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体现为“超媒体”和“互动电视网络系统”两种形式。传统符号学以语言为本体论基础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上是误导,符号的本质也被还原为符号现象。图像与文字,由于各自的不同“给予”,具有不同的认识论要求。认知的中介本质、符号的非中立性以及符号体系必须拥有的三大元功能不仅为区别图像与文字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而且也为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更是理解虚拟现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是国内近几年来兴起的文学新品种,它是后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的"热"文学,以网络和计算机为载体,具有理念上自由前卫,内容上反映抒情真实,操作上快捷简便,文本上多种符号综合,语言上是后现代风格,体裁上多见随感杂文式,交流上的即时写读交互式等特征.网络文学眼下具有突出的缺乏深度意蕴和基本规范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网络文学创作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文学在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介文学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论述其特点:创作理念上极度追求娱乐消遣和个人情感的宣泄.创作过程上努力追求交互性、高效率和自由化,创作内容上主要表现网民生活和抒写个人情愫,创作形式上注重文本的超级链接和多媒体技术化,创作语言上大量采用简约、灵活而又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创作主体构成上呈现非职业化、年轻化、匿名化。网络文学创作现象和特点值得文艺理论界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宁达 《南都学坛》2003,23(4):68-71
在“网络文学热”热度不减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客现地认识和评价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现象就成为当务之急。网络文学是网络作家以网络文学语言为媒介来塑造网络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靠网络传播并适合网上阅读的文学样式,题材与主题意义的狭隘、审美的失落以及网络文学形象的平面化是其局限性。网络文学的发展轨迹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合力”的结果,网络文学的发展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和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的新兴文学现象。如果排除其数字语言这一表现形式(音影图等)而只就常见的文字语言形式而言,则网络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带有非常鲜明的糅杂性特点。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原创文学网站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网站是网络原创文学发展的平台,文学网站的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对网络文学的推动和影响是巨大的,从“榕树下”、“天涯社区”到“起点中文网”,基本代表了中国本土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在经营方式上调整变化的脉络。文学网站商业运作的成功,使文学网站成为通俗文学繁荣的良好平台,提升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将成为文学网站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的诞生.它是网络新媒体的艺术裂变,给传统主流文学带来了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从传播学新媒体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符号载体以及传播的艺术效应,可以深入揭示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为网络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是网络文学和传播学研究新的探索空间和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创作述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世纪最后几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文学也悄然兴起。从聊天室、BBS站出现一些富有文学情趣的文字开始 ,经过众多文学网站、个人主页、电子文学刊物的推波助澜 ,使得网络文学的存在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种流行文学现象 ,网络文学的存在价值、生存环境 ,以及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走向 ,它对传统纸介质文学、传统印刷出版业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评判标准和前景等问题 ,正在受到关注。文章对此类探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所谓“广义文字学”是以文字学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它不是对“狭义文字学”研究的简单颠覆,而是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标志着文字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在“广义文字学”之下,从纵向的符号发展史的角度探讨原始图画和成熟文字之间的关系即是“前文字”;从功能的角度讨论符号、文字、图画以及语言等不同表达手段在人类表情达意中的共同作用,讨论广义的“文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视觉转换问题,讨论现代的符号创意活动,为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提供符号的基础支撑,即是“类文字”。“前文字”和“类文字”具备不同的价值,两者都是“广义文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矩阵主要由网络作者批评、学院派批评、媒介批评和读者在线批评等几个方面构成,虽然批评主体多元、批评方法也日渐丰富,但由于网络文学体量巨大、增殖飞快,批评者无法及时有效地进入网络文学现场,致使批评结果时常出现迟滞、偏颇、言之无物等问题。数字人文研究法可有效解决批评主体“入场难”的问题,它在处理超长文本和海量文本方面具有智能优势,一叶·故事荟、文字云、图书语言分析器等智能软件可轻松提取出网络文学的质素特征,由此实现对单个或海量文本的“远读”。其中的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空间人文计算等方法可辅助研究者进入不断生长着的文学现场,在网络文学的本体研究、评价机制研究、文献数据库的建构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为网络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