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社会的快速兴起,影响到中国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促使政策议程设定模式朝着更为民主的方向转变.研究和分析"肝胆相照"论坛对政策议程设定的影响这一案例,可知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具有促进政策议程设定过程民主化的工具性价值,而且与协商民主的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体现了推动中国政策议程乃至整个决策过程趋向民主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公共政策议程是公共政策制定的起始阶段,然而公共政策议程在建立中被扭曲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本来应该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由于人为因素而被排斥在政策议程之外,结果使公共决策偏离了公共领域。本文从这一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着眼,指出了其危害性,初步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其治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政策科学的视野中,社会公共问题只有经过一定的渠道进入政策议程,才能成为决策者研究和分析的对象,才能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等一系列程序使问题得以解决或处理,即政策议程的形成过程是社会公共问题有望获得解决的过程。社会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是多渠道、多途径的。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有效途径之一,逐渐成为人民大众表达自己利益与意愿的有力工具,日益受到公众、专家学者及决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吴太胜 《南都学坛》2010,30(3):103-109
公民公共政策参与受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公民公共政策参与的渠道、领域、深度和方式不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浙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民公共政策参与逐步从个体参与转向组织化参与,从对个别环节的参与转向公共政策的全程参与,从对部分领域的政策参与转向对公共政策的广泛参与,从传统参与方式转向多元参与模式。为使公民公共政策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取得新进展,应开发更多的政策资源,提供更多的制度供给,培育公民更高的参与技能。政府应坚持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广泛吸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健全公民政策参与的法制体系,保障公民参与权的有序行使;发展社会组织,为公民政策参与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持;实施公民教育,提高公民公共政策参与的能力与素质;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和管理,健全现代传媒的民意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正打破传统公共政策流程的封闭边界,政策共同体与政策垄断的稳定结构在信息时代逐渐趋于解构。在信息流与政策流的对流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正扩展为全方位议程设置:政府部门议程、网络议程和媒体议程构成三元互动的政策议程体系。基于网络的信息流通过外压路径与探测路径驱动着网络议题向政策议题演变并促成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耦合,无数公民个体借助信息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将利益诉求嵌入于公共政策议程。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实现社会政策公平的重要保证,对于民主理论与价值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公共决策系统的弊端和决策者的官僚主义习气以及公众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社会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因此,本文努力探索有效的参与途径,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消除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公共政策创新的崭新的思维理念,以人为本是公共政策创新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共政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通过加强公民的政策参与,增强政府的回应,拓展政策输入渠道构建起的互动政策创新模式,是落实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公共政策创新的崭新的思维理念,以人为本是公共政策创新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共政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通过加强公民的政策参与,增强政府的回应,拓展政策输入渠道构建起的互动政策创新模式,是落实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服务行政理念的发展,政府应重视公民对公共政策周期的全过程参与。基于政策过程模型,从议程建立到政策制定、执行、调整,再到政策终结,公民应参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使政府和公民间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政府与公民实时沟通渠道不畅通、官员公开信息不及时、公民参与能力不足等主要障碍。为此,应从完善双方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公民参与能力等方面着手,促进公民的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10.
金登的多源流模式理论对“社会问题缘何走向政策议程”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描述政策制定动态本质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多源流模式理论倡导的三条独立的溪流——问题溪流、政策溪流、政治溪流相互结合冲开政策之窗,最终走向政策议程的理论模式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启示。在我国政策议程的设置日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应通过拓宽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增加社会突发事件信息的透明度,丰富政策制定主体等方式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政策问题就是经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有关决策部门,成为决策者研究和分析人员分析对象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社会问题被认定为政策问题,并被纳入到决策机构的议事日程或行动计划的过程,就是政策议程。政策议程实质上是社会公众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促使决策者制定政策予以满足的过程,也是决策者综合与平衡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并通过政策制定予以确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决策的进程中,政策议程的建立是实现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关键的一环,然而在社会转型期间,公共需求与政府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冲突,当前政府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以及政策输出的能力又十分有限,因此总有一些社会问题能够顺利进入政策议程,而另一些则不能。通过分析我国政策议程建立的传统路径选择,探讨了当前网络传媒与政策议程的互动关系,并就网络传媒对于政策议程建立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隐蔽议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隐蔽议程问题,有助于实现公共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通过对当代西方有关隐蔽议程的理论研究、社会实践的阐述和剖析,肯定了隐蔽议程问题的真实性,并指出其危害。同时认为,把这一学术范畴引入中国,对于反思和改进中国的公共决策体制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了一种非常方便和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为进一步扩大政治民主、实现普遍民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和公众的触网率的提高,它的作用也因而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每一个环节,使公共政策制定更趋于理性。互联网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快速的舆论聚集和放大效应等特点,使小范围的社会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能够促使政策问题尽快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确认、加速政策议程的建立、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和及时调整和改变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是通过五条路径以及三个机制即舆论倍增机制、互动机制和整合机制而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人们通常比较关注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但对为什么有些问题成为政策问题而不是其他,以及为什么有些问题和意见被排斥在决策议程之外则知之甚少。公共政策"前决策过程"概念及其特性的分析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并试图在协商民主的视域中为公共政策前决策过程改进提供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实现全面公平和正义的前提条件及重要的文化基础,面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教育腐败问题,以教师礼品控制为例,从主体角度入题,将对教师礼品控制的分析以及公共政策设立的必备要素作为切入点,论证了教师礼品控制问题可以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和治理,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  相似文献   

17.
秋瑾被害后,各种不同背景的报纸竞相报道,形成了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议程设置。连续不断的报道使得该议程由媒介议程逐步转化为公众议程,由"秋瑾案"演化为"绍兴冤狱",并在新政、立宪的语境下,进而演化为政策议程,亦即在舆论的压力下,涉案人员或罢职,或自杀,或他杀,或蹭蹬终身。该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朝野的震动反映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与作用。但是在社会失范的状态下,媒体的舆论监督虽然有效,但力量还有限。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规划过程是政府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决策过程,但由于受公众自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参与渠道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公众参与交通规划专业政策的程度较低.事先没有介入公众参与的规划决策,事后往往会引起不可预测的社会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公众参与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交通规划决策制定过程特点的公众参与理论,结合国内案例分析交通规划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内在困境,并尝试性探讨提高公众参与交通规划过程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