗教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匍匐在信仰之下的理性依靠信念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只能在纯然理性界限内联系道德信仰由实践理性来解决的问题.康德通过批判实践理性,证明了道德情感是一种尊重理性自律而产生的对道德法则敬重的情感,又以“动力一关切—准则”三个连贯的概念分析道德的纯粹性,并依据“责任”概念批判基督教伦理原则——“爱的诫命”,最终基于人之有限性原则证成人只能在实践理性所限定的道德领域实现弃恶从善的心灵转变.康德所完成的批判考察,理性地解决了宗教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奠定了必要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文化要义》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要义》中,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相似文献   

9.
先秦是中国古代宗教发系.古代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较高等级的宗教形式,较之原始宗教,它增加了极其宝贵的伦理内容.五帝时期,随着国家的形成,原始宗教向古代宗教转化;夏商完备国家机器的建立,使古代宗教得到充分发展,臻于成熟;西周宗法制,为古代宗教伦理化提供了沃土;春秋时期,随着宗法制的解体,氏族政权衰落,诸子理性学说出现,中国思想走出古代宗教,进入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以美育代宗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审美可替代宗教承担其统治时代的启蒙—救赎的重任.在宗教衰落、资本主义兴起、社会逐渐分化的现代社会,分化使领域之间及其内部获得自律性的同时,也在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从而使公共道德体系垮塌.而与宗教共通于个人情感体验的审美,却因其无功利性和普遍有效性,在对抗因目的理性和宗教缺失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信仰空白中作用显著,“以美育代宗教”成为弥合现代工业社会危机,建立公共道德规范的合法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积极的一面。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具体表现为 ,宗教给人以依赖和寄托 ,使人类得到终极的安慰 ,满足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宗教的社会功能之一 ,就是利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人类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2.
《边城》中的湘西世界,不但是理想化了的人类的童年境界,而且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一曲本真、纯净、深邃的情感之歌。它对生命本质悲剧性的深刻揭示以及对现代人心灵的无限滋润都使其具有了深厚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汤因比认为历史主要是由高级宗教决定的。高级宗教在人类文明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统一帝国的迫害以及哲学的冲击逐渐偏离其中心 ,并在宗教制度偶像化中失去了民众的信仰。近代西方世界用技术取代了原有的宗教 ,同时也使人类由高尚的精神追求转向物质追求 ,从而产生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困境。而解决困境的关键是恢复高级宗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西美尔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野区分了宗教和宗教性:宗教指称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教义和机构,是后天建构的结果;宗教性则指称一种内在的生命特征,是先天的灵魂品性。宗教性是宗教的核心,宗教是宗教性外化的结果,也是建构世界图景和规整生命内容的另一种整体性方式。在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存在着深刻的宗教性,它使社会的各个片段凝聚在一起,构成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质和精神结构。宗教是社会关系的绝对形式,超验世界是社会关系形式不断凝聚和脱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禅宗活动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说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即它们都强调感性在人性中的地位 ,都张扬自主性 ,表现出反传统的倾向。一句话 ,审美解放是两者的共同目的。当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禅宗与马尔库塞新感性说之间的差异 :第一 ,两者对待情感的态度不同 ;第二 ,两者对待现实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第三 ,两者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 ;第四 ,两者对待语言的态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法律中都有关于容隐制的具体规定。容隐制乃是“缘人情而制”,日常生活中的容隐现象具有普遍性。容隐制的确立,既是对人类感情的尊重,又是对生活实情的顺应。而大义灭亲的行为由于违背“人情”,并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和谐宗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追求和谐既是宗教的内在诉求,也是与其世俗化普世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和谐宗教观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各宗教和睦相处,多元存在;宗教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一体。构建和谐宗教必须做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宗教,坚持宗教统一和宗教平等,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遵守法律,维护宗教和谐与社会和睦,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法治”的起点是“人世”。“人世”是“人的世界”的简称,其基本范畴包括“人、世界,物质、精神、法治”五个。人世五大范畴排序凝聚了人类社会的最高智慧,寄托了人类社会的长远理想。原始宗教以传说的方式将人排在世界之先,确保人世能够以人为第一价值取向。宗教异化以后的神权宗教,后来的理性主义都违背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目标,将人排在其他范畴之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二战以后,人文主义与法治共和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1世纪将是人文主义继续勃兴,物文主义和其他非人文主义哲学、宗教彻底终结的法治共和世纪。  相似文献   

19.
席勒的思想中,存在着对宗教的批判和赞扬的矛盾。席勒相信人的自由和美德及神的存在,世俗的宗教压抑人的自由,所以受到席勒的批判,而作为审美假象的游戏的宗教,对人性的和谐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受到席勒的赞美。在席勒看来,人性的和谐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完成,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需要借助于崇高。而代表人类神性的宗教,作为一种典型的崇高,实现了人类的自由、美德及神性的统一,对人类的精神起着提升作用,因而得到席勒的充分肯定。以人性的完善为准绳,席勒批判否定人性完善的世俗宗教,赞扬肯定人性完善的神性宗教,这就是他在宗教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权需要信仰——对人权教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的人权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权情感与信仰的培养与人权知识的积累不成比例。人权要真正实现它对人类的价值,必须首先被人类所信仰。人权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应当借助于人们的情感体验,重视仪式的作用,唤起人们敬仰人权的直觉,突出人权教育的情感激发和习惯养成。渗透式、养成式、参与式的人权教育是培养人权情感与人权信仰的有效方式。大学的人权法教育既需要注重人权知识的普及,又需要注重人权观念的形成,并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权问题紧密结合,而国家是人权教育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