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劳动条款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显见,具体表现为:涉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在数量上不断攀升,缔约国家结构上更加多元,劳动条款内容上愈益丰富,“差异化”特征逐步显明。“强制型”模式和“友好型”模式是区域贸易协定中劳动条款发展的主要模式,各具特点。“强制型”模式下,劳动条款争端适用包含有强制性制裁措施的一般争端解决机制,并已付诸实践;“友好型”模式下,缔约方在劳动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劳动条款争端不适用一般争端解决机制,主要采取政府磋商和审查等“友好型”的解决办法。我国纳入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不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应转变观念,在未来区域贸易协定中更多地纳入劳动条款;制定更丰富的条款内容,强调差异化、合作性;警惕发达国家将劳动条款与贸易过度挂钩,防止以贸易制裁方法解决劳工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劳动条款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显见,具体表现为:涉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在数量上不断攀升,缔约国家结构上更加多元,劳动条款内容上愈益丰富,"差异化"特征逐步显明。"强制型"模式和"友好型"模式是区域贸易协定中劳动条款发展的主要模式,各具特点。"强制型"模式下,劳动条款争端适用包含有强制性制裁措施的一般争端解决机制,并已付诸实践;"友好型"模式下,缔约方在劳动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劳动条款争端不适用一般争端解决机制,主要采取政府磋商和审查等"友好型"的解决办法。我国纳入劳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不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应转变观念,在未来区域贸易协定中更多地纳入劳动条款;制定更丰富的条款内容,强调差异化、合作性;警惕发达国家将劳动条款与贸易过度挂钩,防止以贸易制裁方法解决劳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应当把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纳入广义的粮食安全战略范畴,通过建设“海上粮仓”来拓展国民食物来源,辅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法》为主,明文规定地理标志权,辅之以海洋基本法,全方位保护海洋生物地理标志,更好地对海洋生物进行养护,推进“海上粮仓”的品牌建设。未来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因应“海上粮仓”特色,登记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起点要重点解决申报准备、登记主管部门选定、初审、审核批准等问题,使用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核心要注意地理标志的使用协议、使用限制等问题,救济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保障则应构建综合性的责任追究体系并引入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4.
建立核能经济学科,在国内从提出至今已30多年。文章首先阐明了核能经济学的内涵、构成、定义域,从国家宏观经济扫描,中观核能经济十大体系,微观的核企业、核产品定义、分析学科。接着认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指明了核产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方向,并以军工两项目作为实例。核军工转民、核电起步后,提出了研究核工业部门经济学的必要性,并不断扩大、加深、创新学科机制,并先期研究一般理论经济学科打下基础;进而以大量核经济论文分8个方面显示学科研究的内容、理论探讨;以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获得显示学科高度、深度;以300万字的著作、编著、讲义,教学26年,数千学生受教,显示学科的社会本源;最后,以核能经济学科几十年建树综合总结,以研究设施、实验、机制、论文、著作、获奖、教学表示创新核能经济学科30年基本建成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WTO环境保护规则由于其用语模糊,各国环境标准不统一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环境NGOS的期望。因此,环境NGOS转向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经过“美国海龟海虾案”、“欧共体石棉案”和“巴西限制从欧盟进口翻新轮胎案”的实践,WTO争端解决机构逐步接受了环境NGOS提交的法庭之友陈述。为实现WTO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提高环境贸易争端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公正解决案件,让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WTO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应在实践中考虑法庭之友陈述,还应根据WTO实体规则和司法实践尽早制定出规范法庭之友陈述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劳动争议是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基本问题。虽然已经大量出现劳动法传统意义的、利益争议为主的集体劳动争议,但在法律制度上,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集体劳动争议不过是个别劳动争议的累加,缺失以利益争议为调整对象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此,重构集体劳动争议机制是社会立法的重要课题。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在整合《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集体合同法》;完善《工会法》,建立不当劳动行为等制度;修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完善权利调整为主的个别劳动争议机制的同时,构建利益争议为主的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7.
围绕GATT94第20条发生的国际贸易争端对现今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了挑战.虽然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在实践中对该条作出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否对第20条作出修改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对实践中出现的发达国家由主导"规则制定"向主导"规则解释"的新动向,发展中国家应当作出积极应对.在积极参与争端解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价值形态的转变,以"新的发展观"来指导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践,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劳动用工纠纷可从法律上划分为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劳务纠纷及非诉性人事争议四类。实地调研和司法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具有劳动争议诉诸外部程序的比例较小、人事关系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等八大特点。高校要减少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率,须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实施法治化、人本化管理,充分发挥工会维权的作用。为了妥善解决已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高校可尝试成立校内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建立具有权威的内部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际投资协定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运用。而中国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对公正公平待遇的规定存在三种类型,由于我国对外签订的新式双边投资协定对投资者——国家的争端解决仲裁机制采用了几乎毫无限制的模式,这使得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存在讼累的风险,我国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要结合国际投资仲裁实践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劳动权同其他宪法基本权利一样需要司法程序的保障。我国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的范围过于狭窄 ,争议解决程序不利于劳动权的保护。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和人权事业的发展 ,我国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的客体既包括所有的个体劳动权 ,也应当包括集体劳动权 ;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的主体应当具有普遍性 ;改革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重新分配举证责任 ,既注重了劳动权的安全 ,又注重了劳动权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挥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外贸易摩擦的调节作用,在完全信息多次动态博弈模型下对资源出口限制之争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贸易救济摩擦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方在资源之争中的应对策略:第一,积极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形成的缓冲空间夺回定价权;第二,加快开采冶炼行业的整合与升级;第三,研究WTO类似案件的判例、提高应诉水平,并同时出台更多不违反世贸规则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争议持续快速增长对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提出严峻挑战,调解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大量争议案件直接进入仲裁和诉讼程序.应在分析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改革设想,重构劳动争议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许多双边投资(基础)条约中使用了"最惠国待遇条款",结果导致在投资争端解决的程序方面援引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了授予国与受惠国之外的第三方签订的条约,即更加优惠于基础条约中所提供的待遇,并对授予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最惠国待遇条款"究竟能否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事项,笔者发现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范围措辞的模糊性。为此,文章深入研究了最惠国待遇条款在投资争端中的适用并指出为避免这一问题在实践中将我国置于不利地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对策:第一,明确将争端解决程序排除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之外;第二,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采取不溯及既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