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心理”是实际存在而又无形的东西,它容易被人忽视,但其作用却是极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心理”思想是普列汉诺夫的重要的理论创见,他把“社会意识”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给予社会心理以应有的理论地位,并辩证地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的发挥和发展。当前,合理汲取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的层次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心理的层次结构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着多种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二层结构”说,将社会心理划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或划分为意识层和无意识层;另一种是“多层结构”说,认为社会心理是因阶级、民族和职业的不同而不同的.这两种具有代表的观点,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社会心理各层次间的纵向结构关系和横向结构关系.这两种划分实质上都是静态性划分.都没有从社会心理的内容和本质之间的动态性平衡来分层,即是说,没有从社会心理在人们精神生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性分层.我认为,对社会心理结构的认识,还须从其内容和本质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社会心理作层次性划分并揭示各层次间不同的社会心理机制,并对它们的一些主要特征加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无可避讳的事实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期的阵痛阶段,社会群体心理纠结着失望与期望、兴奋与失落的“骚动”.以经济为轴心旋转起来的社会机制乃至文化机制,使社会心理相应地产生某种失重感.每一个体现实存在的“危机感”已不再是以纯粹理性可以悬搁的命题,“困惑”成为弥漫社会的心理氛围,“失重”是参与改革进程的“集体感觉”.正是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驳杂而仓促地吸收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后现代文化理论乃至义本的解构主义,成为文学界继之而起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写《狂人日记》起,到1922年“呐喊”告一段落,鲁迅的心理态势主要呈高峰放射特征. (一) 在文化实践理智上主要倾向于主动进攻,选取最难的问题倾注思考力和出击力.在“呐喊”阶段,鲁迅一反前一阶段那种主动性、社会责任心相对弱化的心理“滑行”状态,很少出现“不活动的沉思”状态,较少有远离新文化实践目标的、单为了认知的思想活动.在文化革新上,他的思考倾注于“思想革命”这个难题;在同外部世界关系上,是对“吃人”社会主动进攻,具体的出击目标也选取最强固之处,例如,他在“‘圣人之徒’最恨人动摇”的“伦常”上开刀,“尤想对于从  相似文献   

5.
“逆向心理”这一现象,各行各业,尤其是学校和家庭都确认其存在,对社会宣传效应、或教育要求的实施,均有一定影响。但是,关于逆向心理的实质和作用,尚有争论.关于实质,有人强调它的稳定性和对立性(与大多数人的常态心理相反);有人则强调它的情境性和暂时性,即容易随刺激的方式、性质、强度而变化,似乎是多数人的一种暂时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反感”、“执拗”有重叠或相似之处,很难作为一  相似文献   

6.
“看”,作为一个意向性过程,沉淀了丰富的社会心理文化内容。而由示众向戏剧的转化,更是集中体现了“看”的意向性转化,折射出一种社会心理与创作心理。现当代文学对观众如何“看”示众的描写的发展,深入挖掘了“看”的丰富内涵,继承并发展了国民性改造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人认为应该在社会学或普通心理学中去寻找。也有人认为它存在于这两门学科的“交叉点”上。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而实际上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应该确定这门学科本身的问题范围。社会心理学确实有“自己本身的观点”。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8.
“健康”这一概念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规定为“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一种完全安宁幸福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1979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顶重要的社会目标。”每个人都渴望健康,这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促进健康是我们教育部门的责任。人民教育家车向忱不仅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还非常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解放初期,由于“日本侵略与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至今连“社会心理”这样的重要范畴都被排斥于唯物主义历史理论之外。这不仅影响了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也妨碍了人们自学利用“社会心理”正确地推动工作。今天,社会心理科学的研究有了一些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的社会历史,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是侧重它的本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休克”一词是社会学家借“休克”这一医学名词 ,把由于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引起对人的心理的冲击与震动称为“文化休克”( culure shock)。随着来华专家人数的不断增加 ,长期专家的“文化休克”现象越来越突出 ,成为高校外事接待与管理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为此 ,应该把“交流”作为帮助他们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核心 ,使来华长期专家在心理上逐步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国社会及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