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进步作家郑振铎同志,又名郭源新,笔名西谛.他的老家在福建长乐县,浙江温州却是他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他的祖父曾在浙江做过小官,父亲在温州当过职员.温州实际上是郑振铎的故乡.一八九八年,郑振铎诞生于永嘉县(即今温州市)乘凉桥一间名唤“炮丁”的旧屋  相似文献   

2.
郑振铎在目录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振铎(1898—1958),常用笔名为西谛,著名的作家、学者,也是我国现代屈指可数的大藏书家之一。郑振铎在目录学领域做过不少的书目编制和版本鉴别工作,有着杰出的成就和贡献,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一郑振铎在目录学上比较突出的成就是他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活动而编制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1898—1958),常用笔名为西谛,著名的作家、学者,也是我国现代屈指可数的大藏书家之一。郑振铎在目录学领域做过不少的书目编制和版本鉴别工作,有着杰出的成就和贡献,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西谛(1898——1958),是我国著名学者、闻名中外的藏书家郑振铎先生。他以毕生精力辛勤收藏中外文图书共达一万七千二百二十四部,九万四千四百四十一册,其中主要的、数量最多的是古籍文献的线装书。这在我国现代私人藏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郑振铎先生不仅有大量珍贵的藏书,在目录学领域也做过不少的书目编制及版本鉴别工作,在这些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正雁山云影,瓯海潮淙。人杰地灵的温州,近一百多年来,紧紧跟随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步伐前行,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等各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不乏从温州走向世界的大家。如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词学宗师夏承焘,金石学家戴家祥,戏剧史学家王季思、董每戡,学者郑振铎,作家琦君,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等。值得一提的是,近一个世纪来,温州出了一个数学家群体,  相似文献   

6.
外媒看温州     
正文化基因造就创业之乡5月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意味着,温州成为浙江第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温州人文蔚起,被誉为"东南邹鲁",世称"温多士,为东南最"。温州历史上曾涌现出了王十朋、刘基、黄公望、郑振铎、朱自清、苏步青、谷超豪等著名人物。改革开放以来,温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面包蛋糕业第一品牌—BreadTalk (面包新语)将于2007年12月进入温州。温州首家面包新语形象店坐落于丹璐广场,是BreadTalk集团进入温州的第一家精致门店,店面陈设的独到设计并不是BreadTalk  相似文献   

8.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  相似文献   

9.
论郑振铎早期的文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从新社会小组到文学研究会时期,郑振铎是个相当活跃的文学人物,特别在文学研究会的酝酿发起与发展壮大上,他称得上是个挂帅人物.他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他的独具特色的创作实践,对新文学产生过积极影响.叶圣陶说,了解郑振铎的生平“对帮助人们了解‘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大有好处”,此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0.
《石湖》是已故的老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同志写于1957年的一篇游记,它刊载在1958年1月4日《人民日报》上.这篇游记是作者记述自己在三年之间,两度游览石湖的情景和观感.石湖,在江苏省苏州市的西南,是毗连太湖的一个支湖,界于吴县与吴江县之间.相传是越王勾践灭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文学家、翻译家、编辑学家郑振铎,作为一代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郑振铎在编辑实践方面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技巧,对当代编辑实践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没有不提到郑振铎的,但着墨大多在谈他与文学研究会的关系,鲜有涉及他的小说创作的,即使偶有绍介,也只寥寥数字(如唐弢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有些更干脆只字不表,甚至专治现代小说史的(如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也竟然未置一辞。当然,郑振铎终不以小说家显也确是事实,他的主要成就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史方面。同时,学术界对郑振铎早年文艺思想也有论述。然而,这一切都正如日本学者尾崎文昭指出的:“在中国,研究郑振铎差不多是陈福康  相似文献   

13.
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在温州发现了梵剧《沙恭达罗》写本,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也诞生于温州,两者竟“是如此的相肖合”,足以证明“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完全是由印度输入的”。其实,《张协状元》虽与《沙恭达罗》具有某些相似性,但二者的不同点更多:一为单线发展,一为双线交织;一为代言体,一为不完全代言体;一为诗体,一为曲体;一为分幕结构,一为人物上下场结构;一凸显人物,一凸显行当。《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的某些相似性,并不能证明《张协状元》模仿了《沙恭达罗》,《张协状元》的体例主要源于宋代话本和诸宫调。  相似文献   

14.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温州市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短短几年,已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已为人们所公认。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地发展道路,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郑振铎研究出现一个新面貌,研究资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卓有成效,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新生力量在不断成长。研究的视角更为开阔,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研究不断走向纵深。对郑振铎地位的评价更加的实事求是,可以说,近十年的郑振铎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间的论争实肇端于翻译问题.早在两大文学社团成立前,郭沫若与郑振铎在翻译问题上就已构成对垒.<创造季刊>创刊前,茅盾、郑振铎对郭沫若的译介活动的批评力度和强度远高于郭沫若的反批评.茅盾和郑振铎等宣扬的翻译经济论和系统论,对郭沫若等人的译介活动构成了压抑.话语权问题、翻译情趣的分歧及译者个性气质等差异,使茅盾和郭沫若引领的两大文学社团在翻译问题上逐渐走上了对峙,进而扩展至其他问题.拥有<创造季刊>等话语阵地后,郭沫若等创造社同人在翻译论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为现代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与男装气势磅礴相比,温州女装显得浅吟低唱,然而温州女装沉寂多年的背后,正酝酿着一股惊人的爆发力。2007年7月12日—14日,在国内服装业中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上,15家温州女装企业联手"出征",一场由内而外的自我更新革命正从多家女装企业内部展开。  相似文献   

18.
籀园是为纪念孙诒让(号籀庼,1848—1908年)而建的。后来她又成为了我市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籀园图书馆),她曾是温州学术的摇篮,滋养了无数温州学人,是他们梦里的故园。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12月,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牵头,《VIFF STYLE——女装设计》设计总监黄艳在温州瓯昌饭店演讲2010秋冬女装流行趋势。此次讲座吸引了温州各大服装品牌的设计师,由《VIFF STYLE——女装设计》设计总监黄艳围绕2010秋  相似文献   

20.
当农村联户工业在温州乃至全国兴起不久,国务院1983(63)号文件就肯定了这一经济形式。又过了三年,农村联户工业已成为温州模式的一大支柱。而位于温州市东南的瑞安县塘下镇,联户工业更得到了此较充分的发展。1986年4月,在我们来到这个江南小镇前一个多月,万里、郝建秀同志亲临塘下镇视察,他们对达里联户工业发展的情况表示关注,并指示要继续发展下去。我们认为,要了解温州模式中联户工业是怎样存在和发展,有哪些特点和问题,塘下镇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塘下镇联户工业的存在形式所谓联户工业,是指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许多人突破了单家独户的经营范围,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