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精神文化消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促进农民精神文化消费,是时代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崭新课题。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农民精神文化消费现状、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及农民精神文化消费背离改革要求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促进我国农民精神文化消费合理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当前我国农村文化消费现状出发分析了其特点,并针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为解决农村面临的文化消费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措施,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健康较快发展,优化农村消费结构,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风貌,构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不断上升。农村文化消费成为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总体上讲,我国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农村文化消费总量偏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文化消费方式单一及农民消费品位较低的问题。在综合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文化消费提高的因素后,作者认为,应当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民文化消费观、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等措施,激发农民文化需求,培养农民文化消费热情,才能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农民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健康文化消费的精神导向,而文化消费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网络化、分层化、盲从化和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健康文化消费显得尤为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优化文化供给结构,培养科学的文化消费观,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等是实现健康文化消费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农村消费结构冼化是全国消费结构优化优化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民消费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营养结构不合理;恩格尔系数偏高;享受型、发展型资料比重偏低;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偏低;愚昧消费,人情消费依然盛行。  相似文献   

6.
据对福建省福清市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情况的调查,从农民思想文化需求现状、农民娱乐文化需求现状、农民对农村现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情况以及对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现状等方面,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满足和引导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经济水平较低、传统孝文化缺失等原因,导致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精神赡养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对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了解现状的前提下,加强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郊区208户农民家庭生活与文化消费的调查,了解农民家庭近三年的经济收入,包括文化消费在内的家庭生活消费现状、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影响生活消费的主要因素,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对农村文化活动内容、设施、服务的评价和文化参与对农民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和促进农民家庭生活与文化消费,提出若干政策和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年理论界的热点之一——消费文化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文章在分析了中国消费文化研究的现状、消费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就我国消费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景阐发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难以启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建立农民消费能力增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与条件;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农民消费预期等一系列扩大农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计量模型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文化投资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比文化投资更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从促进文化消费需求入手,通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消费生活方式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危。应该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加强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引导,弘扬节俭的时代精神,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提高精神文化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基于精神需要的消费行为,关注的不再是物品的实用价值,而是物品的符号象征意义。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以及对终极价值与终极意义的追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反映。然而,消费也容易被贪婪的欲望所掌控,占有欲、财富欲、权力欲等驱使着人们近乎疯狂地膜拜物品所承载的社会意义。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就是符号消费异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品消费,是指消费主体通过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文化商品以获取精神需求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青少年的身心的特点、国内文化从业人员对西方文化的模仿和话语平移、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等原因,在青少年中形成了消费西方文化的热潮。这股热潮在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拓展其知识和丰富其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起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农村居民的礼品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自湖北3县市调查数据,探讨态度、从众、文化价值观和购买情境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礼品消费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态度"、"从众心理"和"文化价值观"对其礼品消费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其中"态度"的影响最大;而"购买情境"对其行为倾向几乎没有影响。研究农村居民的礼品消费行为对于丰富农村居民礼品消费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性作用出发,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政府重视和现实状况的冲突、政策运行的机制性制约、文化传统的惯性、外来文化的强劲冲击及文化消费的当前性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前瞻性之间的矛盾等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新农村发展要着重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作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课外文化消费对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提高其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课外文化消费主要特点、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课外文化消费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兴起,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少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进一步凸显,这就为历史文化消费发展带来了契机。当前,城市文化建设要以历史文化消费来促进城市整体的和谐发展,树立城市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