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截至201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8门省级精品课程。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数量少,分布不均、学生认知程度低、示范性作用发挥不好、重申报轻建设、课程建设理论研讨严重不足等。要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加强监管、完善年检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和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和辐射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精品课程建设及实现途径的探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和探索了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围绕“五个一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准确把握精品课程精髓(基本特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重点抓好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等要素。  相似文献   

3.
简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建设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原则与目标及精品课程的设置。指出精品课程应从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激励与保障机制、精品课程的实施,以及健全评估机制、资源共享等多方面搞好精品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并对下一步学校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的标准和建设的一些重要内容、内涵做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语翻译类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翻译类示范性课程。文章依据教育部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两方面对翻译类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调查表明,翻译类精品课程网站存在更新不及时、资源共享度不高等问题,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课程内容中教学录像的建设,加强媒体素材的建设,完善实验实践的建设,重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等建议,以期对翻译类精品课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构建和谐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授课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实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各方面关系的繁杂的系统工程。和谐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正确处理精品课程建设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可以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升精品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大学英语国家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连通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方面来分析。结果发现: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学科特色不显著、共享性问题突出、模块建设不容乐观、日常管理和内容更新落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设想,希望本研究能为未来建设更多大学英语国家精品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学习者视野中精品课程学习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学习网站教学应用普遍较低,文章以广州大学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心理学》精品课程学习网站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学习者的视野,发现精品课程学习网站建设在网站定位、资源建设、学习互动、学习导航以及网站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精品课程学习网站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试验性尝试.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实施显示,精品课程建设在我国一些高校并没有收到理想实效.究其原因,乃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手段存在偏误,精品课程评价机制与评价标准欠科学性,精品课程内涵品质的界定含混不清以及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急功近利所造成,从而使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偏离了其实施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加强人才培养的奠基性工作,本文论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注意问题及其与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之间关系,进而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对美国高校的考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美国高校的人文类课程资源考察发现,跨学科教育覆盖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主要表现为单一课程模式和项目课程体系模式;其跨学科性主要反映在课程内容的多学科设计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建设上;把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个学术领域的课程资源统一起来,形成了以项目核心课程为主导、其他课程交叉环绕的跨学科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符合人文学科的多元发展视角和学科共通性,在文科综合和文理交融方面都有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高校普遍重视女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通过女性教育特色课程传播了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促进了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彰显女校办学特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女性教育特色课程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提升.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成效还需进一步提高。要从框架、内容和结构等多个方面研究女性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女性教育特色课程的研究;把女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之中;实行差别化策略,对女性教育特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女性教育特色课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临床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培养对象的就业实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培养对象的护理服务能力,我们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改革和探索,包括: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改革,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合理规划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以学生的发展为师资队伍建构的主线;以教师主体的发展为统筹规划的核心之一;协调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教学、制度与文化以及内在发展动力四个因素,形成队伍建设的合力。同时,在价值取向、建设内涵、成长模式、发展动力方面显现出新的发展特点。由此,以人才培养标准明确教师发展的方向;激发与满足教师内在发展需求,实现主动发展;以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引导教师队伍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孕育文化,为队伍建设提供保障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收入显著增加,旅游休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提升人们的旅游休闲生活品质,提高旅游休闲服务水平,培养一大批具有旅游休闲知识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这与高校旅游教育关系重大。旅游与休闲课程在高校开设以来虽一直受到了社会行业人士和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极其重要,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具体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和科学的教学体系;缺少必要的课程与相关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研究和规划;缺乏保质保量的艺术教育设施与环境条件;师资队伍量不足、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未来的改革出路在于:提高对艺术教育完整体系的科学设计;对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对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资源的合理组织与科学利用;对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而大规模网络教学模式和技术(MOOC)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CIPP评价模式有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等指标,这些指标有利于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适应区域化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面向未来,着眼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总体目标,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出发,对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进行了可行性 研究和全面规划。通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的综合改革实践,探索出一套工程制图课程的现代教学 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分析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指出建设专业课程群的必要性,并就专业课程群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引入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专业课程群划分方案,最后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实例,对专业课程群划分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为专业课程群建设中群的划分及群内课程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村庄规划现状及新农村建设要求,提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为产业发展创造多元化生长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传统空间结构的相对完整、遵循生态设计观。从空间结构的角度阐述了村庄规划设计的思路,从而为村庄建设提供空间组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