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跳跃扩散模型的中国股市和期市风险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6—2007年我国股市大盘股和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高频价格数据,建立了基于跳跃扩散的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事件风险模型,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我国大盘股和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的沪深300指数既存在同时的跳跃溢出效应,也存在我国大盘股领先沪深300指数5分钟的跳跃溢出效应,表明我国股市和期市存在极强的风险关联性,进一步为我国股市和期市跨市场监管的机制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价量分析都是从低频数据来分析股票市场上波动率、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基于高频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并结合高频数据的波动率估计方法对高频数据中所呈现出的价量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股票价格跳跃过程所带来的跳跃方差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指数及个股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波动率、跳跃与成交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关系,个股的波动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显著并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而指数的波动率与成交量之间呈现出一种负向关系,并且关系比较微弱;个股的成交量的改变会导致股票价格的跳跃方差的减小,而指数的成交量的改变则使得指数的跳跃方差增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融资融券共经历6次扩容,以渐进的方式影响着股市的波动性。分析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推出后标的股扩容与沪深300指数波动性的关系,选取2012—2019年沪深300指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GARCH模型拟合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引入4个虚拟变量反映标的股扩容前后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引入的4个政策虚拟变量系数均为负。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标的股扩容后降低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起到了平抑股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基金指数与综合指数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与脉冲响应检验、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影响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股市与基金市场之间存在着同涨同跌的长期均衡关系;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对基金市场产生影响,而基金市场的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表现出非对称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较基金市场更为强烈,而基金市场受到较大波动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相关性,笔者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上证综指和美国股票市场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很弱,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中美股市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大.2006年以后,中美股市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有协整性.由因果检验得知,美国股市波动导致我国股市变动,而我国股市波动对美国股市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股票市场中投资者间的耦合关联性以及各主体对股市传闻等各类信息认知和处置的差异性,综合考虑投资者对传闻扩散的遗忘性和记忆性行为特征,构建了基于加权投资者关系网络下的股市谣言扩散SIHR演化模型.通过数理解析和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股市传闻扩散演化状态的稳定性和传播阈值,受股市网络结构、传染力指数和连接强度指数影响;基于加权投资者网络SIHR演化模型的股市传闻扩散阈值必然存在;相比于连接强度指数,传染力指数通过调节个体间相互接触的概率对股市传闻扩散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通过对交易量与股指收益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上海股票市场交易具有明显的“追涨不杀跌”性质。这一交易行为特征与我国股市特殊的交易制度和“政策市”的特点有着密切联系。本文结合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特点,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上海股市中具有显著的ARC效应,且存在Black指出的“杠杆效应”。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发现我国股市在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性之间的联系上存在有悖常理的现象,可能需要建立更复杂的理论模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选择央视看盘BSI指数、封闭式基金折溢价律及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比中国股票市场处于牛市与熊市时投资者情绪与上证综指收益率相互影响的不同,并比较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牛市小于熊市;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中国股市大于美国股市。  相似文献   

9.
建立增广的GARCH-M模型,选用2002年6月3日至2012年6月29日间的上证综合指数的交易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的ARCH效应与股票成交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股票成交量对减弱股价的ARCH效应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与投资关系的各种不同观点。运用随机性协整理论和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股票市场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与流动性两者在短期内均不会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股票市场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起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并不显著;而中国股票市场的高流动性反映出股市的高投机性,对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起显著的反向抑制作用。在分析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要加快股市的扩容速度并构建良好的股权结构,同时加大对普通投资者的培训与教育,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降低股市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日内信息结构,本文从交易和非交易时段出发,研究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日内交易和非交易信息之间的信息传递路径、传递方向及其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除现货下午交易信息外,上午交易和下午交易之间不具有必然的预测关系,而价差修正项却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现货隔夜信息对期货上午交易与现货午休信息对期货下午交易均具有预测能力;期货隔夜信息对现货上午交易也具有预测能力,而期货午休信息对现货下午交易的预测作用并不存在;且与午休信息相比,隔夜信息对日间交易的影响更大。期货提前交易对股票现货日内交易与期货延迟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隔夜的收益及其波动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相对而言,延迟交易对股票隔夜的影响力要大于提前交易对股票日内交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指数期货与其标的指数现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可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来实证检定我国首只金融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的隔夜效应、日内效应、周内效应及月内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日内及周内效应均显著存在于沪深300指数,该指数每日日内收益率的分布呈现"W"字的型态,且一周中周一的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沪深300指数不存在隔夜及月内效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已有流动性深度日内模式的研究数据受异常事件污染的局限,基于马尔科夫调制泊松过程,构建了交易量分离模型,该模型可分离交易量中的异常交易量.进一步以交易量为流动性深度的代理指标,研究了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深度日内模式.研究发现:异常交易量确实对我国股市的深度日内模式有影响;由于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不同规模股票的深度日内模式不同,对信息敏感的中、小市值股票具有W型模式,而对信息相对不敏感的大市值股票呈U型模式;由于不同市场走势下,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我国股市深度日内模式受市场走势的影响,牛市时,深度日内模式呈U型,而熊市时,深度日内模式呈W型.  相似文献   

14.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交易量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上交所200只股票在2003年1月4日到2006年5月31日期间的高频分笔交易数据为样本,分别考察了交易价差、公司规模和信息发布事件对我国股市量价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值大、价差小的股票,在大交易量的日子回报呈现持续性,而市值低、价差大的股票,在大交易量的日子回报呈现翻转性,这一结论与美国市场结论相反。  相似文献   

15.
在EKOP模型测度PIN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时变交易到达率模型,滚动计算日内知情交易概率,并将PIN测度与事件研究相结合,对比了不同规模公司股票在事件日前后PIN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信息泄露情况,尤其是小规模公司股票在公告日前一天知情交易明显增加;前一笔知情交易对当前非知情交易有削弱作用,但对当前知情交易有加强作用,可以进一步解释交易的集簇现象:日内PIN对信息的刻画更加准确,但也发现在公共事件发生后第二天PIN仍会增加,这表明市场上存在信息的学习者,需要对引起PIN增加的原因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上证50指数成份股半年的高频分笔数据,实证研究了上海股市的价格聚集现象。结果显示,上海股市存在显著的价格聚集现象,且开盘阶段价格聚集程度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的日内效应。同时对价格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股价大小、股价波动性和每笔交易额对价格聚集有显著的正影响,而股票的流通市值和每天交易笔数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对限价指令薄的价格聚集现象进行研究,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既可以实现投机或对冲的目的,又能低成本地改变风险敞口,在资本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探讨现行交割制度的合理性和指导投资者行为的角度出发,股指期货交割日当天是否会对现货指数的交易量、波动率和价格等造成影响,值得关注。指数层面,沪深300指数在交割日当天11∶05-11∶10的交易量达到非交割日的135倍,波动率约为非交割日的15倍;个股层面,大市值成分股和小市值成分股在交割日当天11∶05-11∶10的交易量和波动率分别比非交割日高17%和10%以上,同时价格反转现象显著。其中,市值最大的股票波动贡献率最大。综合来看,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较明显的交割日效应,且此效应对大市值成分股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交易行为会对股票流动性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1 386只股票内部人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虽然跟随内部人进行交易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内部人交易行为并没有显著降低股票的流动性。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很不相同,根据分析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外部中小投资者热衷于跟风炒做的行为造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C/S的股票预测系统,在每个开盘日中为炒股用户提供一组炒股操作信息,炒股用户依据这组信息买卖股票,从而获得期望的收益。同时,设计了简洁的系统架构和实用的工作流程,制定了系统测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