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综合学科,社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规律和学科体系等,都正在逐步形成、建构与完善之中。探讨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基本原理,如社会生态的系统性原理、和谐性原理、能动性原理、自组织原理、循环转换原理、公平正义原理、波浪式前进原理、文化多样性原理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综合学科,社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规律和学科体系等都正在逐步形成、建构与完善之中。文章第一次初步探讨了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基本规律,如社会生态的适应生存、平衡相变、协同发展、基础支撑、超迁倒返、不可逆演变等。探讨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生态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将环境资源、人口问题、城市生态、生态文化、社会生态系统等作为研究内容,以实现社会生态平衡与优化,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统一与可持续发展为其研究的任务与目的。社会生态学丰富与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与发展的物质基本原理,并促成了两个世界、两类科学和两种文化的交叉整合,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其含义是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状态,生态学则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科学,由于没有哪一个生物体能够独立于其他生物体而生存,生态学研究实际上包括生物内部关系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关系两个方面.生态学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领域,形成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人类(社会)生态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群体与其物理(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因此生态的概念获得了社会学的意义,其含义是人类群体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源于废弃物循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实行"3R"实践.循环经济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行动方略,实践模式呈现多样化,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阐释了哲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学中的循环思想,并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提出促进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几个重点是:明确循环经济要解决的问题与目标定位,拓展现代经济学的循环思想,并运用经济学理论阐释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  相似文献   

6.
生态哲学——产品生态设计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哲学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生态哲学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综合优化发展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也为工业设计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原则.产品生态设计是生态学与工业设计相结合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则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分析了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实习实践五个方面探索性地论证了生态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不断加快,全球化的浪潮席卷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整体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等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社会生态学作为一门生态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深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认真梳理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从理论生态、环境生态和教育活动生态三个层面入手,对全球化给高校德育社会生态系统带来的冲击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该文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性生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态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其含义是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状态,生态学则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科学,由于没有哪一个生物体能够独立于其他生物体而生存,生态学研究实际上包括生物内部关系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关系两个方面。生态学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领域,形成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人类(社会)生态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群体与其物理(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因此生态的概念获得了社会学的意义,其含义是人类群体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创业生态系统是参与社会创业活动各主体频繁互动的产物。借鉴生态学概念对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其结构和运行机制,并认为其由创业生态群落与创业支撑环境两部分构成,创业生态群落包括主导社会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商业企业等种群,动力机制、平衡调节机制、共生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是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借鉴、移植和运用生态环境学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把体育和环境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考察.从体育与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阐明体育的人类生态学基础和体育生态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教育生态基本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生态结构。从生源减少、国际化进程加快和国际教育领域竞争加剧、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日益强烈、网络教育影响不断深化、社会生产需求变化、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不可避免等方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的发展变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正发生着关键性变化,这种变化面临着多种困难。  相似文献   

14.
出版生态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的出版生态对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出版生态入手,提出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及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出版生态学应当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层次研究出版生态规律,而以出版生态系统为研究重点,探索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课堂生态建构是课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文中从价值、社会和心理等维度对课堂生态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课堂生态遵循生态价值观,师生都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师生双方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具有不完满性和互补性;民主既是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则,也是课堂生态主体的主要生活方式;课堂生态需要具有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心理环境,自立、自信和自强是课堂生态主体必备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息”创新方法运用于社会学和现代生态学的研究,使生态问题同自然界、社会在控制论和信息高技术中达到高度的综合统一。而传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创立的定性观念和经验的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对复杂的生态系统的动态描述。因此,对有机的多因子系统的信息目标控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控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赋予农民生态权可以使农民成为农村生态建设的权利主体,为农民在环境立法上争取话语权奠定制度基础.然而,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使得个体农民在生态利益中没有明确的权利份额,也无法基于自己的单个权益决策环境事项、救济生态损害.为了使作为宪法权利的农民生态权得以落实,立法上需要具体规定农民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公益诉权,并通过农民环保组织引导农民生态权实现的组织化、理性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是建立在对生态之理性综合认识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可以展开为三态和谐,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人)之间的人态和谐、人自身的心态和谐。三态和谐作为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人本理念新的理解。它吸取了物本理念的合理内核,在重视"人"的同时也重视"物",光大了原有人本理念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将人不仅视为责任主体,而且看做创新主体、享用主体。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该文从转变思维观念、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生态人格,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生态补偿,健全法律法规、保护资源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五个方面来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下文化商品化大潮引发的文化消费生态危机,有必要规范化建构文化消费生态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建构该体系的目标是使文化消费生态圈的内生态主体和外生态环境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有机融合的生态关系。文章基于跨学科视野,运用规范研究法,在经济和文化两个维度之间寻找消费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平衡点。引入生态学上的“生态位”和“生态链”的概念研究内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运用用PEST变量模型分析法分析外生态环境。最后提出要不断强化对文化消费者的引导和对文化消费市场的调控,促使良性的文化消费生态形成,倒逼文化生产生态回归正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