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透过萨克雷《名利场》中人物角色的定位,探讨其中意象形成与意境拓展的辩证关系,进而揭示小说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小说围绕着贝基·夏普和艾米莉亚·塞得利的生活命运展开,艾米莉亚生于商人家庭,外表柔弱,心地善良,最终获得幸福;而贝基出身贫寒,外表妖媚,心机重重,结果夫离子散。通过这两个女主人公的命运,萨克雷描绘了当时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部小说的副标题为"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因为它把当时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作批评与讽刺的对象。小说中所描述的名利场是一个浮华的世界,到处都充满尘埃,将人们的眼睛蒙蔽,同时也蒙蔽了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杰出代表作《名利场》长期以来一直颇受学界关注。小说女主人公利蓓加.夏泼表现出的冒险和反叛精神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对传统意义上女性角色消极定位的挑战。该作品在国内的译介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原文本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在目标文本中是否得到相应还原。以杨必女士翻译的《名利场》中译本为个案,从直接和间接方面探究目标文本对原文本女性主义精神还原过程中发现,杨必女士在翻译中对原文本女性主义精神进行了对等还原。  相似文献   

4.
从《名利场》的两位女主人公看当时的英国社会姜忠全,栾述文《名利场》(VanityFair)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WalliamMakepeaceShackery)的代表作。它以两个女子(利蓓卡·夏泼和爱米丽)的命运为主线,展示了19世...  相似文献   

5.
《名利场》作为英国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 ,一直以来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从现代叙述学的角度 ,从“关于叙述者” ,“关于叙述者与读者” ,“关于叙述者的议论”三方面分析了作者于《名利场》中所运用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6.
剖析《名利场》中蓓基的另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利场》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 ,萨克雷对当时虚伪、残忍的英国社会勇敢地表示出一种反叛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 ,萨克雷笔下出现了光彩夺目的叛逆女性———蓓基·夏普。本文通过对蓓基品德的分析 ,展示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处境和社会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三部反映家庭教师生活的长篇小说,即斯汤达的《红与黑》、萨克雷的《名利场》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三部小说中主人公形象和命运的截然差异反映了斯汤达的白日梦情结、萨克雷的男权思想和夏洛蒂的女性意识。揭示三个家庭教师形象背后蕴藏的作家世界观对于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家庭教师小说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写过一些讽刺性的中篇和长篇小说,也创作过诗歌和特写。但是使他赢得文学家声誉的作品却是他在四十年代创作的长篇社会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他的这部杰作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实质:唯势是趋、唯利是图、尔诈我虞、贪婪愚昧,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私”字。当时英国已成了强大的  相似文献   

9.
从介绍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生平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名利场》所完成“描写真实”、“宣扬仁爱”两大任务的深刻揭示,就这位“天才”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艺术创新手法进行了评析,并对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披露,高度评价了其在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史上坚持真实性原则、不落窠臼而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名利场》是 1 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 ,这部伟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幽默、讽刺、旁白等叙事手法陈述故事 ,通过愉快活泼的对话刻划人物 ,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 ,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而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王熙凤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利蓓加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力作《名利场》中的一个最赋魅力的人物形象。《红楼梦》诞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名利场》则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王熙凤与利蓓加不仅在地域上远隔重洋,而且在时间上也相差一百来年,尽管如此,这两位女性身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个各具不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两个集美丑于一身又都臭名昭著的女人何以  相似文献   

12.
丹尼尔·笛福被公认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国内学者长久以来多关注荒岛求生的励志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对小说《摩尔·弗兰德斯》较少涉及。部分研究多聚焦小说的伦理困境或摩尔的道德重构和身份重塑,鲜有论及小说凸显的道德经济观。事实上,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严重道德危机,生成经济和道德层面复杂和多变的伦理关系,诱发摩尔经济犯罪和伦理失范。有鉴于此,笛福小说《摩尔·弗兰德斯》着力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犯罪者的优越道德观,并希望通过降低阶级等级来恢复道德经济,以此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女野心家、阴谋家、荡妇的形象 ,重新解读 ,发现她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主动进攻社会的英雄。她在进攻社会时的手段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她是清醒的社会批判者和行动家 ;她有明确的目标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最终她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以讽刺势利、批判金钱万能和宣扬仁爱为主旨,描绘了一幅英国上流社会的风景图。幼年时期母亲的缺席、社会环境的影响及自身人格因素,导致女主人公利蓓加对孩子母爱的缺失。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质,使利蓓加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灵魂深处的本真,成为世人眼中不称职的母亲。  相似文献   

15.
骆乐 《南都学坛》2000,20(5):56-58
《名利场》是 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 ay)的代表作。已故译界前辈杨必女士留下的《名利场》中译本译文准确、地道 ,流畅地、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文的艺术境界。杨女士主要是通过将句子结构化整为零单词分译 ,展词成句以“归化”为主要手段 ,巧妙运用汉语成语和四字格这三种手段来处理译文的  相似文献   

16.
徐乐怡 《南都学坛》2004,24(5):83-84
简·奥斯丁的小说全部涉及婚姻主题。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书中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 ,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社会和时代的矛盾 ,以及英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 ,贵族阶级既遵循旧的价值观念又接受新思想的矛盾心态。折射出旧的经济秩序逐渐解体 ,新的社会结构整合重组所引发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论英国女权主义的先驱--利蓓加·夏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蓓加·夏泼在《名利场》里被作者萨克雷看作是没有信仰、没有仁爱的人 ,但是 ,笔者通过对她反抗双重压迫的分析 ,以及她与简·爱、爱米丽亚之间的比较认为 ,利蓓加·夏泼实际上是一位勇敢的英国女权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历险小说作家罗伯特·巴兰坦的名作《珊瑚岛》,讲述了三个秉性不同的英国少年遭遇船难后在南太平洋海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土著的改造,体现了当时福音教化的观念。通过对三个虔诚、勇敢的英国少年的刻画,小说构建了文明理性、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绅士精神,同时秉持自由帝国主义理念的英国民族身份。小说在回应英国维多利亚中期社会潮流的同时也协助强化了英国社会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莉倍佳是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萨克雷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男权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的莉倍佳,在赤裸裸地撕开她美丽包裹亮出利欲追求的同时,也给予理解。曹雪芹完全从欣赏的角度来描写林黛玉,黛玉的被欣赏在于她没有血肉之躯女性的世俗之气,而是一缕纯净的自由之魂。病榻上供人欣赏的林黛玉与生活的和解,才是女性自主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20.
小说人物的话语表达方式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作者将既定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的有效方法.在《名利场》中,萨克雷运用直接引语刻画了狡猾善骗的贝基,用言语行为的叙述体描绘了温柔的艾米利亚,用自由间接引语塑造了忠厚善良的杜宾,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