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周易》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瑰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周易》研究多以普及阐释为主,而对《周易》的宏观文化分析及其现实意义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易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周易》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以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周易》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瑰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周易》研究多以普及阐释为主,而对《周易》的宏观文化分析及其现实意义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易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周易》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以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周易》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瑰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周易》研究多以普及阐释为主,而对《周易》的宏观文化分析及其现实意义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易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周易》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以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周易》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瑰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周易》研究多以普及阐释为主,而对《周易》的宏观文化分析及其现实意义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易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周易》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以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着重指出目前易学界在《周易》研究中出现的两个误区 :一是把《周易》迷信化、神秘化 ;二是把《周易》人为地现代化 ,用现代科学附会《周易》。这两种倾向都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它对我们民族科学思维的建立、科学方法的应用、科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害的。从历史及文化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七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在创刊号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明学者张岱年、梁漱明、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分别为该刊题写了贺词。《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  相似文献   

7.
由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办的《周易研究》,已于1988年7月正式创刊。该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易学研究专刊。在创刊号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名学者张岱年、梁漱溟、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等先生,分别为该刊题写了贺词。《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  相似文献   

8.
《周易》作为一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典巨制,成书古老,内容丰富而庞杂。它是一部卜筮之书,具有浓厚的原始巫术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尊重历史,以史治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本文作者的立论前提和基本出发点。本文认为,《周易》以儒家思想为基干,全方位地荟萃先秦诸子杂家社会文化思想精华,集史前文化、图腾文化、原始巫术宗教文化,以及世俗经验哲学、人文社会思想乃至行为生活方式之大成,最终成就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史上的经典名著。从《易经》到《易传》,中华民族完成了从原始巫术宗教神性思维到世俗经验哲学人性思维的嬗变。《周易》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远早于古希腊罗马,是人类最早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进行全方位审视和探索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体,既是易学研究工作者的专业性刊物,又对于一般文史工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与原始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近 2 0多年间陆续出土的文献性资料的研究 ,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旨在就有关出土文献资料研究上的方法论问题 ,诸如新出土文献资料的分类及其与通行文献资料的关系、“疑古”思潮与对通行文献的本文批判和高级批判等问题做一些考察。同时 ,通过对通行本《周易》与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对比分析 ,具体讨论《周易》与原始儒学的关系 ,以及儒学早期发展的历史和《周易》哲学的诞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易》研究,在历史上分象数、义理两大学派,因而形成《周易》研究的象数易和义理易两大领域,但由于不重视语言文字,造成了“狐不守丘,叶不归根”的局面。《周易》的现代研究,应当接收历史的教训,以语言文字研究为基础,包括象数、义理、语言文字三大内容。针对《周易》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帛书《易》、竹书《易》语言研究的现状,目前亟需解决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版本问题,《周易》语言文字的性质特点、时代性问题,《周易》语言的口语性、社会性问题,古音通假问题等,以纠正《周易》语言文字研究中一些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2.
《尚书》和《周易》历史变动观念其相通之处在于:都是基于对自然、生活的实际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凸显了经验主义和实用理性色彩;相对于西方的同时期文化经典而言,它们都更强调"人"而非"神"在历史变动中的作用;都有某些程度上的循环论色彩。同时,《尚书》《周易》历史变动观念又有其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与二十五史的撰写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恰恰是《周易》对为什么撰写这个问题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司马迁以《周易》为基本点。回答了他为什么撰写《史记》这个有关史学观的大问题。二十五史中多有关于《周易》研究者的记叙 ,而且常常利用《周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深入研究《周易》与二十五史这一课题 ,将拓宽二十五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在海内外《周易》研究热潮的推动下,西安周易研究会为了交流广大《周易》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周易》进行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研究水平,进一步推动西安地区《周易》研究活动全面、深入、健康地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开发利用其科学性精华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人类科学文化发展作出新贡献,拟于1990年6月在西北大学举行首届《周易》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一部由符号和文字组成的先秦典籍.对《周易》的研究,人们称之为易学.数千年以来,为《周易》本身的价值和它的特殊历史地位所决定,易学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点,对中国思想、文化甚至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影响至深.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无不发生了巨变,其易学研究也莫能例外.对民国初年以来的现代易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可为当前的易学发展提供史的借鉴,而且也是对本世纪文化、学术的发展及其规律进行世纪性总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来考古发掘所取得的地下文物资料,以及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周易》前史(指今传《周易》定本形成以前的历史)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物资料。我觉得,依据这些资料进行深入一步的综合研究,也许有可能编写出一部崭新的,既科学又生动的《周易》前史来。这样就可以澄清长期以来对于《周易》的种种臆测、附会之说,揭去长期以来笼罩在《周易》身上的层层神秘面纱,而还《周易》的本来  相似文献   

17.
在《易学象数论》中,黄宗羲从经学立场出发,通过预设《周易》经传本有象数学的统一,对历史上形成的以解释《周易》经传与自拟为《周易》而造作的象数学作了系统的考辨。前者关乎《周易》经传象数学的真伪问题,后者则关乎象数学的正统与非正统问题。黄宗羲对象数学的考辨,已经超出了《周易》经传系统,是对象数学的一次系统清算。  相似文献   

18.
《周易》对于人生行为的教化意义,是《周易》文化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内核。以"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对社会人生的敦淳启喻的教化作用,是这种哲理思想的生动的社会显现,也是《周易》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核。《周易》还进一步从道德教化的范畴,提供了一个"圣人"教化的遵循模式。《周易》中的"圣人"明显带有中国文化的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所决定的,"圣人"与"天"的和谐一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此外,《周易》还提出了个人自我道德约束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一,被列为十三经之首.《周易》主要分为《经》、《传》两个部分.《经》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传》为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是用以解释《经》的.《经》、《传》均非出自一人一时,而是经过长期不断的加工而成的.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代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有部分不同之处,此足以证明《周易》成书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献,它不仅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宗教、科技、医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界就研究系统论方法作了较多工作,出版了不少著作,但尚属于引进吸收国际上盛行的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思想,对系统论方法研究及其理论探讨可能未置于重要位置。这表现为对我国古代文化源头活水的《周易》系统论方法思想没有作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以致学术成果有见甚鲜。无疑,这有碍于系统论方法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基此,笔者依据一般系统论方法原则探索《周易》系统论方法思想,以期沟通当代系统论与我国古代系统论的彼界,发微传统文化精华,揭示《周易》系统论方法思想在系统论方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