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权是一项以享用良好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权利,其权利主体主要为当代的自然人。不过,为防范当代人合谋滥用环境资源而造成代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应赋予后代人有限的主体资格。单位不是环境权的主体,尽管某些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确实需要以良好的环境作为外在条件,但单位本身并无享用良好环境的内在需求;再者,良好的环境条件也可以通过生产经营权、自然资源权等其他制度工具来保护和实现,没有必要画蛇添足赋予其环境权。国家不是环境权的主体,而是宪法上基本环境权的义务主体,但在国际法层面,国家不仅享有对本国环境资源的主权,还可以成为该国公民环境权的受托主体,通过国家主权和环境权信托两种方式来维护本国公民的环境权益。人类可以但没有必要成为环境权主体。自然体不能也没有必要赋予环境权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2.
环境权是一项以享用良好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权利,其权利主体主要为当代的自然人。不过,为防范当代人合谋滥用环境资源而造成代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应赋予后代人有限的主体资格。单位不是环境权的主体,尽管某些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确实需要以良好的环境作为外在条件,但单位本身并无享用良好环境的内在需求;再者,良好的环境条件也可以通过生产经营权、自然资源权等其他制度工具来保护和实现,没有必要画蛇添足赋予其环境权。国家不是环境权的主体,而是宪法上基本环境权的义务主体,但在国际法层面,国家不仅享有对本国环境资源的主权,还可以成为该国公民环境权的受托主体,通过国家主权和环境权信托两种方式来维护本国公民的环境权益。人类可以但没有必要成为环境权主体。自然体不能也没有必要赋予环境权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有自己的发展主体问题,发展观主体的界定决定着一种发展观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改变了传统发展观的思维模式,把发展的主体赋予了人。首先,人是科学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次,科学发展观尊重人的创造性,用人自身的发展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次,人还是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主体。最后,人在实践中的行为和决断决定着发展,人在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人也要为发展的走向和后果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4.
从逻辑上讲,并非不能将法律人格赋予动物。动物权利的保护,不应作为客体保护,而应作为主体来保护。主体的产生,乃是根源于社会利益和权利保护的需要。而主体在形成后也在不断扩张,诉讼实践就是主体扩张的重要动因之一。文章从主体、法律主体、民事主体、诉讼主体而及动物,以动物的生命权为核心,力图确立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通过对动物主体地位及动物权利的论证,对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予以解构。   相似文献   

5.
罗马法通过“人格”技术将法律主体资格赋予不同身份的人,反映了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法律地位;《法国民法典》以理性和自然权利为基础,将法律主体资格直接赋予所有的(法国)人;《德国民法典》以康德的伦理人格主义为基础,以伦理上的人所具有的尊严和价值为依据,规定所有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享有权利能力,并赋予法人以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资格.以权利能力表彰的人格制度并不意味着主体资格由国家立法赋予,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来自于自然人格先验的伦理基础,不能被随意处分.  相似文献   

6.
近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生态危机。摆脱这种危机,需要改变工业化时代人类的实践活动方式及其价值主体意识。这一价值主体意识过于强化人的权利和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宰地位,而忽略了人类应该担当的生态责任。正是这种生态责任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当前的生态困境。要解决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加强价值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建立落实价值主体生态责任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外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品责任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明确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范围,有利于维护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增强义务主体的社会责任感。我国的立法在这方面的规定比较混乱和欠缺,必须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决定论考察新媒体,新媒介技术的介入将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出现极大变化。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正是这种互动性所赋予的瓦解力量,人们终于能以自身主体身份参与互动,受众的主体身份逐渐明确起来。新媒介的互动特性不仅构建受众的自我主体性身份,更使受众的自我主体身份构建转向他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强拆事件中的公众与政府执法人员的暴力冲突,体现了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由于政治权力本身具有扩张性,而权力主体在运用权力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以及权利主体自身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的缺乏,使得权力主体隐性逐利而侵犯到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不断通过法治教育以强化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通过完善制度法规来规范权力主体的权力运用,以确保权利主体合法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环境恶化和挽救生态系统退化,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学术界对权利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并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个学派;非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把权利赋予人类自身,主张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这种对权利理论的扩展和深化改变了人们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狭隘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音乐剧《猫》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作品,深层原因在于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美感、现代性话语和主体自觉意识的觉醒。音乐剧《猫》以猫世界隐喻人世界,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深远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界坚持了正义主体一国之内或个人或社会的假设,而弗雷泽则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式微,正义主体的一国范围现实存疑,为此她提出所有人受制约原则作为正义主体身份获得的依据。该原则有着强烈的现实适应性与理性张力,对于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维护主权国家政治话语权和人民利益,提升国家形象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性研究,检验其信效度和结构性.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合理结构系数、权威系数都较高,肯德尔w系数为0.893,保证了研究较好的信效度;经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验证,各指标均能独立反映评价的不同信息,体现了较好的结构性.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任是作为公共权力承载主体的政府与公民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它是建立在公民对政府为公民利益服务的动机所作的相关判断基础上的。从公民主体的视角来看,利益诉求是公民信任政府的现实导向,信任信息是公民信任政府的认知依据,信任能力则是公民判断政府可信性的关键。在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三者相互叠合构成了我国政府信任生成的内在逻辑。因此,现代公民的成长与培育也就成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任优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古代小说名著?水浒传?写的是最敏感的政治斗争题材,它和中国的社会变革、政治斗争、思想文化思潮等都有一定联系,历代学者对?水浒传?的人物、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问题作了多方面探究。我们期望通过对前人和时贤学术成果的回顾与总结,从范畴论、方法论、价值论、绵延论等理论视角着手,以历时性为经,以共时性为纬,围绕成书、诠释和传播三个板块,构筑起水浒学术研究史的宏观架构,努力建立起一门有现代学科意义的“水浒学”,著成一部水浒学史,为水浒研究奉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不同于人工智能体.从功利主义角度看,人工智能体的行为是先行程序设定的继续推导,其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因而不具备自由意志.同时强人工智能体缺乏法规范遵从能力的意志,对其无法进行刑事苛责和施加刑罚,因此不能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从人本主义视角看,强人工智能体同法人在意志能力、财产权利和刑罚配备上均有很大区别,因此无法类比法人将强人工智能体拟制为刑事主体.理应将人工智能体看作人类社会治理的辅助工具,从而有效规制人工智能体带来的刑事风险,解决人工智能犯罪的刑事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宗教文化生态的重建将是一个多文化碰撞交流的过程。从文明发展的趋势看,生态文明将会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而崛起。未来中国宗教文化生态的样态,当是传统宗教文化生态基础上的断续重接。总结经验,以古鉴今,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吸收各种文化的长处,坚持主体、多样、仁和、共通的中国宗教文化生态发展方向,对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促进宗教间、宗教与社会、宗教与世界间的良性互动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怎样选择适当的词语 作句子的主语往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文章试图通过英汉语言对比,用实例说明选择英译文 主语的一些方式。这些方式包括“选取无生物主语”、“补加主语”等。文章注重于实例的 分析以及实际运用这些方式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冤案多,申冤难,是当下中国的现实。申冤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各种偶然因素之合力,正如念斌案的平反取决于当事人、律师、专家、关键证据、自媒体、法院等诸多关键要素的合力。但合力只是通往正义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参考美国的无辜计划(Innocence Project),依托大案公益平台,发起了一个公益行动项目——无辜者计划。无辜者计划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冤案数据库,筛选冤案,法律援助。无辜者计划的推进策略是充分利用自媒体、呈现问题、利用死磕与行为艺术、个案推动法治、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