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伏生是汉代《尚书》学的开创者 ,《大传》是研究伏生思想的可信史料。《大传》以道德为核心 ,提出了以仁为本的德治观 ,并以贤人共治为其人才保障 ;此外还包含着重民等观念及其宝贵的经学、史学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袁宏《后汉纪》保存许多东汉时期的原始资料,其《孝殇皇帝纪》中西域史料尚未引起学者足够重视。《孝殇皇帝纪》西域史料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可厘清范晔《后汉书·大秦传》史料之繁杂来源;其二,"本传曰"文句,可佐证《东观汉记》确曾为西域立传;其三,载录甘英出使大秦部分路线,为进一步考证甘英西使大秦完整线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喦:王先生,这是我们第二次对话,今天的话题比较单一,但我觉得会很深刻。我们这次所讲的是您2014年出版的大作《逍遥游·庄子传》,这部书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重大国家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中的一部,由您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4.
《宋史·文苑传》本之于宋代列朝《国史》,它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国史·文苑传》的原来样貌。《国史》是,则《宋史》是;《国史》误,则《宋史》误;《国史》失载,则《宋史》失载;《国史文苑》有传,则《宋史文苑》有传;《国史》以宋人碑志、文集、笔记为史料来源,《宋史》亦若合符契。元修《宋史·文苑传》之舛误,如人名、地名、生卒年、籍贯、世系记载不确或有误,系年颠倒失次,人名、事件张冠李戴,转引他书而不细读原文,遂失史实,引私家著述而不加考按,遂成虚美隐恶,等等。其始作俑者,多为宋人,而非元人。元人在个别地方,对《国史》加之增删改易,自有义理,并非尽为败笔。《宋史·文苑传》秉笔直书处多,史料来源可靠,无私家著述曲意回护、易流于小说家言之病。它折射了宋代《国史·文苑传》的取舍标准,具体诠释了宋人所理解的"文"的内涵,涵盖了宋代《国史》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阿拉坦汗传》一书的出现,对以往除汉文史料之外,以《黄金史》、《蒙古源流》为主所进行的十六至十七世纪蒙古史的研究,给予了一个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内蒙古的研究者纷纷发表了利用《阿拉坦汗传》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见这个史料肯定像所期待的那样有其独特的内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珠荣嘎氏公开出版了《阿拉坦汗传》(民族出版社,北京,1984年),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我去越南旅游,途中和游伴王先生聊起电视剧《甄媚传》,越南导游阮先生接过话说:"我正在网上看《甄嫘传》呢!已经看了五十多集。"我对此很惊讶,王先生却笑着说:"中国的电视剧在海外有很多粉丝。《甄嫘传》在国内开播后,越南的字幕组就开始行动了,别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喜欢在网络上看打着字幕的海外剧。"旅游期间,我应邀兴致勃勃地去导游阮先生家,感受普通越南人的生活。阮先生的家离胡志明市的商业街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左传》《左传》亦称为《春秋氏传》、《左氏传》。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约20万字,传春秋时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传文起自鲁隐公元前(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  相似文献   

8.
《宋史·曹彬传》是记载曹彬事迹和宋初战争的重要史料,然疏误之处甚多。本文利用曹彬行状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中有关宋初史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疏理,纠正了若干错误记载,并指出了一些歧异之处。  相似文献   

9.
《新唐书》在撰写时大量使用了野史、笔记、碑志、传状、小说等,很大程度上造成《新唐书》史料运用不精或史料记载错误。这与编撰者对原史料理解有误或失于考证等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齐己行年考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齐己诗集《白莲集》以及《唐才子传》、《十国春秋》、《宋高僧传》等相关史料,对齐己自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至后晋天福八年(943年)间的生平行踪情况,如齐己的生卒年限和地点、出家时间、寓居荆南的时间以及与郑谷、尚颜、虚中、贯休等文人学士和诗僧的交游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精神可一言以蔽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之所以拥有这种人格精神,实与他沟通了必然之"命"与当然之"理"的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文天祥的一生,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也是知"道"循"道"卫"道"的楷模。从他一生的事迹可以看到作为思想家的文天祥与一般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不仅以理论的探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以其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所服膺的儒学之基本价值,从而耸立起一座儒家人格精神的历史丰碑,让世人在敬仰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人格上的锤炼。  相似文献   

12.
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人品诗品俱佳,《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值国家兴亡之际,谢翱尽倾家资,弃笔从戎,投奔文天祥,随文转战各地。宋亡后,谢翱遇名台必哭祭文天祥。其著名的《登西台恸哭记》,是追悼文天祥的感天动地之文,融注着对故宋的坚贞和忠诚。谢翱恸文天祥壮志未酬、为国捐躯,究其根本,则是恸宋朝沦亡、故国不再。他对丈天祥的感情,实质上是对宋室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文璧降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胞弟文璧在宋亡后降元,后人对他褒贬不一。宋亡前,文璧是个合格的忠臣孝子。宋亡后,他为保护文氏家族,弥补文天祥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被迫降元;对此,文天祥内心虽有矛盾和痛苦,但实际上已经予以默许。文璧降元固然是对宋朝不忠,但也不必深责。因为在元朝统一中国后,历史任务有所改变,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必再以是否忠于宋朝为标准。文璧在出任元朝地方官后,为保护南宋遗民、恢复战争创伤和安顿文氏族人尽了全力,对元初社会发展有所贡献,他仍是个值得肯定的人。  相似文献   

14.
矢志抗元、以身殉国的南宋朝臣文天祥 ,之所以亦能在元人的“道德法庭”中被列为仁人志士的伟人之列 ,乃是由于其叙事本体充满了以“正气未亡人未息”为精神支柱的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5.
文天祥《集杜诗》与《胡茄曲》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杜诗》和《胡笳曲》都是文天祥的“集杜诗”,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其相同处表现在诗歌中包含的主体精神和诗歌主张上,不同处表现在这两类诗的艺术形式和给我们提供的认识价值上。  相似文献   

16.
汪元量作为宋末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堪称“诗史”的现实主义杰作。他的诗除了内容独特为世人瞩目外 ,在艺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以说 ,汪元量的诗歌同文天祥等人的诗歌一起 ,代表了宋末文学的主流和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7.
用解构与后现代的眼光,通过“反向”阅读的路径可以看到只能表述、显现“道”的“文”,而关于“道”的体认始终是被“文”建构的不断延异和滚动的过程。进而发现《文心雕龙·原道篇》有个潜话语:“文”是如此重要而与天地并生,只因“文”言说着、建构着“道”。如果将历史的摆钟置放到当下,那么对于今天的人文精神重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传为蔡琰所作之诗有五言体和骚体的《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虽然不能确定为蔡琰所作,但由其文字内容观察,作者十分贴近蔡琰的心灵声音。其后以《胡笳十八拍》为题目的续作者,唐代有刘商,宋代则有王安石、李纲和文天祥等人的集句诗。李纲和文天祥《胡笳十八拍》集句诗的历史意义可梳理为三个层次:一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句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诗为集句诗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诗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相似文献   

19.
《文子》的政治文化取向,是黄老道家的道治主义.从它所塑造的行道主体看,有圣人、至人、君子、人主、真人等,虽代表了统治者的政治态度,但也反映了它对统治者的复杂心态.《文子》的道治主义态度,虽然吸取了儒家的人治和法家的法治原则,但却超越了二者的局限,以道为治,在很大程度上以道来限制人君的权力,并意识到了社会历史兴衰治乱的客观规律性.《文子》有比较系统的道治思想,也有比较浓厚的民本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20.
冯源 《南都学坛》2005,25(3):60-66
“文笔”说是我国中古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如何就“文笔”说研究,阐发出六朝文学的嬗变大势及其所以如此之故,乃学者们研究的初衷所在。20世纪“文笔”说的研究主要是从“文笔”的义界,“文”、“笔”分目的历史、缘由,“文笔”说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等方面展开的。学界对六朝“文笔”说的认识已渐趋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