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权属特点及对保护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生态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通过保护区建设等方式,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事件不断发生,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不断增长。其中,产权不清是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根源,而资源管理低效则是重要的制度原因。本文运用了经济外部性理论,从资源产权制度视角探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文章首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产权的特点进行了概要分析;其次,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产权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分析了产权问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产权制度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现有的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存在“主流化”规范缺失、对生物安全保障回应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应基于生态发展观、生态协同观和生态合作观,实现多元价值协调,遵循整体主义的生物多样性法治路径,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此,应充分利用环境法法典化的契机,推进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化;以风险预防为原则,健全和完善关键制度;健全协调机制,完善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而昆虫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南岳这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昆虫多样性,对于保护及利用南岳现有昆虫资源、维护其良性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岳昆虫多年的调查统计,区系成分分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结果表明:南岳昆虫种类繁多,资源昆虫丰富,森林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以东洋成分为主体,东洋与古北成分并存,昆虫群落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视野下保护生物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的科学,是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文以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就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教学途径的拓展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等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Iture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保护项目,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2年发起的一项大型的国际计划,其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按照定义及粮农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典型的GIAHS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位置,保护好中国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作者从生物多样性策略;我国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意义、原则和内容以及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对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管理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自然界的生物量有 95 %以上是由植物光合作用所合成 ,人和动物的生存都依赖于植物多样性。本文就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乃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两大紧迫任务,特别是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二者的关联性被越来越多地提及。然而,目前在其规则协同方面,它们却凸显出诸多滞后与不足,进而严重影响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同步。是故,未来国际社会应在整体系统思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碳中和共识的政治推动力,从法律上确立起相互支持原则,以期实现二者的规则协同。对中国而言,则应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下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因素,在肯定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办法的同时,亦应积极防范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可能产生的规则冲突。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广袤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整体稳定和平衡不可分割的区域,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及森林资源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危机。尽管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都有诸多不足之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在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进行地过程中,亟需建立健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同时不断提高地方环保立法和执法水平,从各个层面完善对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复合种群的理论与模型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种群理论是目前保护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关注的是局部种群之间个体迁移的动态及物种的续存条件,面对全球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它应用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实践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一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精品。它以中国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中国人的历史与民族感情,形成中国芭蕾的民族风格。它的音乐优美而动听,舞蹈形象鲜明饱满,舞蹈风格独特多样,其艺术魅力激励着一代代人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不止。  相似文献   

12.
共生既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心城市与其举办的高校天然地具有共生关系,"内外合力,共建大学","同呼吸,共命运",互利共生是中心城市与其高校最理想的关系模式,也是处理中心城市与其高校关系的准则。为此,中心城市高校要坚定为地方服务的宗旨,在服务之中求生存和发展;进行机制创新和制度化建设,促进中心城市与其高校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在发酵工业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微生物的生存利益与人类的经济利益 ,也就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的主观意志 ,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 ;发酵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就在于努力促使对立向统一的转化。“微生物生物机器”的创新思路和发酵工程的生物学理论 ,为促进其转化提供了一个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14.
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生物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崇拜是萨满教的主要崇拜观念 ,它建立在北方先民对动植物不断探索和认识的基础之上 ,又以其神圣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可以说 ,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北方先民的生物认知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科学革命论是解释与阐述学科演化常用的视角。该文以科学革命论提出的四阶段发展模式为基础,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高等教育、农机工业等不同维度入手就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演进及其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前科学时期到常规发展时期,学科理论体系经历了从非体系化走向体系化且得到科学家认同的一个过程。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目前还处于常规发展时期,加之农业机械化还没有全面实现,学科既有沿着传统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必要,也有积极发挥后发优势与追赶效应、加紧追赶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国际前沿的需求。本世纪中叶,学科即将进入转型期。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标榜为民主和人权的国家,美国的学者西尔斯提出了象征政治,对民主和人权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选民在投票时,往往不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是多年积淀的情感对候选人和相关政策所表现出来的象征进行投票。体现在人权上,主要表现为种族歧视,尽管种族歧视从生理和法理的角度已经消失,但白人对黑人的负面情感依然存在,并体现在对相关政策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实践路径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促进地区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实践为线索,梳理了保护试点的推动进程与研究进展,并在全球农业文明的相互观照中,重申了传统农业知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反思高科技农业的危机而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世界各民族传统农耕智慧的刻意存留,更是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哲学考量,其深层的价值则是对现代化知识系统的超越,是对"后现代农业"思想的启蒙。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生物污染猖獗,已经构成了生态灾变的一个主要方面,严重地危及到了相关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对当代生物污染成因的探讨却见解不一。鉴于当代的生物污染肆虐并不是发生在纯粹的自然背景下,而是发生于自然与人文双重背景下。忽略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当代人文环境,显然无法澄清当代生物污染肆虐的真实原因。为此,本文引入了生物制衡和文化制衡两个概念,从文化的角度破解当代生物污染肆虐的社会原因,指出人类的当代生存方式对生物污染的肆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治理生物污染必须立足于各民族文化,通过改变资源利用的办法才能有效地防治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19.
WTO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系及我国的环境法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与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两大规则在内容上出现许多交叉、关联现象.CBD有积极追求生物资源经济价值的意愿,而WTO在保证贸易自由的前提下,比其前身GATT给予环境保护更切实的关注,但CBD与WTO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和碰撞,两大规范之间仍有许多的空白地带急需协商.对WTO与CBD,我国可采取的法律应对包括:积极参加到贸易与环境的各种论坛中,参与制订、修改和影响规则;充分利用国内的规章制度,保障本国利益;充分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20.
The continued expans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biological disciplines impede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fficient advance of biological research. Reversing these trends may require a unification of theories and concepts from all levels of biological organization. One form of this unification is the statement of generalizations that apply to all living systems. We explor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general theories of living systems by analyzing conceptual frameworks as they apply to biology.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relation of empirical observation, theories,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individual scientist's conceptual continuum. Also presented are a small set of translevel generalizations that articulate our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living systems in terms of organismic system organization,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organismic system dyad, system capacity, and system incorporation. A set of procedural rules are stated which suggest minimum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xplanatory adequacy of biological theories. The relation of this work to other similar analyses and syntheses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