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初期开始,埃及现代启蒙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侯赛因·法伍兹以归国知识分子的身份,以旅行文学的形式,参与、推动这一时期埃及社会变革的浪潮.1978年后,我国开始一系列改革,作为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学界也涌现出一批勇于表达、敢于创新的作家,而余秋雨是收获荣誉和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两住作家出发旅行之际,正是埃及和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剧烈转型的时期.在相似的变革背景下,两位作家在旅行中思考文化的同时,也在验证对文化的思考.通过对两位作者早期旅行文学作品的分析,比较社会变革映射下两位作家作品的特点,比较分析社会变革与两位作家早期旅行文学创作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钟嵘的《诗品》都多次用到"奇"这一术语,但两人所论之"奇"的内涵有很大区别,他们对"奇"所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折射出两人论文指导思想和著述目的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是他们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或信息障碍,这就是所谓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天才般的文学巨匠,却共同经历着不幸的文学遭际.仔细阅读他们的作品,能够明显地感到他们是有差异的,但这只是他们的切入点不同造成的,他们对人对生活的表述即存在同一性.这一点在《变形记》和《白痴》这两部经典小说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东西方描写性爱的小说家中,郁这夫与劳伦斯是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两位作家。由于这两位作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以及这两位作家对性的主观认识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性爱叙事的伦理诉求不同。这些差异的背后体现着他们之间明显的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和性爱描写现代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王荃与罗申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6,(7):106-108
王荃与罗申是两个人名,而且是两个身份不同、国籍不同的人.王荃是北京郊区的普通农民,而罗申则是前苏联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乍看这是两位毫不相干的人物,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二人却取得了联系,而且有一段时间交往还很密切.  相似文献   

7.
鲁迅和林文庆的复杂纠葛是一个令人兴趣盎然却又望而却步的艰深议题.我们当然不能过分夸大林文庆与鲁迅二人之间的冲突或纠葛,而是更应该回到历史现场,只有设身处地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之间的冲突.通过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林、鲁最深层面的文化冲突其实是两种现代化过程中面对传统文化进行不同反省和汲取的差异所致;而在学术人事层面的冲突,则更凸显出二人的身份、位置所带来的不同思考与处世立场;同样,在经济及相关人格层面二人亦有冲突,当然这也和二人的不同经历和体验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两宋人的涉金著述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这批文献可据作者的身份分为两宋使者著述,归正人著述和南宋士人反映宋金关系中人物、事件与制度的著述三类,其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视角别样的金朝社会和情感沉重的历史纠结两个方面。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女真统治下的金国社会生活及南北分裂所造成的种种悲剧,在金代艺文大量遗佚的情况下,因其贴近北方现实而具有不替代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舍与徐志摩同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呈现出温和的幽默特性,但由于两人的气质、个性、家世、经历的差异,他们的幽默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这一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异域文化的吸收程度是与接受者本身的状况密不可分的,而成就的大小又和接受者此前的相关积累及本土化程度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清教主义对于美国人的思想影响极其巨大.最杰出的清教主义神学家爱德华兹与美国建国前后理想与价值观之父富兰克林分别代表了清教主义的两个方面:在绝对神权崇拜中赎罪和通过自己的善行与自律追求天赋的人权.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典型思想的产生渊源与本质的分析,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游记是游者的见闻纪录,是旅行者对异域文化体验的归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古至今,中国始终是韩国最为关注的大国,本文通过韩国古代和当代游记的比较,揭示不同时代韩国人的中国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韩国人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早期的英国崇尚航海与冒险,也正是理性高奏凯歌的时代,斯威夫特却以“万物链”思想为依托,在《格列佛游记》中对当时英国(欧洲)的社会、政治、科技乃至人性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激烈抨击。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的经历,既是重要的形式要素,推进人物的性格发展,叉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以海外之域为镜,反观时代的弊端与人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在组织文学创作上,刘宋时期历代君王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当时的士族在宴会、游历等许多场合中都有辞赋创作、吟诵的风气.宋文帝刘义隆组织过许多大规模的文学雅集.而且由于他的统治地位,宋文帝喜好往往造成某种风气,引起社会文化风尚的变化,客观上引导了刘宋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刘宋文学的繁荣.本文拟探讨宋文帝组织的几次主要的文学雅集,以管窥当时文学创作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文学生态的变化使得东西部文学关系出现了新的面向,东西部之间文学意义的互见成为可能。"甘肃文学八骏"能够成为文学界颇有影响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突破自我、主动寻求与"他者""对话"的路径选择,通过"进上海"、"进北京"等"东部行"的文学活动,在东部和西部文学界之间找到了一种共同维护文学理想的话语方式。透过"‘甘肃文学八骏’东部行"的表象,就会发现它在东部与西部、都市与乡村、中心与边缘以及地域性与差异性等文学关系上有着意义丰富的涵盖。  相似文献   

15.
元代学者房祺所编《河汾诸老诗集》收录了河汾间八位诗人的诗篇 ,内容丰富 ,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社会现实以及文人心态。本文主要从房祺编录此集的角度、河汾诸老的游踪、河汾诸老具体的诗篇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这部诗集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姚燮的山水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燮山水词有多种面貌和寄寓.居所、园林环境的山水词,多词章婉丽、情致懿雅之作.游观、羁旅中的山水词,有的写景气象阐大,展示了壮阔的境界和襟怀;有的写景清雅,心境恬适;较多的词则以写山水景物慰客愁、证鸿爪,寄偃蹇、羁旅的人生况味,骚雅微婉.题写画意的山水词,再现了画境,并在非现实的词境中展示了人格和生活理想,具有清旷、萧然、闲适之美;词中有画,擅长意象取用和意象组合,讲究色彩效果和远近高低虚实等构图技巧,并重视整体浑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国旅行文学与现代情感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的英国处在贵族精英与中产阶级同时并存、海外冒险与殖民开拓齐头并进、大陆旅行与国内旅游互相促进的年代。在旅行文学的影响下,启蒙时代英国人的'情感结构'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从注重平衡对称的古典美学理念转而强调崇高和宏伟的情感体验,从理性至上的态度转而注重感伤主义和情感主义。持续不断的旅行刺激了文化感受力的复苏,激发了旅行主体的移情能力,使其获得了替代性经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通过时空的转换,旅行主体持续不断地躲避着固定的身份和定义,持续不断地发现自我和确认自我。'情感结构'中出现的这种主体性倾向,在此后的浪漫主义思潮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1934年年底开始,向西南和西北进行的红军长征和剿匪,作为一对互动事件,不断吸引大众媒体的报道,把它们对剿匪的兴趣,引向中国西部;也使1928年之后媒体对江西剿赤匪的关注,与九一八事变以来因开发西北而不断升温的、对西部中国的关心两者合流。范长江和他所属的《大公报》及周边媒体的西部行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等作品,向全国读者敞开了与东部中国有别的西部中国,与白色中国相对的红色中国,这两个意味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另一个中国。西部中国与红色中国,从空间与时间、过去与未来多个维度,预告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大西迁所塑造的民族共同体经验,既彰显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所遭遇的迷茫与困境,又昭示了那些期冀和梦想。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文人的漫游和宦游现象对人文山水名胜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其形成因素主要有 :第一 ,文人的题诗咏叹 ;第二 ,文人的石刻墨宝 ;第三 ,文人的游历故事与传说 ;第四 ,文人的寓居之地。唐宋时期之所以成为人文山水名胜形成的重要时期 ,其原因有 :第一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最辉煌时期 ,各个艺术门类都达到了极高的地位 ;第二 ,文人有艺术审美的眼光 ,善于发现自然的美 ;第三 ,文人在漫游和宦游中体验的自然往往浸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就使自然山水具有了人文的内涵 ;第四 ,著名文人有明星效应 ,引领众人去模仿体验  相似文献   

20.
王维、孟浩然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诗既有相似的精神和风貌 ,也有二人不同的个性特征。从对他们诗歌的对比研究中 ,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时代和个性对他们诗歌的影响 ,有助于对他们诗歌的深入研究。同时 ,从后人对他们的争论也可以看出 ,不同的流派和诗人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 ,对他们的诗歌有着不同的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