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儒家学派中,天是客体,人是主体,人道要符合天道,价值要服从真理.但是他们认为人是宇宙的核心,只有人才能实现天道的运动、实现"天人的合一".这是人生存的根本,是人生存具有意义的前提.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一种以人的道德性为核心、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人本主义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观对人性内在完善的不懈努力,对"天人合一"的泛道德的执意追求,含有一种以善为最,以善为真的内核.通过"法自然",依照自然中早已存在的"伦理秩序",建立、恢复或加强人际间以伦理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秩序,使人伦达到自然的和谐.从而,衍生出中国特有的伦理法.  相似文献   

3.
<正> “拥护德先生”,即追求民主(Democracy),是“五四”前夕新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提出的两个著名口号之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时国粹和旧文学。”“拥护德先生”的口号,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叛逆,对西方天赋人权论观点的接受。它的提出,不仅由当时的政治历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在后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向,由前期强调"工具本体",转向强调"心理本体",特别是提出建构"情本体";李泽厚美学由前期的"实践乌托邦"转向后期的"情感乌托邦".李泽厚的情本体论依然延续了实践美学的主体性路线以及意识哲学的立场,而这也是它的致命弱点.现代人类为了摆脱生存困境,确实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审美乌托邦.审美乌托邦建立在存在(生存)本体论基础上,它超越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对立,也超越了意识美学和身体美学的对立.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生存体验,体现出超越现实的终极追求.它能够在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现代社会,为人类建立一个精神家园.当代哲学走向审美主义,根据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批评工程"与"批评之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般理论对批评自身的历史性缺乏反思的"批评之罔",新历史主义论证并实践了其"批评工程论".它盘诘批评语境的合法性并将批评活动自身"事件化";它考察批评的"划界"本质及其参与"社会能量流通"过程所发挥的社会文化功能;它强调批评活动构造和体验"不同版本历史"的实质并追求文学批评的"横向超越".这对我们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进行批评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中,潜藏着一股“世界主义”思潮,既有打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有打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各种形态,齐备于中国哲学家的头脑中,这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值得认真发掘。从原有的哲学格局看,西方哲学的视野主体上还是“地球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上还是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为主。但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提供给人类一种伟大的智慧:要解决人类的问题,就不能以人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类之外;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就不能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与人的关系之外;要解决地球的问题,就必须突破“地球中心论”,必须置身地球之外。换言之,不突破“地球中心论”,不突破“人类中心论”,恐怕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解决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恐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中的“世界主义”视野,是打破各种“中心论”的一把利剑;它使中国哲学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痛苦中心论”、“生命中心论”,更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朽>以不同个体对"不朽"的态度为主题,展开了一部关于"不朽"的音乐变奏.一直以来,人们既以"不朽"对抗必死的命运,又把它作为对生命意义的回答,甚至是生命价值的最高确认.然而,现代语境下的"不朽"与古老意义上的"不朽"有很大的不同.古老意义上的"不朽"乃是承认"不朽"超越世俗历史,跨越人的智性之域.而现代人追求的"不朽"意味着融入世俗历史,一再被人"记起"与"翻看".<不朽>正是以现代西方人与原本超越现实存在的"不朽"之断裂为起点,通过人们对世俗"不朽"的追逐与回避,考问不朽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看护保险制度"对中国有参考借鉴作用.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核家庭"已不能承担起夫妻二人要照看四位老人的重担.中国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是与经济发展和经济承受力不协调的是,中国过快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要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走养老社会化之路,在养老问题上必须从传统社会的"家庭中心论"转变为现代的"社会中心论".中国仅有过去的注重经济资助的养老保险还是不够的,中国的养老社会化应大力强化生理和心理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以"古意"为崇高审美理想,这"古意"难道就是回望过去、重视传统吗?从时间角度看,中国古代有两种不同的"古意":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式;一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中国艺术强调,这非时间的"古意"有两个侧重点,一是为了打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的桥梁,所谓"意与古会";一是为了归复人的生命真性,这是另一种"复古"——让一颗朴素本真的"古心"复活.前者侧重在"同群",后者侧重在"点醒".传统艺术的创造并非排斥时间性的"古意",它要在"古外求古",时间性古意作为一个他者,成为将创造者导人生命真性呈现的非时间境界的前提,"怀古一何深"的传统艺术精神就是其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