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际传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相遇>一书中,人际传播是"我与你"相遇、相知与相交的过程.该书通过对关系理论、传播能力理论和对话理论等人际传播重要研究层面的理论探索,在东方经典与西方的理论比较研究中,引导人们自觉、客观地反思人际传播的全部意义,体现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自觉,表达了人们对于人际传播神性境界的一种文化追求和理想期盼.  相似文献   

2.
离别是一种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人际传播和精神交往方式,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而永恒的母题。江淹《别赋》展示的人际传播中离情别绪的7个图景,就是对这一题材的审美掌握和艺术表达,是其真实的人生经历与内心体验、特有的精神取向与生命意识的形象外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的需求会日益增多,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的大众化传播的需求。它会取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吗?网络的人际传播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文章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借以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人和社会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呈现出融合互动的趋势,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亲和力强等优势,人际传播可以弥补大众传播的劣势。大众传媒对人际传播的运用,不仅表现在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将人际传播的相关原则贯穿于大众传媒活动的始终,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手机作为人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手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所承载的人际传播意义内涵有了很大的拓展,越来越体现出互动性、个性化的特点,开创了人际交往的新方式。本文从手机语音传播、手机短信传播、手机微博传播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视阈中所呈现出的新特质以及对于个体自我形象建构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功能语法把状语叫做附加语。附加语分为环境附加语、情态附加语和连接附加语。情态附加语又分为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评论附加语属于人际附加语,表达人际意义。评论附加语的人际意义是由说话人表达的,属于说话人意义。因此,评论附加语具有明显的言者指向性。评论附加语所表达的人际意义有三种:介入义、认识义和评判义。介入义表达说话人表述命题信息的方式。认识义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确信性程度的判断义或命题信息可靠性程度的言据义。评判义是说话人对命题的整体或命题的主语的判断和评价。这些人际意义均取决于说话人对所述信息的主观态度,因而具有明显的言者主观性。  相似文献   

7.
对公共关系传播中实现信息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实现信息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人际传播、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共献"和"共享".要实现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信息社会化,就要采取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脱离了人际网络的卫生运动无法真正实现健康促进,人际间传播行为对卫生运动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影响。文章在收集国外关于人际健康传播与卫生运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时间跨度、国家分布、卫生运动主题分布三方面,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展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人际传播的理论渊源、传播行为分类、触发因素和对卫生运动后续影响四个方面归纳研究体系,并尝试构建人际传播对促进卫生运动的作用机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卫生运动情境下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成果丰富,但对人际传播的作用规律以及在我国卫生运动实践中的运用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9.
传播能力又叫人际能力,指与人及事物打交道的能力。控制、合作、适应,可视为人际传播能力的衡量标准。分析这三个主题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将有助于我们对传播能力概念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0.
职场人际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研究职场中人际生态关系,建立了人际生态位模型与人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模型,分析了人际生态位竞争排斥现象以及人际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揭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际生态位关系,为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实现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