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的强力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充任着承载定位功能、链接情感指向、诠释认知内涵的工具性媒介,并发挥场域功能承载集体记忆、生产身份归属、展演共同体价值,在以刻写集体记忆、再造个体认同、强化共同体价值为理路的公共空间营造中,对“想象的共同体”进行了必要的情境化呈现。在聚焦共性的前提下,通过再造公共空间这样的“物质-精神”共构基点,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指引。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对比分析,从历史和现实视角出发,结合各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与传播互动,对文化认同的深层影响展开分析; 从理论探源和现实语境的双重维度,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继而探讨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生逻辑与互动关系; 同时深度剖析各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传播心理,从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阻力,探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传播路径。研究认为,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生共契、辩证互动关系,基于“整合、共情、重塑”的发展思维,从知识再造、情感融合和行为自觉3个方面发挥民族成员文化表达的主体性,激发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与创新性发展,发挥媒介与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的中介性,同时能包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与独特性,实现文化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协调中间力量、激发各成员的人际互动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原生创造力,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各民族进一步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考古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后来该称谓多见于民族学和历史学著作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正式形成。此后学界掀起了一场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潮。考古学作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科学,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方法上,文化-历史考古研究范式中的考古学文化和谱系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阐释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践中,可以从文明探源、民族考古、公众考古三个方向开展考古工作,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认同、传播文化史观,有效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处于主导地位,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动力。目前,中原文化依然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用的发挥。如作为区域文化的中原文化在研究的广度、深度上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应抛弃中原文化中守旧的一面,积极发扬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掘和升华中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等。新时代应促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通过整合中原文化资源、培育中原文化认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中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花儿”是西北民间文学样式之一,在多民族地域流传、在多民族间传唱,是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花儿”的广泛流传,对其流传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要从“第二个结合”理论高度对其加以继承发扬,特别是深入发掘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发挥好“花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载体作用,利用好“花儿”与时俱进的歌词创作功能,利用好“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结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利用好“花儿”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功能,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各民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赋予意义和蕴含价值属性的集体记忆,具体表现为族群想象的共同体、通过符号再现的共同体、接受文化滋养的共同体和嵌入价值评断的共同体。嵌入价值评断的分析,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新的认知结构。文章在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要把握四重向度,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的确立与重塑、内容生产与再生产、符号的表达与强化、文化的滋养与认同。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意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有力武器,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工作必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开展,在实现民族建构功能的同时,也要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象,服务对外话语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各民族凝心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各民族能否凝心聚力,有赖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实体认知、价值认知和路径认知三部分构成。实体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价值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的关键点,路径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9.
生活叙事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表征、阐释及传播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于人们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重要实践举措,其旨在体现以生活境遇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脚本、以生活具象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核、以生活话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认同并最终实现“铸牢”目标的实践过程与行动逻辑。从价值彰显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意图”的大众化阐释,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力量”的持续性增强,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效果”的日常化呈现,从而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为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激发磅礴力量。从实践路径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协调配合的过程,以“形”塑“意”,绘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图谱;以“术”拓“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张力;以“情”促“信”,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动力,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最大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价值理念形态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文化法治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中潜力空间巨大。在文化法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纲”的地位;以法治的方式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认同;通过夯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法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方面的立法保障;完善文化安全法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背景下,文化法治建设需要重视朝着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向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重视地方文化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试论礼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西周的礼乐文明是这一文化模式的上古形态,汉代礼文化的重建完成了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开端的文化转型。此后,礼文化通过对一些新的、外来的文化要素的不断整合、吸收,保持了自身内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统一。礼将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制度规范和精神心态融为一体,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广泛介入且疗效显著,引发学术界、媒体、民众对中医药现代价值和发展状况的思考与讨论。结合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分析其价值与定位: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重要门户,中医药文化的承续与推广,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路先锋;从文化创新角度讲,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文化的对接、融合,强化其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纽带作用,有助于建立以健康实践为旨归的中国文化新体系;从文化传播布局言,宣传中医药文化是为世界卫生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以中医药文化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先行军必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以港台著名学者牟宗三先生的提示为参照,简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大开大合大律和基本模式.其中由先秦两汉之后的魏晋到宋明为主要面对并消化、吸收道佛(主要是佛)的大开合,自明末至今为主要面对并消化吸收西方异体文化哲学的新一轮大开合.这新一轮大开合任务异常艰巨且存在变数,至今尚远未完成.还论及大开大合大律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宪法中的公民的文化基本权利并不包括教育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现行宪法对于公民文化基本权利的保障,不仅在"总纲"部分确立了国家的文化政策,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对于自由权性质的文化权和社会权性质的文化权分别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在"国家机构"一章中确立了国家完成文化任务的组织体系。在我国目前的宪政体制中,具有自由权性质的文化基本权利,尽管法理上具有主观权利的规范效力,但其司法保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具有社会权性质的文化基本权利,尽管规定在我国现行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但其仅具有宪法委托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伦理的价值目标体现为人性化价值取向的城市文化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文化伦理、与时俱进的城市市民道德素质和理性节俭的城市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16.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只有用世界眼光和理性的态度对之加以审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回应,才能最终实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英译旅游材料中的文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旅游材料本身及翻译实质的探讨 ,认为在进行英译操作时 ,必须重点关注旅游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信息 ,使译文尽可能反映我国的文化状况 ,激发国外旅游者的兴趣 ,让翻译真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作者还对译者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最后 ,文章归纳出一条原则 ,两种方法 ,并且提出旅游材料中专有名词翻译宜采用的约定俗成的译法 ,进而也呼吁及早对之建立规范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的根本,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然而,当今中华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遮蔽了,“关于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论的确立”就理应成为中国哲学界文化研究的迫切课题。走出困境,就必须使中华文化本体回归并建构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对全人类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文化机构的西迁,既是中华民族保存和延续中国文化的一次壮举,也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文化奴役的文化抗战的组成部分。抗战时期文化机构的西迁,改变了中国文化地理的格局,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战时中国文化的中心,并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西北抗日根据地,大力弘扬和发展了红色文化,改善了西北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西部的文化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透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 ,说明语言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从而证明文化的不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