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报刊的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绅士阶层着眼,考察了他们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发现绅士阶层对近代报刊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之中,有些人为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有些人直接创办和主持近代报刊,更多人为近代报刊提供稿件,还有些人为报刊提供了政治、经济条件。这些开明绅士共同促进了近代报刊的发展,但也有一批顽固守旧绅士对近代报刊进行了抵制,他们设置重重障碍阻碍近代报刊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绅士阶层概念的梳理,考察绅士阶层与近代报刊发生联系的原因.揭示了绅士阶层与近代报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近代中国留学生报刊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中国掀起了留学之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留学之风盛起后,留学生在海外所办报刊──留学生报刊的内容、特点及其在近代史和报刊史中所起的作用。文章通过留学生报刊的兴衰,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以及它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对中国近代的白看进行了十分细致且有条理的梳理,对中国近代报刊在各个时期的办报历程、宣传特色、宣传政策、报刊活动家、报刊分布状况做了全景式的呈现。其按政治运动分期的研究体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以其研究体例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其研究体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这种研究体例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报刊史是期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期刊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报刊、期刊的发展规律,追寻发展轨迹,对于我们今天的报刊事业发展是有益的。中国近代报刊史,我以为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共110年内我国报刊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国早期大发展时期的报刊,也就是六、七十年以前,报纸和期刊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不清晰,报纸和期刊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报刊史是作为新闻史的一部分来研究的,而对近代特别是晚清新闻史的研究多侧重于报刊史。卓南生说:"我个人对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815年到1874年之间的这段断代史,也就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源头。"④戈公振认为:"报纸之元素,新闻而已。"⑤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我觉得在新闻史范式里研究报刊史,必须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近  相似文献   

6.
报刊资料是近代报刊业逐步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近代报刊史分为7个阶段:1815-1872年,1872-1915年,1915-1927年,1927-1949年,1949-1976年,1976-1995年,1995年至今;应该加强对近代以来的重点报刊的研究,对报纸的学术版以及学术刊物的研究,对报纸的生活版、娱乐版以及时尚类、休闲类、通俗类杂志的研究,对政府内部报刊、企事业报刊的研究,对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小报”或“文革小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报刊资料具有记录内容的全面性、资料存量的丰富性以及新闻性、文献性等特点。利用报刊资料应该注意7个问题:对报刊史、过期报刊的收藏状况和检索方法应有一定了解;注意核实报刊上面发表的文献资料;对报刊上的新闻资料,注意遵循新闻学的某些规律来看待它的真实性;注意核实报刊发表的新闻资料,以免采用失实的新闻报道;在评估史料价值的时候,适当注意新闻的倾向性因素;注意字号、化名、笔名、网名的使用问题;注意互联网和网络资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近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育者、刺激者和普及者;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意识的发展也给近代报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得近代报刊具有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特殊性质、功能、地位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略论19世纪中国人对报纸舆论传播功能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9世纪 ,随着近代报刊进入中国 ,中国人对近代报刊所具有的舆论传播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 ,近代报刊在中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进而成为推动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近代报刊,代表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日益滋长着对信息媒介的需求。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加速了人际交往和商业信息的交流,同时也为报刊准备了读者群。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为报刊的兴起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后,也要求有反映自身利益的舆论工具。而西方人率先移植近代报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报刊诞生的助产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集中体现为众多以此为选题的硕博士论文的出现。本文从大陆与台湾地区一些硕士论文的写作时间、选题的角度、征引史料的情况等方面来看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状况,并还从中国近代邮政近代化与地区性邮政史两个研究角度对相关硕士论文进行具体分析与评述。虽然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亦有众多的不足之处。总之,硕士论文在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论阅读传统经典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阅读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荧屏与网络普及的今天 ,阅读时间的减少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而传统经典的生命力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中国古典名著在 2 0世纪被推荐、出版、阅读的情况看 ,阅读传统经典在现时代仍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以来,湖南西部地区曾经出现过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各类人物,他们的活动曾经与近现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湘西凤凰籍抗英名将郑国鸿及其桑梓地、美丽小城凤凰就曾与鸦片战争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相关联。开展对包括郑国鸿在内的近现代大湘西系列名人的研究,对于拓宽近现代史研究的视野,充实湘西地方史志研究的内涵,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地方历史名人资源,并为当地旅游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变革与转型时期,中国出版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渐完成其古今之变,开始从传统走向近代,形成具有近代形态的新式出版。变革与转型的因素贯穿和渗透于晚清出版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从宏观上看,印刷技术、出版物形制、出版物内容、出版物类型、出版机构、出版观念、出版管理体制、著作群体、出版交流、出版社会作用等10方面的变革能够充分反映和印证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汤寿潜于1901年编撰出版的《宪法古义》是迄今所知我国近代中国人自己编撰、出版时间最早的一部宪法学著作,也是近代中国人以西方立宪民主为价值标准系统审视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的第一部专著。它集中体现了以汤寿潜为代表的东南立宪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及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排头兵。该文基于技术供给角度,通过对兵团农业技术科研者和推广者行为的调研,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得出影响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二者行为优劣势,提出兵团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上,应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技术推广模式,建立兵团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1980年以来,随着张元济个人著述及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学术界兴起了张元济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涉及张元济与同时代人物的比较、张元济与古籍的保存和整理、张元济与早期政治活动、张元济与近代教育、张元济与近代出版、张元济与近代文化等方面。当前的张元济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如:加强张元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深化张元济与其他人物的比较或联合研究;重视以张元济为中心的近代出版人群体研究;发掘张元济与近代报刊杂志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虚无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不再信仰;其内容是对价值的虚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既有前现代,又有现代和后现代,因此当代中国虚无主义内容既包括对传统价值的虚无,也包含对现代和后现代价值的虚无.因此,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认识和对待当代中国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早期及近现代公共行政研究的管理思想演变,并对如何理解公共行政研究中管理思想的新发展进行了剖析,指出应在关注公共行政价值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再谈编辑主体意识的重建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主体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能动性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关键。现代编辑主体意识应包括信息意识、精品意识、市场竞争等。只有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才能够实现出版物的基本属性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跨学科课程选择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促进、研究型学习促进课程设置不断发展以及学者治教在教科研人才选聘中的作用、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对大学规划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对美国高等教育进行透视,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