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能源系统中能源经济增长将随着对能源依赖的逐渐饱和而下降这一合理假设,给出能源系统消费的Logistic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10年、2030年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2.15亿吨标准煤及32.88亿吨标准煤;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亦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到2010年增加61%,明显高出全国平均增加水平33%.同时本文利用哈维尔摩经济增长模型,引入能源生产的哈维尔摩模型,该模型适用于能源生产预测系统.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10年和2030年能源生产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7.66亿吨标准煤及31.83亿吨标准煤.从预测结果看,本文的能源消费、生产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激励下,江苏省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一次能耗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首先探讨了降低能源强度的必要性,然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江苏省工业能源强度的因素,最后提出降低能源强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视角出发,利用1985~2008年间江苏省能源消费及工业产出数据,详细估算了二氧化碳排放的EKC形态及排放峰值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截止2020年的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进行了相关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基于灰色关联度建立了我国能源消费组合预测模型,并与传统GM(1,1)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能有效降低平均相对误差,提高预测精度,非常适用于我国能源消费预测。  相似文献   

5.
我国能源消费预测与能源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应用了混沌动力学模型对未来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Laspeyres指数及其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更完善、合理的完全分解模型,基于完全分解模型,运用1980~2008年分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能源消费相关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并深入分析了能源消费变动及各个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节能量和节能率。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能源消费变动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趋势和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中国能源消费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978—2008年能源消费和GDP的实证关系分析,发现存在较稳定的由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构造出由GDP到能源消费的二阶误差修正模型,并用该模型完成对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能源的发展和合理利用与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基于能源、经济、环境三者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个能源消费规划模型预测到2010年中国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并针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提出相应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变量分析框架,将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并列纳入研究体系分析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构造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可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产业结构弹性及生产率弹性的趋势变化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负相关,具有抑制能源消费的作用。从各弹性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能源的收入弹性有继续小幅提升的可能,产业结构弹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0.
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此为背景阐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重点行业发展前景,通过不同情景下的预测分析,探讨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路径与趋势。根据预测结果,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尤其是煤炭、黑色金属冶炼和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呈下降趋势;在基准情形下,预计到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171.97万亿元(2018年不变价水平),能源消费总量约57.09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比将不断下降,清洁能源占比预计达到41.7%。根据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在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合作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引入数据包络模型(DEA模型)中SORM-BCC超效率评价模型,建立以万元GDP能耗、工业SO2排放量和万元GDP中CO2排放量为投入指标,以GDP、工业SO2削减量和CO2排放强度降低量为产出指标的节能减排绩效评价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节能减排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0年江苏省节能减排绩效较好,仅有2006年和2008年两年不是模型所测有效单元。分析各地级市的区域绩效和规模收益的差异,苏北地区节能减排绩效最高,其次为苏南、苏中地区。其中,苏北区域内各城市差异显著,徐州、淮安节能减排绩效值较区域内其他城市明显偏低,而宿迁、盐城节能减排绩效值则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以2010年为例,对各城市的节能减排目标进行改进以达到最优。依据研究结论认为,江苏省应加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重化工行业整合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9年至2014年江苏省13市的科技统计数据,采用数据包络方法DEA-C2R模型,客观地计算江苏省各城市的创新效率。计算结果显示苏南的创新效率较苏中与苏北有较大的优势,但13市的创新效率都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认为政府扶持、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大,而产业结构的影响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老龄化趋势越严重,智慧养老的社会需求和发挥的作用相应也越大。以江苏省出台的智慧养老政策为研究样本,分析江苏省破解老龄问题的政策路径,对其他地区智慧养老制度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收集江苏省及其地级市发布的85份智慧养老政策;通过量化手段梳理智慧养老政策时间、主体等显性特征,分析政策演进的主要脉络;以TF-IDF算法提取政策高频关键词并进行聚类,剖析养老领域顶层设计格局。聚类图谱显示,江苏省智慧养老政策主要聚焦于公共服务、产业模式及智慧技术三大主题。对今后智慧养老政策制定提出三点建议,分别是基于政策基础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多方联动探索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立足群体特征优化智慧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4.
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计算了长三角地区1990—2009年间CO2排放量,对比分析了江浙沪三省市的碳排放总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CO2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不断攀升,碳排放强度逐年减小,但区域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江苏的碳排放总量高于浙江,上海最低,且江浙两省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最快;江苏年均CO2排放强度高于上海,浙江最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是造成区域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实现CO2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济手段运用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认为存在着不同的环境"控制点";而在不同"控制点"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可有效地调控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城市层面,基于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视角和系统存—增量特征,构建一个兼顾能源消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从时空维度对13个地级市2015—2019年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能源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能源—经济—环境—社会总体耦合协调性较好,但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优于苏中,苏中优于苏北。苏州作为江苏省的第一大经济体,其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同时,南京、南通和宿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特点。此外,镇江、连云港、徐州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波动性较大,需要重点关注并制定改善方案。针对江苏省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异质性的问题,建议加强省内城市经济交流与产业互助的力度,依托国家“新基建”战略,加快推动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的耦合协调转变。  相似文献   

17.
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探究影响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深层次因素。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 将资料中节能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编码处理后, 构建基于江苏省的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的中展现的脉络和关系是饱和的。居民自身的节能意识、行为能力、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对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包含社会规范、宣传教育和奖惩机制三个维度的情境因素间接地影响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能源信念、节能责任感、节能控制观、对能源问题的敏感度四个维度构成节能意识变量, 行为知识和行为约束两个维度构成行为能力变量——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五个维度构成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Ⅰ):优势与机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为战略研究的基础,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简要总结了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在自然条件、森林资源培育、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种苗、花卉、森林旅游等方面,探讨了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造板出口和加入WTO等因素给江苏林业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