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责”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对“当责”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当责”的影响因素分为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当责行为影响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领导效果和公司治理.以此为基础,构建“当责”理论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研究框架,并认为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当责”影响效果的作用机理,乃是“当责”理论在未来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了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基于此进一步发展的库利和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理论认为个人在“初级群体”的社会交往中形成自我。这是人际传播理论研究的源头,对于人际传播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们关于人际传播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误读理论是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涵盖了不确定性、互文性、反形而上学等重要解构思想。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文学接受的角度,认为误读是读者对具有“召唤结构”的文本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作不同“填充”,区别于作者原意,也区别于杜撰;二是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误读理论在此作为比较文学方法论而受到重视;三是对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对单个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著的系统研究,还需要加强对解构主义误读理论内在体系的研究,增进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辱虐式领导行为将导致领导与下属关系恶化,因此需要对辱虐式领导进行有效管理,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通过从群体层面来探讨复杂企业环境条件下的辱虐式领导、团队绩效与团队效能感的作用机制,认为:①辱虐式领导与团队绩效显著负相关,辱虐式领导能够预测团队绩效水平;②团队效能感在辱虐式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辱虐式领导将降低下属团队效能感,进而降低团队绩效水平;③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辱虐式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调节作用;④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辱虐式领导与团队效能感之间存在调节作用;⑤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团队效能感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以质性研究中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了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相关资料,围绕个人特质、环境因素与核心认知变量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退役军人生涯发展进程和困境,通过学习经验与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职业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安置能力。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视角下,学习经验是核心认知变量中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的主要来源,退役军人就业安置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人特质和环境因素两个层面,通过学习经验而影响核心认知变量。个人特质层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退役军人职场经验不足、岗位难以满足需求、自信心受挫;环境层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安置人口基数大、管理机构有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基于此,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可以通过“四维职业活动,提升自我效能感”“制定培训计划,强化学习经验”“鼓励自主探索,建立目标期待”三方面,实现“个人—行为—环境”双向促进和发展的生态循环安置路径,从而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但在新发展阶段,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大量滋生,渗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环境、主体、方式、过程以及结果等层面,致使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不确定性”的诸多挑战。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既是以往现代化历程的直接后果,也将作为新的社会现实成为当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变量。但当前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仍以“确定性”思维为主导,不仅传统的现代化理论知识难以解释不断变动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在实践层面上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现象。对此,亟须以“不确定性”挑战为当代观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变革和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7.
裴毅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98-100
以和谐校园文化的独特视角,从管理层面、信息资源架构、宣传、教育以及馆员因素等方面,对高校 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了当前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一系列不和谐因素现象的根源,突破了以往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仅限于人际冲突管理的局限。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资源建设体系、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增强组织文化建设、革新宣传教育方式等一些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组织环境的动态化,领导者们在组织顶端运筹帷幄的管理行为难以得到更多的认可,领导风格迫切需要调整与改变。由此,谦卑型领导作为一种新的“自下而上”的领导方式被提出,逐渐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查询整理谦卑型领导的相关文献,首先对谦卑型领导的内涵、维度及测量进行系统梳理,其次与其他“自下而上”的领导理论,如服务型领导、真诚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进行对比,分析相似领导理论的异同之处,进而从组织、团队、员工三个层面分析谦卑型领导研究现状,最后对谦卑型领导的研究进行结论述评及展望,以期能为谦卑型领导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美学研究的走向深入,在现代条件下重新思考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并进而建立一门从中国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出发的“艺术美学”遂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和梳理,从几个基本概念的厘定入手,提出“艺术美学”应当包含四个层面,即:艺术美的文化哲学研究、艺术实践之美学思考、审美文化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理论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管理学界的困境和出路:本土化领导研究思考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国管理学界的“尴尬”处境,以个人视角建立了一个认识中国管理学术进程的轮廓。进而,通过引入中国本土化领导理论研究的整体视角,初步讨论了其对研究方法论的挑战,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管理学界发动并推进一场深刻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文本意义一路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理论高峰",结束了追求"纯粹性"和"绝对性"的封闭型的理论形态,产生了各种追求跨越学科边界的"宏大理论".在这一"理论高峰"之后,出现了多元化的理论形态.考察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对历史和社会语境的关注.由此可以发现,不断剧烈变化着的语境导致了源源不断以反叛和挑战姿态出现的激进理论思潮.这种思潮不仅终结了封闭型的理论形态,而且也造成了理论跨越学科边界的境况和各种理论形态并存的现状.理论形态多元并存的"马赛克"景观,成了"理论高峰"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总体面貌.  相似文献   

13.
浅谈"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信息科学的重要地位,介绍了信息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在论述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教学特点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理论的基础。关联理论比会话含意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在分析两种理论基本差异的基础上,从交际模式、语境概念、语用推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理论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尼采的"透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对待传统哲学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标志哲学革命方面的共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概念隐喻理论和类包涵理论分别探讨了隐喻的概念性和范畴化的问题,理论阐述中两个理论的提出者却不能相容.本文分析了它们的分歧和相互指责,认为两个理论所涉及的隐喻概念性和范畴化是隐喻内在统一的两个不同方面,在隐喻研究中应当重视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尼采的"透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对待传统哲学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标志哲学革命方面的共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社会性问题的高级心理品质.智慧的探索贯穿了人类的文明史,构成了人类自我反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这种探索和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学、宗教等领域.20世纪后期,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对成功老龄化、智力、创造性等问题的研究,智慧问题逐渐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当今,心理学领域关于智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智慧平衡理论”和“柏林智慧理论”为代表的外显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研究;二是智慧的内隐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研究.外显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建立的智慧学说,内隐理论则侧重于探究普通人的智慧观.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智慧,将智力、智慧与创造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9.
欧洲和中国的白话文学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有着白话与文言共存的时期,但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白话(或俗语)都最终战胜了文言,成为主流。在此基础之上,各自关于白话的文论也不断发展,并产生了相互的交流。文章从比较文学的视角,探讨了欧洲与中国白话文学和文论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与"雌雄同体"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的蓬勃发展为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女性主义翻译观使得翻译界发现了传统的缺陷,但是女性翻译家过度地强调女性身份,过于强调女性对于语言的"操纵"和译者的"干预",使得翻译中出现了"度"的偏离.于是,女性主义翻译家提出了"雌雄同体"意识,以此来消除翻译中的性别歧视,达到原作和译作的和谐统一."雌雄同体"意识引发了翻译中有关"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