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官方习惯用价值判断的直线式描述法,把农村改革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阶段”或“三步走”,尚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复杂、曲折、且多变的真实过程。本文带着“问题意识”和“从下往上看”的立体式多维视角,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高发期;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快速推进的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以1998-2021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CSSCI期刊研究文献为对象,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脉络及研究热点,建构了二十三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自1998年以来,国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可分为“1998-2004年”“2005-2013年”“2014-2021年”三个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主题比较聚焦,集中在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流转、乡村振兴、农村改革等方面;未来,在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将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的关怀和扶持下,民族地区旅游业历经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1978年的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2000年西部大开发三大事件把民族地区旅游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起步培育发展期、转轨规范发展期和全面提升发展期。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和优化,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模式逐步由“政府主导计划型”,转向“政府主导市场型”,再到“政府服务市场型”。管理建设的重点由“重旅游建设”,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再到“重管理”。旅游市场由单一的“入境旅游为主”,到“区内和区外两个市场并行”,再到“区内、区外和入境三个市场”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业饱受了“天灾人祸”的严重干扰,历史证明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地区旅游业才能保持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思想准备到实际操作,从农村起步到城市展开,从浅层次实践到深层次突破,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3年。这一时期,改革的重心主要在农村。城市只进行了一些单项改革的试验,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初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后,它标志着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轴心,以企业改革为突破口的全面展开时期,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中央制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各地都进行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面的工作。这表明改革已步入了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本书收集了 1 980年以来我在报刊上发表过的部分文章 ,也有少量是工作中的讲话。由于大部分内容与农村产权问题有关 ,故取名“农村产权问题研究”。回顾农村 5 0年走过来的“路” ,从产权角度看 ,从农民实际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角度看 ,从农民高兴不高兴的角度看 ,是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走了三种“路”。土地改革以后到合作化前为一个阶段 ,是一种“路” ;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为一个阶段 ,是一种“路” ;改革开放 2 0年为一个阶段 ,又是一种“路”。从土地改革以后合作化前这一阶段来看 ,这一阶段 ,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实现了从无产者…  相似文献   

6.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惊喜地发现,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这就是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内陆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即所谓“民工潮”现象的出现,这三个阶段被经济理论界分别称为第一、二、三浪潮。那么农村经济发展的下一步重头戏会是什么呢?我们从十六年改革的历史和实践,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理论探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经济与城市  相似文献   

7.
建党百年来,我国在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的政策设计上,经历了探索发展期、曲折发展期、蓬勃发展期、转型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五个发展阶段。总体来看,吸引政策主要从收费、就业和招生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发展过程呈现三个特点:收费方面,实行从免费教育制度到全面收费制度再到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制度设计;就业方面,实行从统分统配到自主择业再到统分统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制度设计;招生政策方面,招生方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面向新时代,国家提出师范专业生源质量改善行动,师范专业对生源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强、招生方式会更趋多样化,师范专业自身硬实力是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受、认识、评价以及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历史过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指从俄国“十月革命”到1927年“八七”会议这一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观.它的形成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即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初步接受期、从“五四运动”到党的“二大”的形成确立期、从党的“二大”到“八七会议”的转变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称1987年为“职称年”。经过近五年职称评定的冻结,到1986——1987年,不是以恢复“职称评定”的旧面目再度出现,而是以全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改革出台,在中国的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职称改革,这场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我国展开,从科学殿堂到大学校园,从中小学校到普通医院,知识界里所有这些单位的工作,在这一年里,一切围绕“职称改革”这个中心旋转,事必连“职称”,人们言必称“职称”,直到1988年的上半年,事业单位的职称改革工作才接近尾声。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回顾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学报经历了1978年-1987年的恢复和迅猛发展期、1988年-1998年的规范发展期和1999年-2009年的稳定发展期。回顾三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学报走过的路,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学报更应该关注: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精心打造特色栏目,以特色谋发展;重视网络出版;尝试开放办刊、联合办刊。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海洋开发政策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是新中国海洋开发政策的准备时期,这一时期海洋观念和海洋政策主要侧重于海防方面;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是国家海洋开发政策基本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了统筹海洋开发和整治、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等较为全面的政策体系;21世纪,是国家海洋开发政策迈向强国战略的科学发展新时期,这一时期围绕贯彻落实"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战略部署海洋开发政策,从而更加科学、健全。我国海洋开发政策的不断完善,既是国内建设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不断解放思想、转变传统海洋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未来其实是农村现实状况发展的一种可能。任何农村人的行为都对农村未来有影响。《荒地村》的农民面对收缴村提留等款项已经难以为继,于是违背合同法,强行实现再次土改。减缓的暂时压力,却换来更复杂的局面。农村的人们面临外来和内部的双重压力。借着压力,农民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品书写了一种可能,完全以农民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恐怕是农民解放征途上最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贫困超出“物质匮乏”的含义时,很多人都无法规避它。新时期“三农”小说对乡村社会的贫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贫困群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人穷志不穷”型;第二类是“人穷志也穷”型;第三类是“志穷人不穷”型。这三类形象反映了乡村社会部分农民在物质、精神、心灵、情感等方面贫与富的胶着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开发式扶贫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锐减。而作为主流扶贫模式的开发式扶贫在十年前也被视为消除贫困的“金钥匙”。但在2001年到2005年问,平均每年却只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2万,其中在2003年,绝对贫困人口还增加了80万。看来,开发式扶贫模式仍然难以解决2300多万绝对贫困者的贫困问题,现阶段政府和NGO应以维权式、补偿式、转移式扶贫作为重要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1958-1965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表明,这一时期以往被评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改革具有浓厚的"左"倾色彩,它并不是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造成了中国教育功能的紊乱,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文革"的教育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江苏省1994-2009年52个县(市)为样本,以F-H检验为理论框架,采用GLS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进程中的区域市场分割问题.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市场在县域层面分割性是由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的制约、地方行政壁垒的条块分割等因素造成的;随着农村区域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化,农村区域金融市场分割程度呈U型变化趋势,后期服务“三农”的强金融控制政策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开始进入"后税费"时代.农业税的取消在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给乡村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乡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应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后税费时代"三农"问题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普遍规律与国情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城市化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它是完整意义上的主动式、内生型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以及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同时也是"三农"非农化转移的根本出路、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工程。它面临机遇和挑战。历经家庭承包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四个阶段的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总体目标应与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必须澄清"问题论"限制论"和"均衡论"等认识误区,并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革城镇化体系和制定科学政策,包括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培育、用地制度的完善、投融资新体制的建立和区划的重新调整等。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是当代中国"城乡分策"的核心制度,它的现实影响是,使宪法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权利和社会福利方面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改革开放以来,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还停留在诱致性的社会变迁阶段,与提速在即的城市化不相适应。政府和社会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强制性的、全面的户籍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