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量化标准归纳起来有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和有效剩余劳动力估算法等四种方法。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发展关系、受教育水平、社会文化、机会成本等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对这些不同观点的述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转型期农村经济学的研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刘易斯和托达罗关于发展中国家消除二元结构的人口流动模型理论对我国现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我国现实国情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户籍制度改革、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渝经济区内农村人口多,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合理的转移,不仅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还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结果,直接关系到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基于此,采用经验估算法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估算法分别对经济区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估算,结合两种方法的估算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出成渝经济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  相似文献   

4.
"推--拉"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理论依据;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改革原有的户籍制度,城乡统一登记管理的新户籍制度对推拉力和二元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根据1978-2014年我国的相关样本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与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和农村中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其中,人口城市化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和农村中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具有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较小。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应以包括县城在内的大中小城市为主、县城以下的小城镇为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类型应向以专业型转移为主、兼业型转移为辅的形式过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应以跨区域转移模式为主、就地转移模式为辅。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农村中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将这些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刘易斯模型,投资与工资差距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近几年,投资的相对不足与较低的农民收入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根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分析,应当实行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生产性投资、保障农民工利益等相关措施加速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和各地实际情况,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分别采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城市化和发展城镇群的战略措施,调整城乡社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流动和转移关系到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就业管理的诸多问题.基于二元经济转换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根据在昌图县等地的大规模调研数据,对辽宁省农民工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辽宁省外出农民工转移规律,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辽宁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关系模型.运用ARMA模型计量方法,预测出辽宁省未来外出农民工数量将逐年增加,但增速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条件,但由于劳动力数量大,增长快、文化素质低、分布不合理,开发这些自然资源又受到劳动力数量、质量、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走自我就地消化为主、移民和劳务输出为辅的道路。一是在大农业内部进行多层次转移;二是在农村内部多形式转移;三是在发展农村小集镇及乡镇所在地建设中转移;四是在本区内鼓励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的地区“顺向”转移;以及劳务输出等等。通过这些途径转移,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各得其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加入WTO后,我省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下,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民转移组织化等“五化”联动,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建设新农村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丘陵地区农村不断增长的富余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富余农村劳动力要进行必要的转移,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提出了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性和有序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有着重要意义。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转移规模和速度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和农村劳动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积极建设小城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革与创新政策制度、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将有利于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彻底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最后,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的长期目标出发,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目前约有两亿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句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这是一个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性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跳出家门、农门、跨出省门、国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热潮如火如荼,已经正在成为黑龙江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必经阶段.当前,我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要转移的数量大,而且转移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化,即大部分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完成了职业的转换而没有完成身份的转换(市民化).其成因在于长期的国家赶超战略和基于其上的多元社会整合机制.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层次上的审视和转换,完成从赶超战略基础上的多元整合机制向均衡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一元整合机制的转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一元整合路径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整合,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