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维克 《东方论坛》2002,(4):97-101
1992年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该法案的通过既标志着日本开始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使军事力量走向海外,也是迈向“政治大国”的重要表现之一。此后相隔不到十年,2001年日本国会又利用“9.11”恐怖事件,在短短的12天内相继通过了《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厅修正法案》三个新法案,日本再次显露了对政治大国地位的渴求。目前,尽管日本已具备了许多条件,但要真正成为政治大国,仍必须对自己的侵略历史进行认真的反省,彻底肃清军国主义思想,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走和平之路,以实际行动取得周边国家的谅解,否则,就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关于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点:一是神道信仰以及作为其政治实践的天皇制,二是源自尚武精神的武士道以及作为其最终结果的军国主义。这两点不仅在日本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日本国民的精神构造和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十分深厚的影响,而且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中释放出了巨大的政治能量。本文对从神道到天皇制进而到国家神道、从尚武精神到武士道进而到军国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所谓军国主义,就是以军备和对外侵略为国家的最高目的,一切政策都服从这一目的”。日本军国主义以军部为核心的军阀集团所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其对内竭力灌输侵略思想,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则以军事侵略的高压手段掠夺和奴役其他国家。在近现代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和凶残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惨痛记忆,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覆灭的过程都伴随着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演变过程,总结其历史教训,对于中日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反动本质,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树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信念,显然是很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4.
近卫文麿作为日本法西斯独裁政治的主要推行者,是一个典型的天皇主义者和法西斯右翼军国主义分子.本文通过对其思想的考察,全面解读蕴含着的以"国际和平观"为核心的强权政治诉求与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以益于准确把握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下其对日本的内外政策做出的历史性抉择.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西方英美等大国率先启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政治民主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政治机制,普遍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在西方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参与模式.对这些国家政治参与模式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它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现代化进程.<南开学报>2010年第1期"当代西方研究"专栏在"美日政治参与模式"主题下,刊登了专门研究美国和日本历史的两位青年学者的文章,分别对这两个西方大国的政治参与问题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启了教育兴国战略,意在通过实施教育改革来实现“富国强兵”。早期的日本教育在完成工业化、现代化和科技化进程中,对于推动日本经济、政治、社会和军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国主义思想影响下,日本的教育制度逐渐成为服务于军国主义政治改革的一环。在“脱亚入欧”的口号下,日本效仿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发展道路,无可避免地沿着军国主义的方向前进。教育体系也受到了军国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塑造,日本的教育目标迅速转变为培养顺从国家意志、服从军国主义的国民。学校教育强调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崇拜天皇的观念,将军国主义思想灌输给学生。随着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日本近代教育制度也随之终结。  相似文献   

7.
“历史认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由于美国冷战政策的实施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法西斯思想未得到彻底地铲除 ,日本社会民众中未能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 ,日本右翼想以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作为迈向政治大国的出发点 ,由此造成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在冷战后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低速期中 ,日本右翼又利用这个问题凝聚人心 ,企图把日本引向他们希望达到的所谓振兴目标。对此 ,本文从理论上予以分析 ,指出该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严肃重大的政治问题 ,如何解决将影响中日关系未来发展 ,并提出了应对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量史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特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的特性、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体系以及日本军国主义酿成的巨大祸害等问题,从历史特征上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活动规律和侵略本质。文章最后指出,现在日本有些势力还在进行种种活动,妄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浊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战后,日本原有的战争机器被瓦解,军国主义受到清算但并未被彻底摧毁。总想重振“大日本雄风”的军国主义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日益变本加厉。这股军国主义浊流的主要表现是:重新建立强大的战争力量,积极开展“改宪”、“扩宪”的活动,曲解、颠倒侵略历史等。它是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和平的威胁,我们必须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0.
自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四十余年间,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也是日本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当局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从战胜国转为战败国,从军国主义国家转为没有正规军队的国家,从法西斯主义国家转为一般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战后文学是在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的文学(本文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情报大国,研究日本情报文化是了解日本历史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日本情报文化具有敏锐的情报意识、武器化的情报信息、举国性的情报体制、扩张性的情报动机四个特征,情报文化的养成受到地理环境、孙子兵法、神道教、武士道与军国主义、社会等级、性格两面性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日本人卓越的情报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已然成为日本的经国之略与发展之策,了解和研究日本情报文化,对于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发展及对外政策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战后天皇与神道并存的神社神道之象征天皇制,其灵魂载体神社神道的存续,为其在本质上的实存提供了绝对根本的保障,令其天皇之“神性棱威”之“象征神威”于战后仍“绵延不绝”,威力无穷,影响至今.其不仅是暮府时代象征天皇制的本质翻版,更是近代国家神道之军国主义天皇制的本质灵魂的传续与翻版.因而,战后象征天皇制仍是日本军国主义之源泉与温床,其必然导致军国主义并以此为其本质必然归属;亦为战后至今日本政治右倾及国家神道、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阴魂不散之最深层的精神源流与最深刻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军国主义倾向的表现 所谓军国主义就是一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军事组织控制国家的国防、外交及财政大权,用军事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为其社会所接受的以侵略扩张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本文所说的军国主义倾向,即今天日本国内标志军国主义基本特征的发展趋向已充分表露出来,其目标就是重新确立军国主义思想。二战胜利结束已经快60周年了,但当人们回想起日本军队在军国主义思想控制下,对亚洲国家进行的残酷侵略行为仍然感到不寒而栗。这种感觉不只是对日本军队所犯下的滔天罪恶的憎恨,更是对今天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倾向愈演愈烈的极大担心。  相似文献   

14.
该文围绕战后日本对外援助政策的演变,着重分析战后日本对外援助的战略考虑及其实施效果。作为世界上的援助大国,日本的对外援助自始至终都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日本对外发展援助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外交利益的追求一直是日本对外援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进而走向政治大国之路上,经济外交功不可没。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反过来又成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资本和基础。这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中曾根内阁大国外交构想的提出上。纵观这一系列发展演变的过程,不难看出,战后日本经济外交与中曾根内阁大国外交构想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篡改日本军同主义侵华史,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改为“进入”。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人感到诧异和愤慨。但审视深思,其出现决非偶然。 古往今来,记述历史,评论功罪,论者时殊。究其根源,乃是论者所代表的阶级,政治集团的利益不同,所持的目的不同,其论史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必然歧异,或褒或贬,或扬或抑,均依此为转移。但是,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站在人民大众的、公正的立场上,秉笔直书,方为昭昭信史,千古为鉴。反之,如从某政治集团的狭隘私利出发,歪曲篡改,必是昏昏伪史,遗毒为害。日本文部省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史的卑劣行径,正是后者。 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改为“进入”,是违背历史事实,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公论,违背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原则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愿望,是对日本人民的愚弄,对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挑衅。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史,事实俱在,铁证如山,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觊觎和侵略,由来已久,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早在明代,倭寇频扰中国沿海,为害百余年。十六世纪后期,日本统治者丰田秀吉就企图进犯朝鲜和中国,曾大做迁都中国的迷梦。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入侵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掠夺中国  相似文献   

17.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在对外侵略战争中强征殖民地和占领地的数十万女性为其“慰安所”的性奴隶,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大罪,这是日本不可推卸的国家犯罪.而今日本的政界和右翼势力妄言不断,全面否认和掩盖其侵略历史罪行,不知悔改,还无耻狡辩美化侵略,进而妄图复活日本特有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历史亡灵.为了东亚及世界的和谐安宁与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罪行,深入批判现时日本政界和右翼极端错误的历史观和危险行径,这无疑是东亚各国历史学界的一个共同而迫切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右翼势力的再度泛起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分子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在进入新千年之际,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跳出来再次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掀起逆流浊浪,否定侵华历史绝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日本的对外扩张性、二战后军国主义势力未被彻底肃清、右翼势力得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基础依然存在、缺乏对后代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政治上的右倾化等,是右翼势力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右翼势力的再度泛起,是日本新法西斯主义思潮及其活动更趋活跃的具体体现,是日本右翼势力旨在进行所谓“政治总决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陆政策”是从明治维新前后形成的侵略扩张政策。文内论及了日本“大陆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和政治基础。无疑对清算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促其反省侵略历史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但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了日本;二战后,被日本侵占的旅大又转入苏联手中。中国外交上的两次失败,从本质上说是大国强国对弱国的欺凌与掠夺,是当时国际关系中强权政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