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关联理论为背景,介绍了关联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要素,即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模式和最佳关联,并分别以这三个要素为侧重点,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话语是如何在认知语境中通过明示-推理过程找到最佳关联的.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分析话语,其主要交际模式是明示推理交际。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说话人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明示刺激行为把自己的信息意图明白无误的传达给听话人;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及关联信息进行推理,获得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理论为框架,解读了明示——推理机制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理论的基础。关联理论比会话含意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在分析两种理论基本差异的基础上,从交际模式、语境概念、语用推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理论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隐喻的语用和认知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会话含意理论对隐喻语用分析的局限入手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的解读进行探讨 ,可以发现隐喻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以共有认知心理为前提的明示 -推理过程 ,听话人通过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获取语境效果来对隐喻作出合理解读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语用推理基础,将交际定义为明示—推理行为,真实地反映人们的语言能力,深刻揭示出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和心理机制,为日常交际活动中的会话含义提供了多视角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文章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分析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认知过程的解释力,认为将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应用于阅读教学实践中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关联理论中从认知语境相吻合的角度看言语交际的成功;基于明示推理模式,分析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论证了力求在推理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度,进而不断推测、验证使发话者对对方认知语境的假设与理解的期待与听话者真实的认知语境相吻合来达到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交际双方是如何在话语和语境间找到最佳关联,并通过明示--推理模式来推断出语境暗含,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语言与交际的关系作简要评述之后 ,对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及明示 -推理交际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着重强调语境在言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要理解话语就要找关联 ,要使话语具有关联性就得依赖语境。最后应用关联理论对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语用能力、加快言语解码速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含义是话语中传达出不同于命题意义的内容,从语境及语言形式出发,可分为规约含义和会话含义。规约含义附着于特定的语言形式,并以“所言者介入”为实现条件,显示出附着性和规约性的特征。会话栖息于交际双方的语境,不同或临时性的会话含义产生于不断变化的语境中,具有语境依赖性、语境共识性、语义动态性等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论常规关系及其规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古典格莱斯含义理论及新格莱斯含义理论对含义的界定和分类为基础,讨论了规约含义和一般含义的异同,批评了含义推导研究中将二者等同的现象。并认为一般含义推导中所依据的常规关系及这种关系的规约性问题应从社会文化及历时的层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前提和会话含义是传统语用学范围内探讨的两个主要命题。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对前提,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作出新的解释,并通过具体的会话分析,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前提在会话含义理解上的基础作用和先决性,即对会话含义理解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中人物对话是现实话语的模拟,《围城》蕴涵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人物对话比比皆是。文章试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和语境理论探讨《围城》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5.
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意义理论。根据语境与语言形式,话语含义可分为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规约含义的哲学溯源可追随到一百多年前,弗雷格将规约含义贴上了"含义的色彩"的标签。格莱斯认为,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包含了说话人取向性,在动态中再现说话人意图或认识。探讨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的哲学渊源、本质特征,并从语言形式依赖程度、语境依赖性、推导性、撤销性、分离性、非真值条件性等因素探究了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以会话含义理论为线索,分析合作原则的四准则(及其违反)在《荀子》中的体现,可以证明会话含义理论早在两千年前就已被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认识;同时,荀子的言语“礼”性特征实质上解释了会话含义理论产生的主导因素,从而超越升华了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后人补充与完善Grice会话含义理论起到了启示与预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义预设与规约隐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预设有典型语义预设和非典型语义预设之分。“规约隐涵”,本质上是一个语义学概念,是无须借助语境参数就可直接从语句中析出的那些非真值条件意义。它可分为普通规约隐涵和特殊规约隐涵。普通规约隐涵又可分为级差隐涵和非级差隐涵。语义预设与规约隐涵具有交叉关系;特殊规约隐涵与非典型语义预设具有属种关系,与典型语义预设具有交叉关系;典型语义预设与规约隐涵具有交叉关系,与普通规约隐涵具有对立关系。厘清语义预设和规约隐涵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丰富和充实语用学、语义学的理论内涵,对于纠正目前存在的种种相关谬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文化因素是影响交际中会话含义推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交际文化因素和知识文化因素两类。交谈者只有正确理解文化因素的特征及社会文化规范,才能正确理解会话意义,从而实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9.
依据优选论语用学有关言语交际整体的、理性的原则,分析了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差异。对话语的整体分析不仅了解明示意义与隐含意义的不同投射特征,而且能够把握这两种意义在嵌入语境中的投射规律。根据“嵌入会话含义假设”(EIH),把符合EIH条件的“会话含义”看作为明示意义,而把不符合EIH条件的“会话含义”看作为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