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说是游戏的和小说是载道的,这一直是小说观念中纠缠不清的两种观点。文章从小说创作中的游戏精神和欣赏中的游戏精神来论述小说的本性是游戏性的。游戏的真实比模仿的真实更接近世界的真实;小说欣赏中的游戏精神使小说的文学性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2.
猪八戒是滑稽的多重性喜剧人物,其滑稽游戏与<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传奇故事的"游戏文本"的文化功能息息相关,压抑的本能、欲望造就了他的滑稽.除了本能欲望他一概以滑稽的游戏态度自觉不自觉地颠覆,在整个文本中造成了一个狂欢的局面,从而以寓重于轻、既否定又肯定的形式表现了自由的生命本质,造成了对生命自由的觊觎局面.<西游记>本文以此来复归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也正是这种本文里忘我的本能欲望的游戏和狂欢,象征了文本外知识分子在昔日的一种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著名作家翁伯托·艾科的<玫瑰的名字>是一场书与书之间的游戏盛宴,这种叙述策略艺术地构筑起其开放文本和百科全书般叙事结构.书名暗示文本无限符号性和阐释可能性;书前后的附加事项构成叙述主框架,表明手稿叙述之叙述、翻译之翻译的性质;文中书与书的关联在故事情节和叙述形式风格中得以建立.早先维特根斯坦、圣经、亚里士多德、爱伦·坡、博尔博斯等著述中的元素在书中不断被加以利用和改写,小说写作变成一种书籍对话和博弈游戏.但批判性的读者却能从游戏式文本中领略昨日玫瑰和永恒思想之华严.  相似文献   

4.
针对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彭懿幻想小说的故事结构,形象塑造,得到了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是强烈的游戏精神,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小说也显示了与中国传统童话截然不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中国当代幻想小说的一种美学走向。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一个充满了游戏精神的诗性主体.游戏一方面呈现自我的生命智慧和自由精神,另一方面隐含着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的直觉冲动,再一方面游戏构成主体进行批判和嘲笑的精神工具.庄子的游戏精神包含着生命的本真快乐和文本的审美创造双重功能.庄子的“游戏”和康德、席勒、德里达的“游戏”概念在美学意义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寄寓着主体的自由意识,蕴藏着对现实的反抗、解构、颠覆、反讽和批判的内涵,同时还包含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的潜能.所差异的是,庄子的“游戏”隐含着更多的幽默情怀和快乐趣味,更富于美感和自由创造的张力,因此,也更是一个富于美学和艺术内涵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是元小说基本特征之一,表明了作者从对外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真实"再现转向对小说自身的虚构性和文本创作的揭示和反思.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主要集中在框架分析、游戏意识、现实的人为建构性三个层面上.然而,元小说并非全然地追求语言虚构,还有一类"编史元小说",既有自我指涉,又有对现实、历史的向外指涉,从而兼具了自我意识和历史、现实意识.这类元小说是一种根植于历史、社会、现实等外部世界的自反模式,既强调自我意识又悖论地彰显了历史和现实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通过对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与RPG网络游戏文本中的英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RPG游戏塑造英雄与小说文本的不同及其形象内在的置换方式。  相似文献   

9.
<叔叔的故事>是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是对现实、历史以及小说自身的全面反思.作家不能光在小说中编造文本故事,更应在现实中耕耘自己的生活故事.忽视审美(游戏)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将生活彻底艺术化,便会陷入审美的迷津.苦难主义是对苦难历史的炫耀.如果不能很好地从苦难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遗忘历史,苟且偷欢,那么终将遭遇到历史的无情愚弄.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诠释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其本质并非重构或复制“作者意图”。罗伯-格里耶的“形式本体论”有其理论缺陷,不能成为诠释罗伯-格里耶小说文本的金科玉律。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悖谬关系:小说只能是现实主义的,也同样顽固地是非现实主义的。我们可以从自称为“书记”的巴尔扎克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虚构”和非现实,亦可从强调“虚构”的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对民国史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了作家与普通大众的差别,作家只能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现实、审视历史,从而发现了民国时代稳固、久远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延续性,即宗法组织、亲情伦理、封建等级等传统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的渗透与影响。另一方面市场规则的运作也使民国史小说强化了色情、暴力与神秘等内容,从而构成了另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12.
庐隐作为亲历“五四”妇女解放大潮的新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凸显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基督精神对她的女性意识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平等与博爱思想催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使之在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女性意识在现实的突围中陷入困惑,在忏悔与皈依中不断挣扎以寻找出路。基督精神渗透在庐隐的小说创作中,增强了庐隐女性意识表达的迫切性和厚重度,使之散发出永久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武侠小说须要展现侠义精神,这体现为对正义性的追求。为此作品必须具备可信性,否则将直接降低损害侠义精神。从唐传奇到近现代乃至当今的玄幻武侠,不少侠客们口吐飞剑、变化飞腾,但是本领越大,作品越是虚幻苍白,任意虚构本质上违反中国武侠文学的文类规定性。另一方面,绝对追求可信性的态度,会使武侠小说质木无文,缺乏可读性,伤害艺术竞争力。把握好虚实尺度的弹性,显然是武侠小说发展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闲适诗中渗透着古代休闲观念所独有的文化意蕴和休闲思想,白居易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总结了唐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体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其闲适诗中包蕴的现代休闲思想如体悟大自然、"无所执"的平常心、生活的情趣,其中表现出来的物我一体、返朴归真、宁静和谐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等思想,实际是白居易的一种生存智慧,是一种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快乐哲学,对今天的人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立足于社会道义和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以古希腊悲剧精神之刃,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让母爱与暴力并置,深入挖掘潜沉于黑人灵魂深处不屈的悲剧精神:能够自觉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困境,以自己的柔弱和不屈为自己求生存、求自尊、求人格、求希望、求未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湖南小说家用得最多的叙事视角还是传统的全知视角,也有不少作品是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的,但这个叙述者"我"和作者几乎没有距离,是一个自我叙事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由以政治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以经世致用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的湖湘文化精神规约着的20世纪湖南作家创作心理定势的强力表达。20世纪湖南小说文本中的叙事关系大多可用"叙述者(作者)———人物"模式来表示,叙事语式和语态大多是作者经历、身分、思想情感的一种直接的投射。20世纪湖南小说文本的叙事视角还存在一个"隐含作者"现象。忧患的叙述情调是与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视角相关的一个特点。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语式和语态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系列小说构建了风格鲜明的文学世界,在文学审美现代性的建设上做出积极探索。一方面,渡边小说展现了当代日本压抑庸俗的社会现实,将平庸的世俗生活作为主人公沉沦于其中及其故事展开的灰色背景;另一方面,渡边小说把审美化情爱作为创作重点,以此作为拒绝平庸、拯救生存的救赎之道。这秉承了日本唯美情色的文学传统,也取决于渡边中间小说的创作定位。然而,渡边式的审美化情爱无力完成生命救赎的重任,并在审美现代性的道路上步入歧途。渡边文学在文学审美现代性上的探索有得有失,它是当代日本文学现代性建设的一个样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