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殊教育教师因其所教学生的特殊性,比普通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在系统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现状及师资实际,提出缓解与预防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职业倦怠量表和调查表,对河南4所典型高校的240名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类型、教师收入和教师工作性质对河南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教师们的压力源前三名依次为收入、学术和教学。建议逐步提高教师待遇、改革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机制来预防和改善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区别于为普通义务教育等提供特殊教育师资的特殊教育专业,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百年学前师范教育的办学历史、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改革培养计划学校和当前学前特殊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在特殊教育专业创办伊始,在就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这种创新得到了同类院校和评估专家的好评,也为其他省市培养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以来培养方案的回顾反思,结合师生访谈,梳理出赤峰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构建出一个更加完善的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提供一些支持,促进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为培养更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认知,既体现特殊教育教师与所归属专业群体所达成的心理契约状态,又体现了其对特殊教育事业意义及价值的评价与反思。在个人、重要他者、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以自我认同为核心,以专业自身为对象,并在与重要他者的互动中得以建构。基于关怀伦理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路径: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消解专业身份认同无力感;构建良好的关系性状态,形成专业身份认同的持续动力;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养成赋权增能;提升教师自身意义境界,促进个体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呈现达标率不高和地域不平衡两大特点。是否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国家应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设特殊教育专业时,把重点放在引进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配备专业的实验室等提高特殊教育的学科能力;培养"特殊教育教学"与"康复"技能兼备、特殊教育和康复相关知识兼修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有学科专业同时了解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同时,应设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以保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平,指导高等院校对于预备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师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要成为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须修足40学分,完成教育实习,并通过特殊教育类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目前台湾有13个特殊教育学系,是特教师资的主要来源。大陆经济起飞、教育普及,为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在特殊教育建设上加强投资,正当其时。岭南师院以"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平台为依托,全面开展特殊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师聘任、教师培训、协同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符应当地社会的需要,扣紧世界的脉动,发挥高起点、高动力、高视野的三高特色,建立"现代人—大学生—特教人"三连贯卓越师培制度,培养多元专长、理论与实务兼顾的中小学特教教师。  相似文献   

8.
依据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基础,借助 CiteSpace 软件对1998—2013年间 CSSCI收录的有关特殊教育教师主题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探测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通过绘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来寻找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知识基础,探测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等高被引著作或文献。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症。目前高等学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职业倦怠是影响高等学校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探讨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危害的基础上,作者分析当前导致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社会原因、工作原因及教师个体原因,主要表现在现代传媒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教师挑战,由于社会的高期望使教师承受心理负重,超负荷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带来的压力,由于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缺乏自由度和专业自主感。并从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教师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提供教师健康保障体系;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和压力应对水平,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高职教师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以心理资本问卷(PCQ)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MBI-ES)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陕西省6所高职院校的505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将近一半的高职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症状明显,去个性化症状较轻;高职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职业倦怠越严重,心理资本就越贫乏,职业倦怠能较好地预测其心理资本水平。高职院校、社会及教师个体要协同努力,通过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达成积极预防和有效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性格特征.但由于其特殊的劳动特点和职业习惯,教师性格却存在着二重性,有"职业病".这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应客观认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生命教育的背景下,农村教师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身心健康不容忽视、职业倦怠不可轻视、专业发展不可怠慢。农村教师生存状态中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社会地位的严重失落、多重压力下的职业倦怠和专业发展资源的匮乏三方面因素共同引起的。鉴于此,提出以满足农村教师的生存需要为前提,以激活农村教师的主体生命意识为保障,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为根本,以追求农村教师的生命意义为目标,探求解决农村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特殊学校隐性课程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精神形态、制度形态和学校规章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对隐性课程的观念不强,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忽视;特殊学校办学资源缺乏,经费紧张;社会各界缺乏相应的关注。因此,特殊学校隐性课程的发展要更新观念,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加强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资金投入;优化特殊学校物质环境,为特殊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完善特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建设,推进制度实践化。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的发展。因而,特殊教育师资的成长发展是提升特殊教育品质的前提与保障。然而,特殊儿童的发展不仅依托于教育、教师的发展,还需要医疗康复的介入。鉴于特殊儿童康复的需要,而医生缺位、教育人员康复知识技能欠缺的现状,教育界和医学界普遍达成了"教康整合"的理念。众高校也响应这一理念,陆续提出新专业整合型教师的师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和新的发展时期,由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向新型教师教育体系转变。教师教育向何处去,探索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工作关注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改革现行师范生教育体系、构建新型教师专业化的教育体系、重组教师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共享的教育基地、整合教育信息网络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列举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的种种表现,分析了这种状况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从提高全社会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设有利于师德建设的小环境、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神圣性是传统社会赋予教师的职业特质之一。然而,面对现代性的冲击,教师职业正在经历一个"去圣化"的过程。"去圣化"一方面使教师获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因神圣与去圣的矛盾而引起了社会的争议和教师的自我困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指标化等趋势与现代性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现代性困惑。文章认为,走出现代性困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途径,是重构高校教师的职业理想,培养其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等院校网络环境的建立和完善,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并向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在学校教学中采用校园网与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可以满足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开辟新的教学模式,扩大教育的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教学务件。  相似文献   

19.
成人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从更新思想观念入手 ,树立起服务于基础教育、学员是教学活动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员实践能力、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统一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